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民用建筑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多少kpa
需要桩基础吗——国家已经明令禁止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了。1、鸡舍而已,建筑耐久年限四级(15年以下),安全等级三级(次要建筑物);2、建筑总重和长度都基本清楚,可以算出地基承载力要求,如果做50cm宽墙基,地基压力44KPa,取10%安全系数,不超过50KPa;3、普通原状土的地基承载里一般在100KPa左右,回填土稍做处理,达到60~70KPa,还是很容易的。
4、所谓鱼塘上回填地基,顾虑的问题主要是塘底淤泥层的问题,在你所描述的建筑结构情况下,需要考虑的是工后沉降的问题。
5、基础处理方法建议:(1)开挖条形基础,深度≥0.5米,宽度0.5米;(2)蛙式打夯机夯实;(3)抛石基础,块石(10~100kg)一层,约0.3米;二片石(10~20kg)一层,约0.1米;碎石(30~60mm)一层,约0.1米;总回填厚度0.5米,挖机碾压或打夯机夯实;(4)静置一周以上,之后做10cm混凝土垫层。6、上面就可以做鸡舍了。
民用建筑一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民用建筑一般由基础、墙或柱、楼底层、楼梯、屋顶、门窗 这六大部分组成。x0dx0a x0dx0a民用建筑:是由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室内空间组合而成的;而其空间的形成,则又需要各种各样实体来组合,而这些实体称为建筑构配件。
一般民用建筑由基础、墙或柱、楼底层、楼梯、屋顶、门窗等构配件组成。
x0dx0a x0dx0a建筑结构x0dx0a x0dx0a基础:建筑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担建筑的全部荷载,并下传给地基。x0dx0a墙体和柱: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和围护构件。在框架承重结构中,柱是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x0dx0a屋顶:是建筑顶部的承重和围护构件,一般由屋面、保温(隔热)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
x0dx0a楼地层:是楼房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包括底层地面和中间的楼板层。x0dx0a楼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平时上下和紧急疏散时使用。x0dx0a门窗:门主要用做内外交通联系及分隔房间,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风,门窗属于非承重构件。
x0dx0a x0dx0a建筑的次要组成部分:x0dx0a附属的构件和配件:如阳台、雨篷、台阶、散水、通风道等。x0dx0a x0dx0a主要种类:x0dx0a民用建筑即非生产性建筑,指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x0dx0a民用建筑,即非生产性建筑,指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x0dx0a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求解:请问基础的类型有哪些独立基础、带型基础和筏板基础什么区别
1.按基础材料可分为砖基础、毛石基础、灰土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砖基础:用于地基质好,地下水位低,5层以下的砖混结构建筑中。 毛石基础: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冻结深度较深的单层民用建筑。
灰土基础:用于地下水位低,冻结深度较浅的南方4层以下民用建筑。
混凝土基础:用于潮湿的地基或有水的基槽中。 2.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桩基础、箱型基础等。 独立基础: 当建筑物上不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且柱距较大时,基础常采用方形或矩形的单独基础,这种基础称独立基础。独立基础是柱下基础的基本形式,常采用的断面形式有阶梯型、锥形、杯形等。
条形基础:当建筑物为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设置成长条形,这样的基础称为条形基础。条形基础是墙承重基础的基本形式。 筏式基础:当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可选用整片的筏板承受建筑物传来的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这种基础形式筏子,称筏式基础。
筏式基础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板式结构与梁板式结构两类。板式结构筏式基础板的厚度较大,构造较复杂。梁板式筏式基础板的厚度较小,但增加了双向梁,构造较复杂。
桩基础:当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的软弱土层厚度在5m以上,基础不能埋在软弱土层内,或对软弱土层进行人工处理困难和不经济时,常采用桩基础。桩基的种类很多,最常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桩,根据施工方法不同,钢筋混凝土桩可分为打入桩、压人桩、振入桩及灌入桩等,根据受力性能不同,又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等。 箱型基础:当建筑物荷载很大、浅层地质情况较差或建筑物很高,基础须深埋时,为增加建筑的整体刚度,不致因地基的局部变形影响上部结构,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整浇成刚度很大的盒状基础,叫箱型基础。
3.按使用材料受力特点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刚性基础是用刚醒材料建造、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如混凝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灰土基础等。 柔性基础:柔性基础是指基础宽度的加大不受刚性角限制,抗压、抗拉强度都很高,如钢筋混凝土基础。
建筑的常用基础形式有哪些
1、建筑的常用基础形式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型基础、桩基础等。1)条形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设置,多做成长条形,这类基础称为条形基础或带形基础。
2)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方形或矩形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式基础或柱式基础。
3)筏板基础:当建筑物上部荷载大,而地基又较弱,这时采用简单的条形基础已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需要,通常将墙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使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在一块整板上成为筏板基础。4)箱形基础:当板式基础做得很深时,常将基础改做成箱形基础。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隔墙组成的整体结构。5)桩基础: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
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
建筑物基础有哪几种类型
1.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1)刚性基础: 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所用的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及抗剪强度偏低。
