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福步贸易网!
关注我们
service@fobmy.com
全部产品分类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防火A级B级规定
   https://www.fobmy.com 2023-08-31 21:35:21
核心提示: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防火A级B级规定公安部65号文的要求:从严执行《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外墙保温材料可根据防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防火A级B级规定

公安部65号文的要求:从严执行《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外墙保温材料可根据防火等级进行划分1、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如WW无机保温材料、岩棉、玻璃棉、泡沫玻璃、泡沫陶瓷、发泡水泥等。

2、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材料:如特殊处理后的聚氨酯、酚醛、胶粉聚苯粒等。

3、燃烧性能为B2级的保温材料:如模塑聚苯板、挤塑聚苯板、聚氨酯、聚乙烯等。《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第一章第一条 本暂行规定适用于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的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第二条 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应低于B2级。第三条 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除执行本暂行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扩展资料:对于屋顶基层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的不燃烧体的建筑,其屋顶的保温材料不应低于B2级;其他情况,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应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A级保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屋顶防水层或可燃保温层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覆盖。

第四章 金属夹芯复合板材。用于临时性居住建筑的金属夹芯复合板材,其芯材应采用不燃或难燃保温材料。

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规定

导语:下面是我收集的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规定,欢迎参考。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适用于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的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

第二条 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选用和保温系统的构造应具有防火性能。

除本规定要求外保温材料应当采用A 级的建筑外,其他建筑的外保温材料室宜采用A级材料,禁止采用B3级材料。 第三条 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 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应当选用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确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材料。 第二章 墙体 第五条 非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高度大于等于50m 的建筑,商场、宾馆、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医院、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等人员行动不便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 级或采用外墙自保温系统。

2、建筑高度大子等于10m 小于50m 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当采用B1级时,每层(或每3m) 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 、建筑高度小于10m 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第六条 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均应为A 级。

2 、网架式建筑幕墙的内部,以及幕墙与基层墙体、窗间墙、窗槛墙、裙墙等之间的空间,应在每层楼板处〈或每3m) 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对于需要空气对流的幕墙,封堵处可根据需要适当留出一定面积的开口,但开口周围的防火封堵材料在火灾时应能膨胀后封堵开口。 第七条 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构造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外保温系统的建筑,其基层墙体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2、外保温系统防护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其厚度应大于30mm或耐火极限不低于0.5h。 3、建筑外装饰层,除涂料外,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装饰材料。 4、按本规定需要设置防火隔离带时,防火隔离带应采用A级材料,防火隔离带的高度不应小于300mm。

5、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0m的建筑,其对外的门窗洞口周围应采用A级材料,宽度不应小于200mm。 6、避难层、避难间的保温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距离户外逃生设施及排烟口2m以内的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距离取风口5m以内的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第八条 外墙自保温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 1、保温材料两侧应采用混凝土或砖等不燃材料浇筑。外侧墙体的厚度不应小于50mm或耐火极限不低于1.0h;内侧基层墙体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2、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3、每层楼板处的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进行水平防火分隔。 第九条 对于建筑高度50m以下的非幕墙式建筑,当采用不同于上述规定的其它构造方式或新材料时,可按标准试验方法,对整体外墙保温系统进行火灾试验,达到合格判定标准的,也可应用。 第三章 屋顶 第十条 屋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第十一条 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应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A级保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第十二条 屋顶防水层或保温层应采用A级材料进行覆盖。 第四章 施工管理 第十三条 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并严格落实施工现场保温材料及其施工作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第十四条 非不燃保温材料进入施工现场钱,宜在表面采用一定厚度的A级材料防护层(或无机界面剂)进行包覆。 第十五条 非不燃保温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应在指定位置堆放,要远离火源;原则上不准露天堆放,确需露天堆放时,要采用A级材料完全覆盖。 第十六条 需要采取防火构造措施的外保温材料,其防火隔离带的施工应与保温材料的施工同时进行 第十七条 非不燃保温工程施工应分区段进行,各区段要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并应做到边固定外墙保温材料边涂抹防护层,未涂抹防护层的外墙保温材料的高度不得超过3层。

第十八条 动火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动火操作人员具有相应资格 (二) 电焊气割等动火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的可燃物进行清理,配备灭火器材,并设现场动火监护人进行监护。 (三) 应将动火作业安排在外墙保温材料施工作业前进行,如需在其后进行,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 (四) 动火作业后,应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火灾危险后,动火作业人员和防火监护人方可离开。

