创业,是一种生活乐趣经过近一年的持续摸索,如今的顾奋正在筹备加大对“金石墨趣会社”的进一步投入,从而真正实现较为成熟的市场化运作。回顾自己创立会社的点点滴滴,顾奋说下班后的这份兼职创业已经成为了自己“生活的一种乐趣”。
“据我们预估,会社在未来一年所需的场地租金、网站建设成本基本在10万元左右。单纯从经济角度来说,加大投入后的“金石墨趣会社”在短期内不会为我的个人资产带来太多的收益,但就精神层面上而言,我觉得自己比创业前富裕了很多。”顾奋说,现在自己业余有事做,做的还是自己喜欢的事,这让他备感充实,“这两天,会社马当路的新传授点正在装修,而我这个在家连抹布都不怎么动的人却会经常跑去这儿擦擦,那儿弄弄。虽然累,但一点儿都不觉得苦,这就是发自内心的动力和快乐。”顾奋说。
在总结自己兼职创业的心得时,顾奋说自己的秘诀在于始终保持“先付出,后求报”的良好心态。“不论是公司管理也好,下班兼职创业也好,心态都很重要。敬业其实是很空洞的一句话,私人创业肯定会百分百地尽力打拼。在我看来,相比敬业,创业者更需要做到的是尽责,即不为起初的蝇头小利而焦躁急功。有时候,先付出才能有回报,我们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要知道,工作不一定是事业,有时候前者只是被动地养家糊口,但后者却是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奋斗。而创业者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好好享受成长的乐趣以及精神的富足。”顾奋总结道。
要说把上班时的“职业”与下班后去创的“事业”搭配协调得相得益彰、如鱼得水的,张守辉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一个例子文/本刊记者徐卓航/摄本刊记者陈耀国“我觉得我内心总是有这样一种去做些什么出来,或者说是一种放不下的心绪在那里。”张守辉说着说着就大笑起来,“而且像我这样子的,感觉两边的工作平衡得都挺不错的,没有什么负担,甚至于还很互补呢!”
哪里都是“张老师”
总是面带笑意的张守辉浑身上下都透着股活力和亲和力,笑呵呵地让人顿生亲切感。接过他递来的名片,正面印着的是上海映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头衔,同时背面却还有高校教师、网络营销培训师等等各类名号。“我还是最喜欢别人喊我张老师,”张守辉笑得有些腼腆地说,“一方面是我总是到处上课,但更多地还是我从小就有的那种想要尽自己所能更多地去帮助别人、把知识带给别人的愿望,说起来还真是有些见笑了。”
原来,张守辉的“本职工作”是一名高校的人民教师,在学校里教的是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下了班,他就摇身变为网络营销公司的老总,同时也是各个相关协会、学院、俱乐部的培训师和顾问专家。平时,他在学校里讲授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的课程;出了学校,他创立的公司一边给各个企业做网络营销的外包业务,一边又到各处开设网络营销的讲座、培训课程。“像是什么总裁班、商会啊,还有沙龙等等,一来可以提高公司知名度,二来也是起到宣传和发掘客户的重要作用。”张守辉解释说,“再者,也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兼顾学校和公司两方面。”
就是这样一种“双重身份”的日子,已经不知不觉持续了五六年了。但让记者没想到的是,张守辉的创业道路远不止五六年这么短。谈起自己的经历,张守辉滔滔不绝地从刚毕业那会儿讲了起来。
放不下的创业路张守辉最早是学工程力学的,当时临近千禧年,互联网尚未红火起来,但张守辉从专业相关性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考虑,自己又选修了计算机的课程。毕业之后,张守辉先后在两个单位任职,做过互联网起步阶段的一些工作,包括制作邮件列表、进行软件开发等等,可以说赶上了互联网热潮的第一波行情。不过,他却并未在这些工作中获得足够的自我认可和充实感,用他的话来讲:“心里总感觉想要去好好做点什么,而不是安于现状。”
终于,到了2002年,张守辉机缘巧合地进入了现在任职的学校,开始了他教学生涯的第一步。而就是这样一个机会,也同时提供了他工作之余开始自己创业之路的条件。“最早我试着去做的就是互联网公司,当时我们是跟上海交大合作,搞了一个全国校园招聘网,就像现在的51job、Chinahr、智联招聘什么的一样,只不过是针对校园范围的。”张守辉介绍说,“然而,几年下来,公司就遇到了瓶颈。”
原来,由于互联网的发展需要足够长久和有效的盈利模式,随着市场的一步步细分,一些竞争企业纷纷上市或吸引到风投,张守辉他们的后台数据就渐渐匮乏了起来,难以维系足够的资源,学生也好用人单位也罢,都无法获得保证。
“后来的事情说起来还挺有趣的,我们转型做了一个类似于校内网的东西,也就是现在人人网的前身。”张守辉略带自嘲地说:“只不过当年做这事的时候,可一点儿也不觉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