刚性基础中压力分布角a称为刚性角。
在设计中,应尽力使基础大放脚与基础材料的刚性角相一致,目的:确保基础底面不产生拉应力,最大限度地节约基础材料。构造上通过限制刚性基础宽高比来满足刚性角的要求。常用的有:砖基础。
三合土基础。混凝土基础。
毛石混凝土基础。 1)大放脚为保证基础外挑部分在基底反力作用下不至发生破坏。 2)灰土基础灰土基础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并与其他材料基础共用,充当基础垫层。
3)三合土基础三合土基础一般多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四层和四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工程中。 4) 毛石基础具有强度较高、抗冻、耐水、经济等特点。5)混凝土基础常用于地下水位高,受冰冻影响的建筑物。
6)在上述混凝土基础中加入一定体积毛石,称为毛石混凝土基础。 2)柔性基础。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受力钢筋,利用钢筋受拉,这样基础可以承受弯矩,也就不受刚性角的限制。所以钢筋混凝土基础也称为柔性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断面可做成梯形,最薄处高度不小于200mm;也可做成阶梯形,每踏步高300-500mm。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下面设有C7.5或C10素混凝土垫层,厚度lOOmm左右;无垫层时,钢筋保护层为75mm,以保护受力钢筋不受锈蚀。 2.按构造分类 (1)独立基础(单独基础)。 1)柱下单独基础。
单独基础是柱子基础的主要类型。 2)墙下单独基础。墙下单独基础是当上层土质松软,而在不深处有较好的土层时,为了节约基础材料和减少开挖土方量而采用的一种基础形式。 (2)条形基础。
1)墙下条形基础。条形基础是承重墙基础的主要形式。当上部结构荷载较大而土质较差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一般做成无肋式;肋式的条形基础条件:地基在水平方向上压缩性不均匀,为了增加基础的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
2)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当地基软弱而荷载较大时为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并节约造价,可做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3)柱下十字交叉基础。
荷载较大的高层建筑,如土质较弱,可做成十字交叉基础。 4)片筏基础。如地基基础软弱而荷载又很大,采用十字基础仍不能满足要求或相邻基槽距离很小时,可用钢筋混凝土做成整块的片筏基础。按构造不同它可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类。
5)箱形基础。它的主要特点是刚性大,减少了基础底面的附加应力,因而适用于地基软弱土层厚、荷载大和建筑面积不太大的一些重要建筑物,目前高层建筑中多采用箱形基础。 复合基础是针对同一个建筑下但地质情况变化很大或上部荷载很大(一般基础难以单独承载)的,所以出现一个建筑下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础形式,另外还有钢板桩等为维护一定地质条件的施工手段。
但所有的基础形式要根据地质报告,力学计算等通过设计部门和审核部门审定确定。
按基础的构造形式分类,基础有哪些类型
1、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其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形状犹如连续带形,因此也称带形基础。
适用范围:适用于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
2、独立基础一般是用来支承柱子的,按基础截面形式又分为台阶式(或阶梯形)基础,锥形基础,杯形基础。适用范围: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3、桩基础通过承台把若干根桩的顶部联结成整体,共同承受动静荷载的一种深基础。适用范围:当建造比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常采用桩基。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在地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采用独立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或单独柱子时,常采用独立基础。(若柱子为预制时,则采用杯形基础形式)4、满堂基础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很大、地基承载力很低、独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要求时,常将这个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块钢筋混凝土基础,成为满堂基础。(满堂基础按构造又分为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两种。
)5、筏形基础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筏形基础形象于水中漂流的木筏。筏形基础又称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
一般说来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者地基软弱的时候用筏板型基础。而且筏板型基础埋深比较浅,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础。适用范围:一般用于高层框架、框剪、剪力墙结构,当采用条形基础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时,或当建筑物要求基础有足够刚度以调节不均匀沉降。
是目前采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基础形式。5、箱形基础由底板、顶板、钢筋混凝土纵横隔墙构成的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适用范围:当筏形基础埋深较大,并设有地下室时,为了增加基础的刚度,将地下室的底板、顶板和墙浇制成整体箱形基础。箱形的内部空间构成地下室,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多用于高层建筑。
扩展资料:按使用材料1、灰土基础 —— 是由石灰、土和水按比例配合,经分层夯实而成的基础。适用范围:灰土基础适合于5层和5层以下、地下水位较低的砌体结构房屋和墙体承重的工业厂房。灰土基础的厚度与建筑层数有关。4层及4层以上的建筑物,一般采用450mm;3层及以下的建筑物,一般采用300mm,夯实后的灰土厚度每150mm称“一步”灰土,300mm可称为“两步”灰土。
2、砖基础 —— 以砖为砌筑材料,形成的建筑物基础。适用范围:是我国传统的砖木结构砌筑方法,现代常与混凝土结构配合修建住宅、校舍、办公等低层建筑。3、毛石基础 —— 是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U30的毛石,不低于M5的砂浆砌筑而形成。适用范围:毛石基础的 抗冻性 较好,在寒冷潮湿地区可用于6层以下建筑物基础。
混凝土基础 —— 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承载体的基础形式,分无筋的混凝土基础和有筋的钢筋混凝土基础2种。4、钢筋混凝土基础 ——同上。基础是指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结构,如基坑、承台、框架柱、地梁等。
是建筑物的墙或柱子在地下的扩大部分,其作用是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并把它们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