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商品房的净空高度标准
了解净高的标准,需先了解商品房的层高:1、层高通常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2、净高是指层高减去楼板的厚度的差。
3、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楼板厚度应在10~12厘米,波动范围为-0.5~+0.8厘米。
4、出于降低成本、节约建材、节约土地等考虑,目前一般住宅层高都在2.8米左右,所以商品房净高应在2.7左右。建筑高度指建筑物室外地平面至外墙顶部的总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烟囱、避雷针、旗杆、风向器、天线等在屋顶上的突出构筑物不计入建筑高度。楼梯间、电梯塔、装饰塔、眺望塔、屋顶窗、水箱间等建筑物之屋顶上突出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合计不大于标准层面积25%的,不计入建筑高度、层数。
平顶房屋按建筑室外设计地面处至屋面面层计算;坡顶房屋建筑按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坡顶不同坡度计算按照当地规定执行。扩展资料《民用建筑设计通则》4.3 建筑高度控制4.3.1 建筑高度不应危害公共空间安全、卫生和景观,下列地区应实行建筑高度控制:1 对建筑高度有特别要求的地区,应按城市规划要求控制建筑高度;2 沿城市道路的建筑物,应根据道路的宽度控制建筑裙楼和主体塔楼的高度;3 机场、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的建筑,当其处在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内时,应按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4 当建筑处在本通则第1章第1.0.3条第8款所指的保护规划区内。
(在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应按国家或地方制定的保护规划和有关条例进行。
国家规定楼距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目前规定的楼距宽度是执行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标准,旧区改造的楼距按前楼高度1.7倍的标准,本小区以内是按1.5倍标准。高层建筑执行日照分析(用专门设计软件做出分析结果),满足大寒日满窗日照2小时。
多层和多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也有一些特例,这要视房屋具体情况而定。
建筑限高如何确定
建筑限高是指根据特定条件要求,对建筑高度进行限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室外地坪起到其计算最高点不得超过的最大高度限值。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第3.1.2条的规定,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为:(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第4.3条对建筑高度控制有以下规定: (1)建筑高度不应危害公共空间安全、卫生和景观,下列地区应实行建筑高度控制: a.对建筑高度有特别要求的地区,应按城市规划要求控制建筑高度;b.沿城市道路的建筑物,应根据道路的宽度控制建筑裙楼和主体塔楼的高度;c.机场、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的建筑,当其处在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内时,应按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d.当建筑处在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内时,也应控制建筑高度。此外,建筑高度控制尚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专业部门的规定。 (2)建筑高度控制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机场、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的建筑,当其处在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内时,以及当建筑处在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内时,建筑控制高度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女儿墙作为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b.在对建筑高度有特别要求的地区的建筑以及沿城市道路的建筑物,其建筑控制高度是: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下列突出物不计入建筑高度内:a)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且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b)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花架、通信设施等; c)空调冷却塔等设备。
民用高层建筑定义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高层民用建筑的高度范围为24~1O0m,跨度比较大。从使用功能来说,有的是普通的办公楼,有的是国家四星级、五星级高级宾馆。
因此,同样规模的高层民用建筑,其要求不一样。
为了便于针对不同建筑物在耐火等级、防火问距、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防给水、防烟排烟、电气防火等方面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以达到既保障各类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又能节约投资的目的,因此很有必要对高层民用建筑进行分类。 高层民用建筑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由于高层民用建筑范围广、功能多,因此对高层民用建筑进行分类是一件比较复杂的工作。根据现行防火设计规范,目前我国对高层民用建筑主要从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大小、疏散和扑救的难度等方面来划分。如一类建筑中,有的同时具有上述几方面的因素,有的则具有较突出的一、二个方面因素。
如医院皆列为一类,是由病人行动不便、疏散困难这一特点决定的。又如办公楼、科研楼,重要的划为一类;对于普通的,又根据高度不同分别划为一类和二类,这主要考虑高度增加后给疏散和扑救带来的难度。 高层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一类居住建筑包括高级住宅和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普通住宅。 一类公共建筑包括医院;高级旅馆;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²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m²的商住楼;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楼、书库;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二类居住包括建筑十层至十八层的普通住宅。
二类公共建筑包括除一类建筑以外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省级以下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建筑高度为什么很少有超过100米
原因:1、摩天大楼会引起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是由于几何效应,高层建筑尤其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会吸收、反射大量阳光,导致周围的温度比其它区域更高。2、摩天大楼会引起城市峡谷效应城市中,由于整齐划一的建筑物的影响,在楼间距密集的狭窄地带形成类似峡谷的气流运动,即称为“城市峡谷效应”。
主要危害为局部风力增大导致的大风灾害。
3、摩天大楼会导致光污染光污染绝不仅仅破坏了美好夜空,它会造成炫目,影响司机开车质量;光入侵也给人们带来许多麻烦,比如许多人在夜晚不能打开窗户,因为对面高楼的霓虹灯会闪烁一整个晚上,极大的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几乎所有大城市的居民都生活在多重反射的光线下,摩天大楼在这一方面的“贡献”最大。对光污染影响最大的,就是全玻璃建筑,本来闪烁的霓虹灯就已影响人们的生活,再加上全玻璃建筑的反射,将时光污染变得更加严重,所以许多人都不赞同全玻璃建筑。扩展资料1972年8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的伯利恒市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上,专门讨论并提出高层建筑的分类和定义。第一类高层建筑:9-16层(高度到50米);第二类高层建筑:17-25层(高度到75米);第三类高层建筑:26-40层(最高到100米);超高层建筑:40层以上(高度100米以上)。
在我国,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