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类建筑,二类建筑,三类建筑,四类建筑,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一类建筑,二类建筑,三类建筑,四类建筑,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建筑根据重要程度分四类建筑,一类是特别重要的建筑,设计耐久年限是100年,普通建筑属于二类建筑,设计耐久年限为50年,三类的是25年以下的次要建筑,四类是15年以下的临时性建筑。 是对抗震设防的划分。
根据国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分类标准》(GB 50223-2008)规定:一类建筑为特殊设防类,即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
如:防灾救灾建筑,国家级电力排程中心,卫星地面站,国家级广电发射塔,存放剧毒等危险品的建筑,三级医院病房等。二类建筑为重点设防类。即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如:消防设施,二三级医院,重要的给水、燃气、热力设施,大型火电厂,省级电力排程中心,高铁、高等级公路、航空、广电主要配套建筑,大型体育馆、电影院、图书馆、商场、博物馆,大型采煤、采油设施,大型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建筑,中小学幼儿园教室宿舍等。
三类建筑标准设防类建筑。即除甲、乙、丁类以外的建筑如:一般工业厂房和民用建筑。,,四类建筑适度设防类建筑,即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的建筑。
如存放一般物品的仓库等。 另外,根据防火设计要求,把建筑(厂房、民用建筑等)划分为几类建筑,详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什么是一类建筑,二类建筑,三类建筑,它们的定义和负荷 第三章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3.0.1 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补救难度等进行分类。
并宜符合表3.0.1的规定。 建 筑 分 类 表3.0.1 名称 一类 二类 居住建筑 高阶住宅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普通住宅 十层至十八层的普通住宅 公共建筑 1.医院 2.高阶旅馆 3.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商业楼、 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 4.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m2的商住楼 5.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 6.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排程楼 7.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排程楼 8.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 9.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 10.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1.除一类建筑以外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 2.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排程楼、广播电视楼、电力排程楼 3.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注:因在该处“表格”不能形成,数字有点不整齐) 一类建筑和二类建筑的划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58 号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附表2 专业工程类别和等级表房屋建筑工程的 一般公共建筑: 一类:28层以上;36米跨度以上(轻钢结构除外);单项工程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 二类:14—28层;24—36米跨度(轻钢结构除外);单项工程建筑面积1万—3万平方米 高耸构筑工程 一类:高度120米以上 二类:高度70—120米 住宅工程 一类:小区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以上;单项工程28层以上 二类:建筑面积6万—12万平方米;单项工程14—28层 一类建筑和二类建筑分别指的是 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重要的建筑物;二级:大量的一般建筑物;三级:次要的建筑物)。
至于重要建筑物与次要建筑物的划分,则应根据建筑结构的破坏后果,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程度确定。同一建筑物内的各种结构构件宜与整个结构采用相同的安全等级,但允许对部分结构构件根据其重要程度和综合经济效果进行适当调整。如提高某一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所需额外费用很少,又能减轻整个结构的破坏,从而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则可将该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比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提高一级;相反,如某一结构构件的破坏并不影响整个结构或其他结构构件,则可将其安全等级降低一级;任何情况结构的安全等级均不得低于三级。 艺术类建筑学和建筑学有什么区别 艺术的没有结构力学,只做表面,理科的注重结构,所以艺术类的建筑学就业不行! 一类建筑与二类建筑是怎么区分的 它们只要是通过使用年限啊。
防火消防要求等。一般大型的公共建筑和特殊用途的建筑很多都是一类。住宅型建筑和普通公建是二类。
当然公共建筑是属于省级市级还是国家级的要求不一。具体在规范上可以查到、。 什么是一类建筑 一类工程 1)跨度30米以上的单层工业厂房;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以上的多层工业厂房。 2)单炉蒸发量10T/H以上或蒸发量30T/H以上的锅炉房。
3)层数30层以上的多层建筑。 4)跨度30米以上的钢网架、悬索、薄壳屋盖建筑。 5)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20000个座位以上的体育场。
6)高度100米以上的烟囱;高度60米以上或容积100立方米以上的水塔;容积4000立方米以上的池类。 建筑工程分类标准,只作为按工程类别取费的依据,各级企业的营业范围,仍按建设部颁发的《建筑企业管理条例》执行。 〖一〗一般土建工程中,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类建筑工程 1. 十二层(按能计算建筑面积的)以上的或檐口高度三十六米以上的多层建筑。
2. 跨度在二十四米以上或檐口高度在十八米以上的单层建筑。 3. 设有双层吊车或吊车起重能力在五十吨以上工业厂房。 4. 十层以上的钢及钢筋砼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及简体结构工程。 5. 高度在五十五米以上,或直径在二十米以上(其他形状单体周长在八十米以上),或池(罐)单体容积在一千五百立方米以上的构筑物。
6. 球型、椭圆型、双曲线型、圆锥形等复杂形状的钢或钢筋砼结构的构筑物(不受本条第5款的限制)。 7. 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三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物。 8. 跨度在二十四米以上,其建筑面积占本单位工程总建筑面积30%以上的多层建筑物。
【有关规定】 (一)多跨厂房或仓库按主跨度或高度划分工程类别。 (二)同一单位工程内,如高类别结构部分的建筑面积或体积占本单位工程总建筑面积或体积百分三十以上者,按高类别结构部分划分工程类别。 (三)建筑物檐口高度(或高度)是指室外设计地坪至檐口滴水的垂直距离,平顶屋面有天沟者算至天沟底,无天沟者算到屋面板底。 (四)构筑物的高度是指构筑物从设计正负零到构筑物的最高点的标高。
(五)超出屋面封闭的楼梯出口间、电梯间、水箱间、塔楼 望台、屋面天窗,大于顶层面积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计算高度和层数。 (六)与跨度主梁连线的悬臂梁按1蛐2长度并入跨度的长度计算。 (七)单位工程是指具有单独设计,可以独立组织施工的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
