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房屋建筑的基础问题(简答就行)
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3 基本规定3.0.1 住宅设计应符合城镇规划及居住区规划的要求,经济、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和空间。
3.0.2 住宅设计应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3.0.3 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本,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尚应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使用要求。3.0.4 住宅设计应满足居住者所需的日照、天然采光、通风和隔声要求。3.0.5 住宅设计必须满足节能要求,住宅建筑应能合理利用能源。宜结合各地能源条件,采用常规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结合的供能方式。
3.0.6 住宅设计应推行标准化、模数化及多样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积极推广工业化设计、建造技术和模数应用技术。3.0.7 住宅的结构设计应满足安全、适用和耐久的要求。3.0.8 住宅设计应符合相关防火规范的规定,并应满足安全疏散要求。
3.0.9 住宅设计应满足设备系统功能有效、运行安全、维修方便等基本要求,应为相关设备预留合理的安装位置。3.0.10 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建筑密度(building density;building coverage ratio),[1]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绿地率应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也称“建筑系数”,或称“K”值,指建筑物使用面积(在居住建筑中为居住面积)占建筑面积的百分率。其计算公式为:建筑平面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100% 建筑平面系数是建筑技术经济指标之一。
用以衡量平面布置的经济合理性,如在居住建筑中建筑平面系数一般为50—55%。在住宅建筑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提高K值能增加居住面积,K值每提高1%时,如果建筑面积单位造价不变,以居住面积平均计算,投资可减少1.4%。定位轴线应与主网格轴线重合。定位线之间的距离(如跨度、柱距、层高等)应符合模数尺寸,用以确定结构或构件等的位置及标高。
结构构件与平面定位线的联系,应有利于水平构件梁、板、屋架和竖向构件墙、柱等的统一和互换,并使结构构件受力合理、构造简化。参照相应的建筑规范和通用设计模数确定。使用空间和设备空间。标准的单人床是1900*900;双人床是2000*1500,2200*1800依据住宅设计规范,3.9.1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高度低于0.90m时,应有防护设施,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可不受此限制。
窗台的净高度或防护栏杆的高度均应从可踏面起算,保证净高0.90m。80CM4.1.1楼梯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4.1.2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
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各地图集很多,一屋面防水工程建筑用料及做法1. 现浇钢筋砼板2. 1:6水泥炉渣找坡2%,最低处30㎜厚。3.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
4. 2㎜厚聚氨脂防水材料。5. 1.5㎜厚三元乙丙防水卷材。6. 30厚聚苯泡沫挤塑保温隔热板。7. 3㎜厚麻刀灰隔离层。
8. 彩色水泥砖用25厚1:3水泥砂浆铺贴,缝宽3㎜,填砂扫净。混凝土找坡和砂浆找坡,混凝土找坡为主。需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4.9规定,经计算后确定。
泛水是建筑上的一种防水工艺,通俗的说其实就是在墙与屋面,也就是在所有的需要防水处理的平立面相交处进行的防水处理,说白了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墙角包住。 和散水不同 。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这个有点多,不过大同小异,墙面材料不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和筒体结构、砖结构、砖混结构。
走道式组合,套间式组合,大厅式组合,单元式组合,综合式组合。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房屋等建筑物周围用砖石或混凝土铺成的保护层,宽度多�。
关于建筑地基的问题
建筑基础有很多种类,比如你说的桩基础,还有独立柱基础,毛石基础,筏板基础,箱涵基础等等,你说的那个11层的建筑可能是别的砼基础,你没不太了解而已。那么高的楼肯定都是有设计的所以你没必要担心 附上一般的基础分类:基础的类型: 基础按受力特点及材料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按构造的方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等。
