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及作用
民用建筑构造:建筑物一般都由基础、墙或柱、楼板与地面、楼梯、屋顶和门窗六大部分组成。基础:位于建筑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并将之传给土层及地基。
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并能抵御地下水、地震、冰冻等的侵蚀。
墙(或柱):柱是框架结构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墙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内墙可以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墙体需要满足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要求。楼板层及地坪层(楼地层):地板将所承受的荷载直接付给下面的支撑土层,应具有坚固、耐磨、防潮、防水、保温等功能;楼板承受着人体、家具、设备等荷载,并联同自重一起传给墙和柱(同时对墙体起着水平支撑作用),应具有隔声、防火、防水、防潮等性能。屋顶:承重、围护、影响立面效果。
楼梯:承重、通行、安全疏散。在宽度、坡度、数量、位置、布局、形式、防火性能等方面有严格要求。门窗:采光通风;通行、安全疏散。
应满足保温、隔热的要求,某些特殊要求的房间还应具有隔声、防火等性能。扩展资料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外力作用的影响:分为活荷载(人;家具、设备)与静荷载(建筑自重)。如,风荷载(飓风的破坏),作用在屋顶的雪荷载等。
2、自然环境的影响:风、雪、霜、雨等。3、人为因素的影响:噪声、振动、化学辐射、火灾、爆炸等。4、物质技术条件的影响:应综合处理技术因素,设计出合理的构造方案。
5、经济条件的影响:要根据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不断调整,推陈出新。
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有哪些
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有如下几种:1、基础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上。因此,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并能抵御地下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蚀。
2、墙与柱墙起着承重、围护和分隔作用。
承重墙承受着屋顶、楼板传来的荷载,并加上自身重量再传给基础;当柱承重时,柱间的墙仅起围护作用和分隔作用;作为围护构件,外墙起着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与破坏;内墙起着分隔空间、组成房间、隔声作用。3、楼地面楼板将整个建筑物分成若干层,是建筑物的水平承重构件,承受着作用其上的荷载,并连同自重一起传递给墙和柱,同时对墙体起水平支撑作用和保温、隔热及防水作用。4、屋顶屋顶是建筑物顶部的围护和承重构件,由屋面和承重结构两大部分组成。屋面起着抵御自然界风、雨、雪及保温、隔热等作用,结构层承受屋顶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和柱。
因此屋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防水、保温、隔热等作用。5、楼梯楼梯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用。6、门窗门主要用作内外交通联系与分隔房间,门的大小和数量以及开启方向是根据通行能力、使用方便和防火要求决定的。
窗的作用是采光和通风。门窗是房屋围护结构的一部分,亦需考虑保温、隔热、隔声、防风沙等要求。民用建筑的鉴别方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所说的“民用建筑”,是指住宅、旅馆、招待所、商店、大专院校教学楼和办公、科研、医疗用房等,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修建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这里说的“民用建筑”是区别于“军事建筑”和生产性工业建筑而言。2、民用建筑指不论单位性质、投资规模和投资来源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包括:住宅及其配套设施、宾馆、招待所;学校教学楼及其附属设施;医疗用房及其附属设施;办公楼、科研楼、综合楼的非生产用房部分;商店;文化馆、影剧场、体育场、图书馆、展览馆、文体活动中心、车站候车室、码头候船室、机场候机楼等。
请问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要求是什么
一,组成及作用:1,房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建筑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担建筑的全部荷载,并下传给地基。墙体和柱: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和围护构件。
在框架承重结构中,柱是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
屋顶:是建筑顶部的承重和围护构件,一般由屋面、保温(隔热)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楼地层:是楼房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包括底层地面和中间的楼板层。楼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平时上下和紧急疏散时使用。门窗:门主要用做内外交通联系及分隔房间,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风,门窗属于非承重构件。
2,建筑的次要组成部分:附属的构件和配件:如阳台、雨篷、台阶、散水、通风道等。
什么叫构造要求
应该是稳定结构所需要的最基本的需求。 扩展基础是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这种基础由于钢筋混凝土的抗弯性能好,可充分放大基础底面尺寸,达到减小 地基应力的效果,同时可有效地减小埋深,节省材料和土方开挖量,加快工 程进度。
它适用于六层和六层以下的一般民用建筑和整体式结构厂房承重的柱基 和墙基。 1) 锥形基础(条形基础)边缘高度一般不小于200mm;阶梯形基础的 每阶高度一般为300500mm。基础高度小于350mm时用一阶,大于 900mm是用三阶,其余为二阶。为使扩展基础有一定的刚度,基础台阶的 宽高比不大于2. 5。
2) 垫层厚度一般为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基础混凝土强度 等级不宜低于C15。 3) 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 厚度不宜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宜小于70mm。 4)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在T形和十字形交接处的钢筋应沿一个主要受 力方向通长放置。
5) 柱基础纵向钢筋除应满足冲切要求外,尚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当基础高度在900mm以内时,插筋应伸至基础底部的钢筋网,并在端部做 成直弯钩;当基础高度较大时,位于柱子四角的插筋须伸至基础底部外,其 余的钢筋只需伸至锚固长度即可。
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民用建筑物一般由承重结构、围护结构、饰面装修及附属部件组成。一、承重结构分为:基础、承重墙体(在框架结构建筑中承重墙体则由梁、柱代替)、楼板、屋面板等。
二、围护结构可为:外围护墙、内墙(在框架结构建筑中为框架填充墙和轻质隔墙)等。
三、饰面装修一般按其部位分为:内外墙面、楼地面、屋面、顶棚灯饰面装修。四、附属部件一般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门窗、阳台、户栏杆、隔断、花池、台阶、坡道、雨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