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中德生态园被动房项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约;2015年5月,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宣布正式启动。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长徐洛屹早在第一届全国绿色建材与德国被动房技术大会上指出,低碳绿色的被动房是未来中国建筑业推广的主流。
2014年7月,中德生态园被动房项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约;2015年5月,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宣布正式启动。之后,秦皇岛“在水一方”住宅小区、哈尔滨“辰能·溪树庭院”、河北省建筑科技研发中心等被动房项目在全国各地相继开工,成为中国被动房发展的先行典范,与此同时全国各地还有近百个被动房项目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另外,众多围绕被动房的大型展览会及研讨会在各地此起彼伏。至此,被动房的火种落入神州大地,以燎原之势席卷整个中国。
被动房在中国为何受到如此追捧?是因为其超低能耗的特点顺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得到了住建部的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十二五”期间建设领域节能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被动房示范项目由北到南积极推进,项目类型包括居民楼、办公建筑、学校、幼儿园、教学楼、纪念馆等。实践证明,被动房与普通建筑相比节能可达90%以上,其增加的建造费用仅为8%~10%。但被动房的实际推广并不会如想象中那般顺利。
被动房在中国遍地开花必须打破其成本过高的瓶颈,使之成为对普通城市居民具有吸引力的建筑。中国被动房产业材料联盟主席崔源声介绍说,早在十年前,北京、上海曾用节能手段建设和改造几十余幢住宅,但因成本太高无法通过节能回报来收回投资,技术过于复杂,需多方面专家协同设计和监工,也阻碍了被动房的推广。目前我国被动房的造价成本比传统住宅要高600元/平方米,使不少开发商们望而却步,这就需要尽快出台适合中国国情的被动房激励政策。
张家口一家规模较大的开发商明确表示,被动房是个好东西,但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大众消费市场的接受度,然后才是产品品质,再好的产品如果没有市场,企业不会做赔本买卖。
对此,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被动房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符合各方利益,再难也要做下去。另外,对于被动房本土化的发展,住建部除了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将来还会考虑给予资金上的补贴。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至今,我国被动房设计施工项目近30处,其中山东省的11个试点项目被全部纳入住建部2014年度中德合作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数量、规模居全国首位。其主要动力是山东省级财政列支6000万元,对其中由政府投资建设的8个公益性项目实行增量成本和技术咨询服务全额补助。
国内首个从事被动房全产业链的服务商——北京加徳国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春发解释说,我国被动房建造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国内还没有一个专业从事被动房材料本土化的供应平台,部分材料依赖进口,相信产业化和本地化后其造价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调节,因为德国本土的被动房造价成本已和其他节能建筑不分伯仲。据了解,该公司已同国内数百家材料生产企业组成合作联盟,全方位服务国内被动房材料的供应。届时,被动房的造价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控制。
我国首批被动房住宅项目——秦皇岛“在水一方”在材料应用上就做了大胆尝试。据该项目总经理王臻介绍说,建筑材料占被动房建设成本的“大头”,通过科技研发让建材实现本土化是必然选择。在建“在水一方”住宅小区就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一扇小小的门,国外每扇门价格高达8万元,为让成本降下去,他们与北京一家建材企业合作研制,质量与进口毫不逊色,价格仅为1万元,比进口的低了7万元。还有保温材料,国外产品价格每平方米1500多元,后与北京、哈尔滨两家大型企业合作研发,每平方米仅为700元。新风热能回收系统是被动房的“心脏”,这套系统国外价格为8万~15万元。他们与国内某公司合作研发产品价格仅为3万元。因此,实现材料本地化才是被动房落地的关键。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长徐洛屹早在第一届全国绿色建材与德国被动房技术大会上指出,低碳绿色的被动房是未来中国建筑业推广的主流。面对即将来临的大规模被动房建设高潮,我国建材行业该如何应对,绿色建材是发展绿色建筑的基础支撑。据徐洛屹透露,在即将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绿色建材与德国被动房技术大会上,将针对被动房都需要什么建筑材料来配套?传统建筑材料如何转型为被动房服务等众多新的话题展开讨论,同时推出部分第二代被动房新型材料。
崔源声坦言,目前我国被动房施工、材料、验收、成品的各个阶段依然处于不成熟阶段。还有很多挑战,比如,我国自主研发的门窗框材很少有能满足门窗整体传热系数小于0.8W/㎡K要求的;德国85%的居住建筑为三层以下,而我国多以中高层为主,外墙外保温体系如何提升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等。但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需要一个过程。两年前建设被动房时,符合被动房标准的外窗、滴水线条、护角胶条等建筑部件还主要依赖国外进口,而现在国内不少建材企业已经能够大规模生产出高品质的建筑部件,相信不超过十年,被动房这个“泊来品”一定会在中国遍地开花全面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