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建筑供暖热负荷指标一般为多少
采暖热负荷一般取50W/m2再乘上一些误差系数。实际取值时可以计算为100W每平米左右。
《民用供暖散热器》(清华大学出版社)中提供:采暖热负荷W=单位面积热指标W/㎡×供暖面积×1.2修正系数×1.8修正系数×其他修正系数1)单位面积热指标:全天连续供暖时,可取50W/㎡2)间歇供暖修正系数:1.23)户间传热修正系数:1.84)其他修正系数:建筑物顶层、中间层和底层,中部户和平端头户以及南、北朝向等因素的影响。
1)设计规范是按各房间分别计算,然后汇总得到整栋建筑的供热负荷;而节能标准是按渗透耗热、围护结构耗热和建筑内部得热三部分分别计算,然后汇总得到整栋建筑的供热负荷。2)设计规范与节能标准中围护结构耗热量的计算公式是类似的,但修正系数的选取方法不同;由于计算分类不同,面积的选取也不同,但从整体上讲,计算所用的面积基本一致。3)在计算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时,节能标准中对外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都有上限值要求。以北京地区为例,节能标准一设计规范中各围护的传热系数列入表1中。
从表1可以看出,按设计规范计算时选用的传热系数一般都比按节能标准计算时选用的传热系数要大一些。4)设计设计规范与节能标准中渗透耗热量的计算公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原因在于进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计算方法不同。5)建筑内部得热的计算差异。
设计规范中虽然指明在计算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要考虑建筑内部得热,但并没有给出相应的量化公式,因此,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建筑内部得热:而节能标准中明确地对其进行了量化规定。
采暖的换热指标是多少啊
民用建筑供暖面积单位积热指标:根据居室面积计算散热量, 为“w”。建筑名称 积热指标/平米 建筑名称 积热指标/平米 建筑名称 积热指标/平米住宅 45-70 医院、幼儿 65-80 影剧院 95---115图书馆 45-75 商店 63-85 食堂、餐厅 115-140旅馆 60-70 单层住宅 80-105 大礼堂、体育馆 115-165(以上数字仅供参考)●在估算时应考虑楼房或平房顶层或底层,端头或中间、城内或城外、墙体外、墙体保温性等因素。
在计算出暖气片数后,再适当加上10% -20%定规格尺寸根据您家里现有的暖气管道情况来决定管径大小,根据具体安装位置尺寸。
●散热器管径分4分、6分、1寸管。在您选定暖气时,要选定好装修位置,通过专业人员的测量,计算出暖气片的尺寸,大小以及片数或组数。
室内热环境评价应包含哪些指标
室内热环境是指影响人体冷热感觉的环境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以及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辐射换热。
适宜的室内热环境是指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以及环境热辐射适当,使人体易于保持热平衡从而感到舒适的室内环境条件。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一体化设计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建筑声环境节地与室外环境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绿色建筑的概念空气龄房屋分类根据室内热环境的性质,房屋的种类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满足人体需要为主的,如住宅、教室、办公室等;另一类是满足生产工艺或科学试验要求的,如恒温恒湿车间、冷藏库、试验室、温室等。室内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于冷热感觉,冷热感觉取决于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和人体向周围环境散发的热量之间的平衡关系。这个关系可表示为: 2/3室内热环境式中Δq为同一时间内人体得失的热量;qm为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qW为蒸发散热量;qr和qc分别为人体与环境之间的辐射散热量和对流散热量。
当Δq=0,人体处于热平衡,体温恒定不变;当Δq>0,体温上升;当Δq<0,体温下降。但是Δq=0,并不是人体舒适感的充分必要条件,因为各种热量之间可能有多种组合都可使Δq=0,所以只有当人体按正常比例散热的热平衡,才是最合宜的状况。有人提出正常散热的指标应为:对流散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约占45~50%,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约占25~30%。
