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干海参质量控制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海参》(GB 31602—2015)[7],为对干海参的生产企业和检验机构等理解、掌握和正确使用该标准,本文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海参》(GB 31602—2015)标准进行解读和分析。
1 标准的基本框架
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海参》(GB 31602—2015)包括正文和一个附录。正文中有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其他。附录为检验方法,包括一般规定、样品前处理、干海参的复水、干海参中复水后干重率的检验方法和干海参中含砂量的检验方法5个部分。
干海参的定义:以刺参等海参为原料,经去内脏、煮制、盐渍(或不盐渍)、脱盐(或不脱盐)、干燥等工序制成的产品或以验资海参为原料,经脱盐(或不脱盐)、干燥等工序制成的产品。在刺参收获的季节,通常的做法是将鲜刺参煮制、盐渍,制成半成品(即盐渍海参),贮存于冷库,作为干海参生产的原料贮备。
2 主要技术指标
2.1 感官要求
感官评定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色泽、气味、状态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的科学方法,其判定结果更接近于消费者对食物特征的感知,可以有效评定产品的优劣。
干海参的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黑褐色、黑灰色、灰色或黄褐色等自然色泽,表面或有白霜,色泽较均匀 取适量试样平摊于白色瓷盘内,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组织状态,嗅其
气味
气味 具海参特有的鲜腥气味,无异味
状态 呈海参自然外观,允许有少量石灰质露出,刺参棘挺直、基本完整
2. 2 理化指标
2.2.1 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海参是富含蛋白质的营养佳品,且海参中的蛋白质70%以上为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与各组织器官功能相关的功能性蛋白,因此蛋白质是评价干海参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海参》
(GB 31602—2015)规定,干海参中蛋白质含量应≥40 g/100 g。
2.2.2 水分
水分含量直接影响干海参的保质期。干海参的水分含量与其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成正比,水分含量过高不仅限制了干海参的耐贮性与货架期,而且依靠水分达到增重的目的,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然而干海参中水分含量过低,虽然有利于产品的保存,但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破碎,且复水性较差。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海参》
(GB 31602—2015)规定水分≤15 g/100 g。
2.2.3 盐分
干海参在加工过程中“加盐”具有促进脱水、保鲜的作用,并有利于食用前的复水。在当前提倡低盐、健康饮食的前提下,应适当控制盐分含量。目前,绝大部分企业生产干海参时均加盐,淡干海参也不例外,淡干海参的生产仅需要增加脱盐工序就可以调控含盐量,由于脱盐工序的存在,干海参中盐分含量差异极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海参》
(GB 31602—2015)规定盐分应≤40 g/100 g。
2.2.4 水溶性总糖
水溶性总糖指标的设立主要是为控制恶意添加糖类物质的“糖干海参”。糖干海参是在加工过程中将海参反复浸泡在高浓度糖液中,煮制、干燥得到的产品。这类海参不仅保质期短,泡发率也低,且加工过程的焦糖化反应严重降低了海参的功效和品质,在市场上以淡干海参的面目欺诈消费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海参》(GB 31602—2015)规定,水溶性总糖≤3 g/100 g是最基本要求。
2.2.5 复水后干重率
复水后干重率是指将干海参复水后,再烘干所得到的干物质质量的百分比。该指标是衡量去除海参体内可溶于水的各种成分(如盐、糖及其他不明成分的物质)后,烘干海参体所占的比率,可以有效避免生产者加入糖类、盐类或其他物质给海参增重的行为,是控制干海参产品掺假的重要指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海参》(GB 31602—2015)中规定,复水后干重率应≥40%。