第十九条 不得直接在可燃保温材料上进行防水材料的'热熔、热粘贴法施工。 第二十条 施工用照明等高温设备靠近可燃保温材料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保护措施。 第二十一条 施工产生的可燃垃圾及余料应及时清理。

第二十二条施工现场应设置室内外临时消火栓系统,并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 第二十三条 外保温工程施工作业单位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第二十四条 公共建筑在营业、使用期间不应进行外保温材料施工作业。居住建筑应将居住人员全部迁出后再进行施工,如迁出却有困难的,施工区和非施工区应采取严格的防火分隔措施,施工企业必须落实施工现场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并应对居住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和疏散演练;施工期间,施工单位要在建筑内安装临时火灾报警装置,并要有专人值守,一旦发生火情立即处置,建筑内的消防设施,安全疏散设施及灭火救援设施应保证正常使用。

第五章 使用管理 第二十五条 采用非不燃外保温材料的建筑,产权单位、使用单位或物业管理单位应明确各自消防安全责任,切实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第二十六条 采用非不燃外保温材料的建筑,日常使用中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建筑外墙醒目位置应悬挂警示牌,明示其外墙已设置保温材料并做安全提示。 (二)与外墙和屋面顶相贴临的竖井、凹槽、平台等,不应堆放可燃物。

(三)火源、热源等火灾危险源与外墙、屋顶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应加强对火源、热源的管理。 (四)不得在采用外保温材料的墙面和屋顶上进行焊接、钻孔等施工作业。确需施工作业的,应采取可靠的防火保温措施,并应在施工完成后,及时将裸露的外保温材料进行防火保护处理。 (五)电气线路不应不应穿过非不燃外保温材料。

确需穿过时,应采取穿金属管等防火保护措施。 (六)采用外保温系统的建筑,周边60米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民用建筑外保温复合墙体的施工做法有哪些

(一)外墙内保温外墙内保温就是外墙的内侧使用苯板、保温砂浆等保温材料,从而使建筑达到保温节能作用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方便,对建筑外墙垂直度要求不高,施工进度快等优点。

近年来,在工程上也经常的被采用。

外墙内保温的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结构冷(热)桥的存在使局部温差过大导致产生结露现象。由于内保温保护的位置仅仅在建筑的内墙及梁内侧,内墙及板对应的外墙部分形成冷(热)桥,冬天与室内的温度差可达到15℃以上,一旦室内的湿度条件适合,在此处即可形成结露现象,易造成保温隔热墙面发霉、开裂。另外,外墙和屋面受室外温度和太阳辐射热的作用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大,内外墙反复形变使内保温隔热体系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墙体基础上,在这种形变应力反复作用下不仅是外墙易遭受温差应力的破坏也易造成内保温隔热体系的空鼓开裂。(二)内外混合保温内外混合保温,是在施工中,外保温施工操作方便的部位采用外保温,外保温施工操作不方便的部位作内保温,从而对建筑保温的施工方法。

从施工操作上看,混合保温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对外墙内保温不能保护到的内墙、板同外墙交接处的冷(热)桥部分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使建筑处于保温中。然而,混合保温对建筑结构却存在着严重的损害。外保温做法部位使建筑物的结构墙体主要受室内温度的影响,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因而墙体处于相对稳定的温度场内,产生的温差变形应力也相对较小;内保温做法部位使建筑物的结构墙体主要受室外环境温度的影响,室外温度波动较大,因而墙体处于相对不稳定的温度场内,产生的温差变形应力相对较大。

局部外保温、局部内保温混合使用的保温方式,使整个建筑物外墙主体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形变速度和形变尺寸,建筑结构处于更加不稳定的环境中,经年温差结构形变产生裂缝,从而缩短整个建筑的寿命。工程保温做法中采用内外保温混合使用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比作内保温的危害更大。(三)外墙外保温外墙外保温,是将保温隔热体系置于外墙外侧,使建筑达到保温的施工方法。

