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防火规范有哪些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1)、《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50444)等国家工程建设施工及验收标准和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GA836).民用建筑防火等级与耐热标准有哪些
建筑耐火等级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必须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使之具有一定的耐火性,即使发生了火灾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损失而设定。根据我国国情,并参照其他国家的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把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分为一、二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最高,四级最低。
各耐火等级的建筑物除规定了建筑构件最低耐火极限外,对其燃烧性能也有具体要求,因为具有相同耐火极限的构件若其燃烧性能不同,其在火灾中的情况是不同的。
按照我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建筑物耐火等级是根据建筑物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确定,共分四级。构件大概分墙、柱、梁、楼板、屋顶承重构件、疏散楼梯、吊顶耐火等级选择主要有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其使用中的火灾危险来确定一般要求重要的民用建筑 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居住建筑、商店、学校、食堂、菜市场可采用一、二、三级耐火等级,如不超过2层,占地不超过600平方的,也可采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构件(梁、柱、楼板、墙等)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一般说来:一级耐火等级建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墙与钢混凝土结构组成的混合结构;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是钢结构屋架、钢筋混凝土柱或砖墙组成的混合结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是木屋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四级耐火等级是木屋顶、难燃烧体墙壁组成的可燃结构。
民用建筑防火分区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里面的墙也潮湿的不成样子了,所以大家都正准备盖新房子,那么,对于建筑这方面我们要看一下民用建筑防火的分区是什么,对于材料我们要做好分类,此外,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有哪些。 对于现在的农村人来说,大部分都在盖新房子,因为大家住的都是之前的房子,都已经成为了老房子,里面的墙也潮湿的不成样子了,所以大家都正准备盖新房子,那么,对于建筑这方面我们要看一下民用建筑防火的分区是什么,对于材料我们要做好分类,此外,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有哪些。
民用建筑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间允许长度(m)每层允许建筑面积(m2),一、二级按本规范第0.2条规定15025001.体育馆、剧院、展览建筑等的观众厅、展览厅的长度和面积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及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内。
三级5层1001200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及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医院、疗养院的住院部分不应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内,商店、学校、电影院、剧院、礼堂、食堂、菜市场不应超过2层,四级2层60600学校、食堂、菜市场、托儿所、幼儿园、医院等不应超过1层。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1、为了防止和减少高层民用建筑火灾的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针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 。
(1)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 。 (2)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4、本规范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民用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
5、当高层民用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m时,建筑设计采取的特殊的防火措施,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 6、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想必大家看过这篇文章的介绍之后,对于民用建筑防火分区这方面的知识已经了解清楚了,那么,我们懂得了防火分区的一些介绍之后,在建筑房子的时候就可以根据上文所讲的这些知识很好的区分,这样的话就省了很大的功夫,同时,也告诉了你们民用建筑的设计规范是什么。
怎样判断民用建筑防火等级
1、一级耐火等级建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墙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的混合结构。2、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是钢结构屋架、钢筋混凝土柱或砖墙组成的混合结构。
3、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是木屋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
4、四级耐火等级是木屋顶、难燃烧体墙壁组成的可燃结构。扩展资料:建筑构件燃烧性能特点:1、一级耐火等级建筑:主要建筑构件全部为不燃烧性。2、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主要建筑构件除吊顶为难燃烧性,其它为不燃烧性。 3、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屋顶承重构件为难燃性。
3、四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为不燃烧性, 其余为难燃性和可燃性。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下列四级:1、一级耐久年限 100年以上 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2、二级耐久年限 50 ~100年 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3、三级耐久年限 25 ~50年 适用于次要的建筑。4、四级耐久年限 15年以下 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防火卷帘门都有哪些材质
防火卷帘门按材质分:钢质、复合、无机等。按安装形式:墙中、墙侧(或称洞内、洞外)两种。
按开启方向:上卷和侧卷两种。
防火卷帘门是一种适用于建筑物较大洞口处的防火、隔热设施,产品在设计安装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技术。防火卷帘门是现代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防火设施,防火门除具备普通门的作用外,具有防火、隔烟、抑制火灾蔓延、保护人员疏散的特殊功能。防火卷帘门面积计算应根据国家建筑工程预决算标准执行。防火卷帘门同防火墙的作用一样起到水平防火分隔,它由帘板、座板、导轨、支座、卷轴、箱体、控制箱、卷门机、限位器,门楣、手动速放开关装置、按钮开关和保险装置等13个部分组成,一般安装在不便采用防火墙分隔的部位。
如:敞开电梯厅、自动扶梯、百货大楼的宽大营业厅、展览楼的展览厅和建筑物中洞口较大不能用防火门窗的部位。防火卷帘门在建筑工程中,使防火分隔得到了广大的应用。防火卷帘门是现代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防火设施,防火门除具备普通门的作用外,具有防火、隔烟、抑制火灾蔓延、保护人员疏散的特殊功能,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场合。
防火卷帘门是在钢质卷帘的基础上,将传动部件加以改造,配以防火电器等设备,从而实现防火作用:防火电机由防火电控箱控制,通过变速装置驱动卷轴使卷帘门起闭,停电时也可使用防火电机上的手动摇柄,可实现手动操作。
2019一级消防案例分析考点:民用类建筑防火
【知识点 1】建筑层数、建筑高度和建筑分类 【知识点 2】平面布置 【知识点 3】人员密集场所的设置要求 (1)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2)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3) 电影院、剧场、礼堂(4)商店、展览建筑(5)老年人建筑及儿童活动场所(6)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7) 教学建筑、食堂、菜市场 【知识点 4】安全疏散-安全疏散主要从门、楼梯、通道、疏散宽度、距离、通风等方面进行分析。 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外,均应采用封 闭楼梯间;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 10m 且层数为 2 层及以下的地下室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地上部分也可采用室外疏散楼梯用于人员安全疏散;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封闭楼梯间应设置机械 加压送风系统或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安全疏散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不应少于 2 个),且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5m。