评价方法在上述方程的基础上,科学家进行了试验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例如有效温度、作用温度、热应力指标等。有效温度是1923年提出的,它是气温、湿度和气流在一定组合下的综合指标,曾被广泛用于空调设计中。有效温度没有考虑热辐射变化的影响,过分夸大了常温下湿度的作用,因此后来又出现了修正有效温度和新有效温度等指标。
热应力指标是1955年提出的,它是根据人体热平衡条件,先求出在一定热环境中人体所需的蒸发散热量,然后再算出一定热环境中的最大允许蒸发散热量,以这二者的百分比作为热应力指标。这一指标,全面考虑了热环境四个参数的影响,是今后研究的方向。室内气温表征各类建筑热环境的主要参数。
在一般民用建筑内,冬季室内气温应在16~22℃。夏季空调房间室内计算温度多规定为26~28℃。至于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根据中国的实测表明,夏季室内日平均气温约比室外日平均气温高1~2℃。室内气温的分布,尤其是沿室内竖直方向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很大。
当使用对流式放热器供暖时,沿竖直方向的温差可达5℃以上,地板面附近温度最低,不利于人体健康。辐射供暖时温差较小,一般约为3℃左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生产和试验工作,都要求在某种特定热环境下进行。例如,长度计量室的温度基数,规定为常年20℃;检定量块的室温允许波动范围,仅为±0.2℃。
有些生产容许按季节分别规定不同的温度基数,如精密机械加工车间,冬季为17℃,夏季为23℃,春、秋季为20℃。冷藏库是对室温有特殊要求的另一类建筑,其库温应根据货物种类和规定的贮存时间来确定。室内热辐射室内物体辐射量的大小和辐射方向,对热环境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冶炼、热轧等车间,都有强烈的室内辐射热源,造成高温环境。
在炎热地区,即使是冷加工车间和民用建筑,夏季室内过热也是普遍现象。其原因,除夏季气温高以外,主要是墙和屋顶内表面的辐射,特别是通过窗口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造成的。在寒冷地区,房屋热稳定性不良,围护结构将对人体产生"冷"辐射。
中国和某些国家,都在有关规范中规定了室内气温与建筑内表面温度之间的差值不得超过容许值(见建筑保温)。建筑日照可改善室内冬季热环境和卫生条件,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都需要充分利用日照。室内气流影响人体的对流换热和蒸发散热,也影响室内空气的更新。
根据现有资料,当无汗时,舒适气流速度范围约为 0.1~0.6米/秒,一般供暖房间宜为0.1~0.2米/秒。夏季利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应争取速度较大、且能有效地吹到人体上的气流;特别是当有汗时,较强的气流是改善热环境的重要因素。许多生产车间为了迅速排除余热、余温,需要合理的通风系统(见通风设备)。空气湿度在热环境中,空气湿度影响人体的蒸发散热。
湿度越高,汗液越不易蒸发。炎热潮湿造成的闷热环境,最令人不舒适。从卫生保健的观点来看,一般认为正常的相对湿度为50~60%。
根据试验,当气温在20~25℃的范围内时,相对湿度在30~85%之间变化,对人体热感觉没有影响。生产和科学试验用的各类房间中的实际所需湿度,与使用状况有关,有明确的规定。如织布车间,为防止棉纱断线,工艺上要求保持70~75%的相对湿度。
各种建筑供暖热负荷指标一般为多少
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q=Q/Ao (1)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1)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1=Afk(tn-twn)(2)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2) 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acpρwnLlm(tn-twn)(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tn和twn与上同、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m表示综合修正系数。
新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0.28cpρwnL(tn-twn)(4)式中tn和twn、ρwn与上同,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L0lmb(5)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0.56~0.78。由式(4)和式(5)可知,新设计规范对公式的形式及有关参数的确定上都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的计算将更加合理和精确。3)加热由门、孔沿及相邻房间浸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4)建筑内部设备得热;5)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