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简介
现在的民用建筑已经不仅仅是指人们居住的建筑了,其内涵有所扩大,也包括这样的建筑,比如说人们进行或者是从事公共活动的地方或者是场所。而且现在民用建筑的修建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仅仅是你看中了一块地,然后进行这块地所有权的转换,然后你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修建就可以了。
现在修建一幢民用建筑,你首先需要的是对其进行仔细的设计,要考虑到居住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本文将对民用建筑设计的通则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让人们能够了解设计一幢民用建筑是经过了多少的心血的。首先,再设计民用建筑之前,你需要选好该民用建筑建筑的地址,要考虑选址的地质条件以及其是否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然后还要充分考虑选址地段的自然生态环境,尽量做到因地制宜。其次,你在设计一幢民用建筑时,你需要考虑到关于民用建筑的所有的术语,比如方便行动和视觉上有障碍的人们所使用的无障碍设施的设置问题,还有现在每一个住户都很关心的停车的问题,是分为室内停车还是室外停车,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
要考虑到该民用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密度问题,还有绿地面积在整个建筑面积中的百分比问题;还有要考虑到该民用建筑的高度以及其每一层楼之间的楼尴,以便能充分的利用日照与通风等的条件。还有现在的民用建筑多会考虑设计一层避难层和设备层,避难层是为了以防有紧急事故能够马上疏散人群。设备层是为了方便民用建筑的日常维护。
还有台阶的高度、栏杆等的设置、楼梯的安排在设计民用建筑时就需要考虑到位。再次,在设计民用建筑时,要考虑到在其建筑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比如像废弃的原材料或者是废水等的处理问题。还要考虑到在其建筑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如噪声、或者是光的控制问题,尽量不对周围的环境和人造成大的影响。
最后,在设计民用建筑时,要注意考虑到防火以及电梯的问题。现在的民用建筑的层数都比较多,楼很高,因此现在电梯可以说是民用建筑的标配,其使用非常多,一定要注意其的质量安全问题。防火也需要配备相应的设施而且要设置足够多的安全出口。
以上,就是我所总结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是最新版的吗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这本是最新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最新版是GB 50067-2014,但是还没有实施,到2015-08-01实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最新版是GB 50016-2014,已经实施。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这本也是现行的。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是最新版的吗
05版是最新版,但是很多东西已经不合规了。因为设计通则包含很多项内容,其中很多子项已经出了新版规范,通则引用的还是旧版的。
如果你要查找防火、无障碍、高度或面积的计算之类的,最好去找对应的最新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物气候分区Ⅰ中ⅠA,ⅠB,ⅠC,ⅠD如何区分。什么时候为ⅠA,ⅠB,ⅠC,ⅠD
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将中国划分为了7个主气候区,20个子气候区,并对各个子气候区的建筑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一、气候Ⅰ区(严寒地区,1月平均气温≤-10℃;7月平均气温≤25℃;7月平均相对湿度≥50%)建筑标准 1、建筑物必须满足冬季保温、防寒、防冻等要求; 2、ⅠA、ⅠB区应防止冻土、积雪对建筑物的危害; 3、ⅠB、ⅠC、ⅠD区西部,建筑物应防冰雹、防风沙、二、气候Ⅱ区(寒冷地区,1月平均气温-10~0℃;7月平均气温18~28℃)建筑标准 1、建筑物应满足冬季保温、防寒、防冻等要求,夏季部分地区应兼顾防热; 2、ⅡA区建筑物应防热、防潮、防暴风雨、沿海地带应防盐雾侵蚀。
三、气候Ⅲ区(夏热冬冷地区,1月平均气温0~10℃;7月平均气温25~30℃)建筑标准 1、建筑物必须满足夏季防热、遮阳、通风降温要求,冬季应兼顾防寒; 2、建筑物应防雨、防潮、防洪、防雷电; 3、ⅢA区应防台风、暴雨袭击及盐雾侵蚀。
四、气候Ⅳ区(夏热冬暖地区,1月平均气温>10℃;7月平均气温25~29℃)建筑标准 1、建筑物必须满足夏季防热、遮阳、通风、防雨要求; 2、建筑物应防暴雨、防潮、防洪、防雷电; 3、ⅣA应防台风暴雨袭击及盐雾侵蚀。五、气候Ⅴ区(温和地区,1月平均气温0~13℃;7月平均气温18~25℃)建筑标准 1、建筑物应满足防雨和通风要求 2、ⅤA区建筑物应注意防寒,ⅤB区建筑物应特别注意防雷电六、气候Ⅵ区(严寒地区,1月平均气温0~-22℃;7月平均气温<18℃)建筑标准建筑热工设计应符合严寒和寒冷地区相关要求。七、气候Ⅶ区(严寒地区,1月平均气温-5~-20℃;7月平均气温≥18℃;7月平均相对湿度<50%)建筑标准建筑热工设计应符合严寒和寒冷地区相关要求。
民用建筑一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民用建筑一般由基础、墙或柱、楼底层、楼梯、屋顶、门窗 这六大部分组成。民用建筑:是由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室内空间组合而成的;而其空间的形成,则又需要各种各样实体来组合,而这些实体称为建筑构配件。
一般民用建筑由基础、墙或柱、楼底层、楼梯、屋顶、门窗等构配件组成。
建筑结构基础:建筑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担建筑的全部荷载,并下传给地基。墙体和柱: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和围护构件。在框架承重结构中,柱是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屋顶:是建筑顶部的承重和围护构件,一般由屋面、保温(隔热)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
楼地层:是楼房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包括底层地面和中间的楼板层。楼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平时上下和紧急疏散时使用。门窗:门主要用做内外交通联系及分隔房间,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风,门窗属于非承重构件。
建筑的次要组成部分:附属的构件和配件:如阳台、雨篷、台阶、散水、通风道等。主要种类:民用建筑即非生产性建筑,指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民用建筑,即非生产性建筑,指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住宅设计规范有什么区别
名用建筑设计通则是建筑设计必备的设计规范,是建筑设计的大前提。而住宅设计规范仅仅只是针对住宅的,此外,你要设计住宅的话,还要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如果是高层,还要看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