由于外保温是将保温隔热体系置于外墙外侧,从而使主体结构所受温差作用大幅度下降,温度变形减小,对结构墙体起到保护作用并可有效阻断冷(热)桥,有利于结构寿命的延长。因此从有利于结构稳定性方面来说,外保温隔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应首选外保温隔热。然而,由于外保温隔热体系被置于外墙外侧,直接承受来自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对外墙外保温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太阳辐射及环境温度变化对其影响来说,至于保温层之上的抗裂防护层只有3mm—20mm,且保温材料具有较大的热阻,因此在的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外保温抗裂保护层温度变化速度比无保温情况下主体外倾温度变化速度提高8—30倍。抗裂防护层的柔韧性和耐候性对外保温体系的抗裂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国家最新关于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要求的新规定

一、最新的关于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要求的规定是《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二、全文如下:关于印发《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的通知公通字[2009]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委,江苏、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建设局:为有效防止建筑外保温系统火灾事故,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制定了《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现印发你们。

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关标准规范制修订后,按发布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一条本暂行规定适用于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的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第二条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应低于B2级。第三条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除执行本暂行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墙体第四条非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住宅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2、高度大于等于60m小于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6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4、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三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二)其他民用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度大于等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2、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

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3、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三)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作防护层。

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首层的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6mm,其他层不应小于3mm.(四)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建筑,其基层墙体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第五条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二)建筑高度小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

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三)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mm.(四)采用金属、石材等非透明幕墙结构的建筑,应设置基层墙体,其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外墙耐火极限的有关规定;玻璃幕墙的窗间墙、窗槛墙、裙墙的耐火极限和防火构造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建筑幕墙的有关规定。

(五)基层墙体内部空腔及建筑幕墙与基层墙体、窗间墙、窗槛墙及裙墙之间的空间,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第六条按本规定需要设置防火隔离带时,应沿楼板位置设置宽度不小于300mm的A级保温材料。防火隔离带与墙面应进行全面积粘贴。

第七条建筑外墙的装饰层,除采用涂料外,应采用不燃材料。当建筑外墙采用可燃保温材料时,不宜采用着火后易脱落的瓷砖等材料。第三章屋顶第八条对于屋顶基层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的不燃烧体的建筑,其屋顶的保温材料不应低于B2级;其他情况,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第九条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应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A级保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第十条屋顶防水层或可燃保温层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覆盖。第四章金属夹芯复合板材第十一条用于临时性居住建筑的金属夹芯复合板材,其芯材应采用不燃或难燃保温材料。第五章施工及使用的防火规定第十二条建筑外保温系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保温材料进场后,应远离火源。

露天存放时,应采用不燃材料完全覆盖。(二)需要采取防火构造措施的外保温材料,其防火隔离带的施工应与保温材料的施工同步进行。(三)可燃、难燃保温材料的施工应分区段进行,各区段应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并宜做到边固定保温材料边涂抹防护层。

未涂抹防护层的外保温材料高度不应超过3层。(四)幕墙的支撑构件和空调机等设施的支撑构件,其电焊等工序应在保温材料铺设前进行。确需在保温材料铺设后进行的,应在电焊部位的周围及底部铺设防火毯等防火保护措施。(五)不得直接在可燃保温材料上进行防水材料的热熔、热粘结法施工。

(六)施工用照明等高温设备靠近可燃保温材料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保护措施。(七)聚氨酯等保温材料进行现场发泡作业时,应避开高温环境。施工工艺、工具及服装等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八)施工现场应设置室内外临时消火栓系统,并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九)外保温工程施工作业工位应配备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第十三条建筑外保温系统的。

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燃烧性能为A级的都有哪些

1.�

住宅楼外墙保温是国家规定的吗

国家在2007 时出台了GB50411-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其中就对建筑节能施工质量进行明确规定。目前,节能验收必须有当地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到场验收,而且必须出具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报告。

各地监督部门为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称建委,设立的节能办公室监督完成。

如果是住宅工程,还必须进行工程节能系数的设计值在制定位置进行公示。扩展资料: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2、建筑高度小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mm。

4、采用金属、石材等非透明幕墙结构的建筑,应设置基层墙体,其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外墙耐火极限的有关规定;玻璃幕墙的窗间墙、窗槛墙、裙墙的耐火极限和防火构造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建筑幕墙的有关规定。5、基层墙体内部空腔及建筑幕墙与基层墙体、窗间墙、窗槛墙及裙墙之间的空间,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

 
福步贸易网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 |  m.fob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