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采用近乎零浪费、极致舒适、简约的设计概念,重新定义了高性能设计理念,改变了我们对运动鞋研发的观念。这项科技秉承耐克公司40年来的创新精神,同时又以现代科技的方式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耐克邀请来自不同学科和文化领域的创新者,共同合作nike flyknit collective系列装置艺术作品,将flyknit科技抽象性的设计概念转化为空间与结构艺术。这些创新者从flyknit技术中汲取灵感,以性能化、轻量化、贴合化、可持续性为原则进行创作,创造出独特的空间艺术,赋予观众独一无二的体验,以此向全球创意社区及nike flyknit的出色科技表示致敬。
系列已在米兰、纽约、伦敦大获成功。今年8月底这项融科技与创意为一体的艺术项目来到上海,知名创新领军人物、建筑师兼绿色工业设计师黄谦智(arthur huang)先生与耐克公司的ben shaffer、dave cobban以及香港创意团队eskyiu共同揭幕了黄先生所创作的feather pavilion装置艺术的雏形。9月29日至10月6日期间,feather pavilion装置艺术的最终成品将在北京国际设计周上正式展出。
这一互动式创新平台以羽毛的自然力学为灵感,由黄先生所开发的可再生tpu polli砖单一材料构建成极度轻盈的动态有机场馆,并结合声、光等元素赋予观众生动的体验感受,全方位地呈现出nike flyknit轻量性、贴合性、功能性与可持续性的特点。其可持续性秉承了耐克"让世界更美好"(nike better world)的环保理念,也与此次北京设计周"设计提升城市品质"的主题相得益彰。
科技耐克flyknit科技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转变,改变了设计、生产和穿着高性能运动鞋的模式。flyknit科技采用精准构造的纱线来生产鞋面--为人体提供全新可能,创造永续革命。
性能化、轻量化、贴合化、可持续性,这些是耐克flyknit创新的核心优势所在,也是40年来成为耐克设计基础的要素。实现这些理想需要通过设计来不断地解决问题。
项目并非只有永争先锋的体育健儿才渴望这些特质。这些元素同时也是设计、艺术和建筑的基本原则,并促使耐克公司创造出nike flyknit collective项目:为各个领域中的创意精英搭建一个平台来促进彼此间的对话与互动,并最终让他们能够以自己的方式通过设计在各自领域内表达这些原则。每位创新者都与这些原则有着独特的联系,他们在其专业领域无不造诣非凡,涉及了建筑、现代艺术、自然科学、可持续性建设、家具设计以及视觉艺术等。他们将利用与创意社区开展的研讨会收集而来的数据作为创作公共艺术作品的框架。
体育运动的理念将在概念设计和执行阶段起到关键的作用。尽管这个过程本身是为了为创造者提供灵感,但终极目标却是以全新蜕变的方式激励设计者周围的社会群体。来自各个领域与文化背景的创新者将应邀把nike flyknit科技抽象性的设计概念转化为空间与结构艺术。
我们先来预览一下nike flyknit collective的全球作品情况:现代艺术家ernesto neto于7月26日起在伦敦nike 1948店铺内展示一件网状装置。编织的工艺品在其功能性方面对于运动员跑后的散热及舒展都极有帮助。最终这一作品将于9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完成,以此作为向下一届世界运动盛会主办国的献礼之作。此后,还有五位nike flyknit collective成员将在全球多个大城市进行独创作品展示:纽约由建筑设计师jenny sabin负责,上海由绿色工业设计师黄谦智(arthur huang)负责,伦敦由联合视觉艺术家协会负责,米兰及东京则由lot-ek建筑设计事务所负责。他们于8-9月间在各自负责的城市进行独创作品展示。
耐克的终极目标是以一种全新的独创方式在全球激励创意社区发展,秉承耐克公司与创意团体间长期的合作传统,推进体育与创新发展。
黄谦智先生的出生于台北市的工程师、建筑师、企业家及持续性思维开拓者的黄谦智先生专注于以不同的视角看世界。对于flyknit科技的四大要素--性能化、轻量化、贴合化、可持续性,黄谦智通过其小智研发(miniwiz)公司进行了含蓄而写实的演绎,也因此促成了"feather pavilion"的诞生。 这一壮观的装置艺术作为一个互动式创新平台,向参观者展示了flyknit技术的全部价值所在,并从大自然自身的力学杰作--羽毛中迸发出诸多灵感和理念。
集flyknit设计四大要素于一体的feather pavilion,通过其屋顶形状在概念和物理角度体现了羽毛的特质,以其便携性和卓越的表现力成为展馆或大型展示空间的核心展品,使喜欢flyknit及耐克创新理念的参观者在其中体验到一段个性化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