2) 建筑的楼梯间宜通至屋面,通向屋面的门或窗应向外开启。 3) 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计作安全疏散设施。 4)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不大于 50m²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 15 人的厅、室或房间可设置 1 个疏散门。 5)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 25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及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均不应大于 9m;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上述规定增加 25%。
6) 楼梯间应在首层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在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当层数不超 过 4 层且未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时,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 15m 处。 7) 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1.10m。
8) 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 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 100 人不小于 1.00m 计算确定。 9) 除录像厅、放映厅以外的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 0.5 人/m² 计算。 10) 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其净宽度不应小于 1.40m,且不应设置门槛,紧靠门口内外各 1.40m 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人员密集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3.00m,并应直通宽敞地带。 11) 疏散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 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0m;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或其他障碍物;封 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门;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
12) 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楼梯间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②除楼梯间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楼梯间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③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 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④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13) 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用的楼梯间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设置防烟设施。 ②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前室。 ③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 6.0m²;住宅建筑,不应小于 4.5m²。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时, 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 10.0m²;住宅建筑,不应小于 6.0m²。
④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⑤除楼梯间和前室的出入口、楼梯间和前室内设置的正压送风口和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和 前室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⑥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 道和房间分隔。 【知识点 4】室内装修:从装修级别要求、常见材质(材料的级别)、特殊部位的要求等角度进行把握。
1) 当顶棚或墙面表面局部采用多孔或泡沫状塑料时,其厚度不应大于 15mm,且面积不得超过该房间顶棚或墙面积的 10%。 2)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 A 级装修材料。 3) 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固定灭火系统钢瓶间、配电室、变压器室、通风和空调机房等,其内部所有装修 均应采用 A 级装修材料。
4) 建筑物内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中庭、开敞楼梯、自动扶梯时,其连通部位的顶棚、墙面应采用 A 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 B1 级的装修材料。 5) 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装饰材料应采用 A 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 B1 级的装修材料。 6) 地下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应采用 A 级装修材 7) 地上四层厅、室内装修的顶棚材料应采用 A 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 B1 级的装修材料;地下一层厅、室内装修的顶棚、墙面材料应采用 A 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 B1 级的装修材料。
【知识点 5】 1)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营业厅、展览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 燃装修材料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增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设置在单层建筑内或仅设置在多层建筑的首层内时,不应大于 1 万 m²。(4) ②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不应大于 2000m²3)总建筑面积大于 2 万 m²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楼板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不大于 2 万 m²的区域。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采用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防火隔间、避难走道、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门应采用甲级 防火门-乙)等方式进行连通。 2) 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应设置高度不小于 1.2m 的实体墙或挑出宽度不小于 1.0m、长度不小于开口宽度的防火挑檐;当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上、下层开口之间的实体墙高度不应小于 0.8m。
当上、下层开口之间设置实体墙确有困难时,可设置防火玻璃墙,多层建筑的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 0.50h。实体墙、防火挑檐和隔板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均不应低于相应耐火等级建筑外墙的要求。 3) 用于防火分隔的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分隔后的不同区域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3m。
室外开敞空间除用于人员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业或可能导致火灾蔓延的用途,其中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69m²。 ②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内应设置不少于 1 部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当连接下沉广场的防火分区需利用下沉广场进行疏散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③确需设置防风雨篷时,防风雨篷不应完全封闭,四周开口部位应均匀布置,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该空间地 面面积的 25%,开口高度不应小于 1.0m;开口设置百叶窗时,百叶窗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窗通风口面积的60%计算。
③确需设置防风雨篷时,防风雨篷不应完全封闭,四周开口部位应均匀布置,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该空间地 面面积的 25%,开口高度不应小于 1.0m;开口设置百叶窗时,百叶窗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窗通风口面积的60%计算。 4) 避难走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3.0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50h。②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 2 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避难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 1 直通室外的 安全出口时,可设置 1 个直通地面的出口。
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 60m。 ③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该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