一个单项工程可划分为若干个单位工程。如某车间是一个单项工程,则车间的厂。
民用建筑的等级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什么
民用建筑的等级包括三个方面,它们分别是耐久等级、耐火等级和过程等级。一、建筑按使用性质分1、民用建筑,指供人们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公寓、宿舍等。
2、工业建筑,指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建筑,包括生产用房、辅助生产用房、动力、运输、仓库等用房。
3、农用建筑,指供人们进行农牧业种植、养殖、储存等用途的建筑。二、按耐久年限分根据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大小,建筑物按耐久性分为四个等级:1、一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建筑物和高层建筑。2、二级: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3、三级: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
4、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三、按耐火强度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根据建筑物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的,共分为四级,一级最高,四级最低。1、燃烧性能:指建筑构件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是否燃烧,以及燃烧的难易程度。
建筑构件按燃烧性能分为非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2、耐火极限: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构件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构建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就是该构件的耐火极限,用小时(h)表示。建筑结构基础:建筑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担建筑的全部荷载,并下传给地基。
墙体和柱: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和围护构件。在框架承重结构中,柱是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屋顶:是建筑顶部的承重和围护构件,一般由屋面、保温(隔热)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
楼地层:是楼房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包括底层地面和中间的楼板层。楼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平时上下和紧急疏散时使用。门窗:门主要用做内外交通联系及分隔房间,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风,门窗属于非承重构件。
民用建筑的分类
按建筑高度与层数,民用建筑的分类如下:1、低层建筑,主要指1~3层的住宅建筑。2、多层建筑,主要指4~6层的住宅建筑。
3、中高层建筑,主要指7~9层的住宅建筑。
4、高层建筑,指10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总高度大于24m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5、超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扩展资料:1、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是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建筑群落。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2、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是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建筑群落。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3、对于民用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从保护民众的身体健康或是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必须要对民用建筑工程加强管理,必须要从技术达标,经济合理为基础,从而确保安全适用的原则,制定相应的规范来进行强化落实。4、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民用建筑分类是怎样分的
(1)按照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主要是指提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如住宅、公寓、别墅、宿舍。 公共建筑:主要是指提供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建筑物,其中包括: 行政办公建筑: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楼。
文教建筑:学校、图书馆、文化宫等。
托教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等。 科研建筑:研究所、科学实验楼等。 医疗建筑:医院、门诊部、疗养院等。 商业建筑:商店、商场、购物中心等。
观览建筑:电影院、剧院、购物中心等。 体育建筑:体育馆、体育场、健身房、游泳池等。 旅馆建筑:旅馆、宾馆、招待所等。
交通建筑:航空港、水路客运站、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等。 通讯广播建筑:电信楼、广播电视台、邮电局等。 园林建筑: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亭台楼榭等。
纪念性的建筑:纪念堂、纪念碑、陵园等。 其他建筑类:如监狱、派出所、消防站。 (2)按照民用建筑的规模大小分类: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大量性建筑:指建筑规模不大,但修建数量多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分布面广的建筑。如住宅、中小学校、医院、中小型影剧院、中小型工厂等。 大型性建筑:指规模大,耗资多的建筑。如大型体育馆、大型影剧院、航空港、火车站、博物馆、大型工厂等。
(3)按照民用建筑的层数分类:低层建筑,多层建筑,中高层建筑,高层建筑,超高层。 低层建筑:指1~3层建筑。 多层建筑:指4~6层建筑。 中高层建筑:指7~9层建筑。
高层建筑:指10层以上住宅。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为高层。 超高层建筑:建筑物高度超过100米时,不论住宅或者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4)按照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类:木结构建筑,砖木结构建筑,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其他结构建筑。
木结构: 混合结构: 钢筋混凝土: 钢结构: 其他结构: 二、建筑物的等级划分 建筑物的等级一般按耐久性、耐火性、设计等级进行划分。
民用建筑工程分为Ⅰ类和Ⅱ类是如何划分的
1、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定,1.0.4条:民用建筑工程根据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不同要求,划分为以下两类:(1)Ⅰ类民用建筑工程: 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2)Ⅱ类民用建筑工程: 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扩展资料:1、建筑按使用性质分类(1)民用建筑,指供人们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公寓、宿舍等。
(2)工业建筑,指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建筑,包括生产用房、辅助生产用房、动力、运输、仓库等用房。
(3)农用建筑,指供人们进行农牧业种植、养殖、储存等用途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