1.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1)刚性基础: 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所用的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及抗剪强度偏低。 刚性基础中压力分布角a称为刚性角。在设计中,应尽力使基础大放脚与基础材料的刚性角相一致,目的:确保基础底面不产生拉应力,最大限度地节约基础材料。构造上通过限制刚性基础宽高比来满足刚性角的要求。
常用的有:砖基础。三合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1)大放脚为保证基础外挑部分在基底反力作用下不至发生破坏。 2)灰土基础灰土基础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并与其他材料基础共用,充当基础垫层。 3)三合土基础三合土基础一般多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四层和四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工程中。
4) 毛石基础具有强度较高、抗冻、耐水、经济等特点。 5)混凝土基础常用于地下水位高,受冰冻影响的建筑物。 6)在上述混凝土基础中加入一定体积毛石,称为毛石混凝土基础。 2)柔性基础。
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受力钢筋,利用钢筋受拉,这样基础可以承受弯矩,也就不受刚性角的限制。所以钢筋混凝土基础也称为柔性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断面可做成梯形,最薄处高度不小于200mm;也可做成阶梯形,每踏步高300-500mm。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下面设有C7.5或C10素混凝土垫层,厚度lOOmm左右;无垫层时,钢筋保护层为75mm,以保护受力钢筋不受锈蚀。
2.按构造分类 (1)独立基础(单独基础)。 1)柱下单独基础。单独基础是柱子基础的主要类型。 2)墙下单独基础。
墙下单独基础是当上层土质松软,而在不深处有较好的土层时,为了节约基础材料和减少开挖土方量而采用的一种基础形式。 (2)条形基础。 1)墙下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是承重墙基础的主要形式。当上部结构荷载较大而土质较差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一般做成无肋式;肋式的条形基础条件:地基在水平方向上压缩性不均匀,为了增加基础的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 2)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当地基软弱而荷载较大时为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并节约造价,可做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3)柱下十字交叉基础。荷载较大的高层建筑,如土质较弱,可做成十字交叉基础。 (4)片筏基础。
如地基基础软弱而荷载又很大,采用十字基础仍不能满足要求或相邻基槽距离很小时,可用钢筋混凝土做成整块的片筏基础。按构造不同它可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类。 (5)箱形基础。
它的主要特点是刚性大,减少了基础底面的附加应力,因而适用于地基软弱土层厚、荷载大和建筑面积不太大的一些重要建筑物,目前高层建筑中多采用箱形基础。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包括哪几部分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包括:无支护土方子分部、有支护土方子分部、地基处理子分部、桩基子分部、地下防水子分部、混凝土基础子分部、砌体基础子分部、劲钢(管)混凝土子分部、钢结构子分部等,计九个子分部工程,共包含67个分项工程。
蒸压粉煤灰砖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础,墙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蒸压粉煤灰砖用建筑用砖质量比较稳定,蒸养砖用做基础砌体必须保证抗压强度达10Mpa才保证。根据目前建筑工地使用蒸压灰砂砖中较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以下一些需要把握砌筑要求横平、竖直。
特别要注意在砌体与柱子的结合处砌筑时,灰缝不能过厚。
用于易受冻融作用的建筑部位时,要进行抗冻性检验,并采用适当措施,以提高建筑的耐久性,用粉煤灰砖砌筑的建筑物应适当增设圈梁及伸缩缝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避免或减少收缩裂缝产生。粉煤灰砖有免蒸压粉煤灰砖和蒸养粉煤灰砖两种。蒸压粉煤灰砖是指经高压蒸汽养护制成的粉煤灰砖。蒸养粉煤灰砖是指在常压下蒸汽养护制成的粉煤灰砖。
这两种砖的原材料和制作过程基本一样,只是两者的养护工艺不同,同时有不同的性能。蒸压粉煤灰砖是在饱和蒸气压(蒸汽温度在174.5℃以上,工作压力在0.8MPa以上)中养护,使砖中的活性组成部分充分进行水热反应,因此砖的强度高,性能趋于稳定.而蒸养粉煤灰砖则可能有墙体易出现的开裂等现象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