2.2.6 含砂量
含砂量主要指干海参体内所含砂分及嘴部石灰质等无机杂质的质量,该指标主要为防止企业利用泥沙增重。一般来说,干海参砂分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①海参的生活习性是以海藻、海泥等为食物,在加工处理时,肠内泥砂会少量遗漏在其体内②生产过程中海参嘴部的石灰质较难去除,也会导致产品体内会有砂存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海参》
(GB 31602—2015)规定,含砂量应≤3g /100 g。
2.2.7 污染物与兽药残留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海参》(GB 31602—2015)中,对污染物和兽药残留的测定是将复水后的试样进行检测。干海参复水后,再检测污染物和兽药残留指标,可以体现消费者食用状态下海参的污染物及兽药残留情况,才能对干海参食用安全性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
好海参的十个标准
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干海参(修改版)》,对干海参的质量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扩展资料:
干海参是海参经过加工后的制成品,尽管营养价值不及鲜海参,但是其营养成分比鲜海参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容易存放运输,所以十分受人们和市场欢迎。
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合格的干海参一般指盐干海参、淡干海参,虽然国家禁止糖干海参销售,但是糖干海参在市场依旧有很大占有率,并且半公开销售。
一般干海参腹部都有一道刀口, 因为海参有自溶的特性,在将其捕捞上来后如果不马上进行处理,海参就会自己融化成液体,所以海参生产厂商在把海参捞上来后马上对海参进行去肠等处理,海参肚子上的口就是去肠的时候留下的刀口。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干海参
1/10分步阅读
标准一:望
望:优质淡干海参颜色呈非均匀灰褐色,背部颜色偏深,腹部颜色偏浅且可以看到管足。劣质海参颜色均匀且多为黑灰色,管足(腹足)被添加物覆盖无法看到。如果我们看到一条海参,通体发黑,颜色均匀,那么基本可以判断这是一条人工上色的海参。(下图一张是野生的意大利欧然海参,颜色灰色或土色;另一张人工上色的辽参,海参背面和腹面都是黑乎乎的;还有一张是意大利野生海参和养殖辽参的颜色对比图
标准二:闻
闻:优质淡干海参有特有海参味道,劣质海参因添加物的覆盖大多数无味。海参的味道,是一个很笼统的名词,其实是一种淡淡的海水的腥味。而不是很重的虾粉或者盐的味道。有些糖干海参,如果湿度大,闻起来是一阵臭味。
3/10
标准三:听
听:优质淡干海参对敲声音清脆,劣质海参对敲声音发闷。
4/10
标准四:切
切:优质海参的切口紧密无杂质,劣质海参的切口外翻有杂质填充。这是判断海参真伪的杀手锏,也是行业内秘而不宣的潜规则。切口外翻,内有杂质的是劣质海参,反复蒸煮加料,刀口必然外翻,显得非常狰狞;切口自然内收是优质海参,是真正的淡干,没有加料的好海参。(下图左边是两条是两个辽参,切口外翻,加工过程有猫腻;右边是意大利野生海参,切口内缩,淡干海参)
标准五:源
源:海参的品质与产地紧密关联,纬度高/水温低的海域因生长周期更长,有效物质更高。国内最好的海参,都在北纬39度线,因为这个地区的海域,常年水温在10度上下。与此相近,比如亚德里亚海北部毗邻意大利东岸地区,北纬44度,水温常年比周边海域低,也是优质海参产地。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仿刺参与辽参相近,纬度更高,同样是好海参,只是因为与国内刺参形似,经常被国内激素养殖参以次充好,需要特别留意。相反,纬度低的海参,比如加勒比海参、南美海参,由于海水温度高,海参生长快,营养累计不够多,价值和价格都大打折扣。
6/10
标准六:泡
泡:优质淡干海参至少泡24小时后才会回软,盐干/糖干海参通常12小时即回软,通过这个特性可以快速鉴别淡干海参。
7/10
标准七:净
净:优质淡干海参浸泡剖开后的海参体内干净,海参筋完整,颜色呈乳白色,可能还会有少量细沙,这都是正常的。如果海参内部含有大量锯末类、异色、黑色物质,则要留意是否“加料”海参
标准八:涨
涨:优质淡干海参水法后长度变成2~2.5倍,体积增大约4~6倍,重量增大约8~12倍。下面几张图片是一条意大利海参发制完成后的图片,泡发之前大约1个鸡蛋长度,泡发完成后3个鸡蛋长度。
标准九:厚
厚:优质淡干海参水法后参壁厚实,呈半透明状。下图是欧然海参泡发完成后,在阳光充足情况下看到身体透明情况。
标准十:弹
弹:优质淡干海参水法后口感细腻,弹性十足。海参好不好,吃了才知道。
以上就是关于清水海参的执行标准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