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面的做法及配料如下:
主料:阳春面200克。
辅料:小葱10克、五花肉炼油50克、紫皮洋葱100克、酱油10毫升、盐5克。
1、五花肉切丁,洋葱丝,小葱末准备好。
2、五花肉熬油。
3、洋葱煎至焦香。
4、碗里加葱末,盐,生抽,冲入滚开水;煮好的面捞起,加入碗里。
5、猪油渣和炸好的洋葱加点盐拌匀即可。
阳春面做法
阳春面的做法如下:
用料
主料;挂面100克、鸡蛋2个、香葱3棵。
辅料;盐2克、油7毫升、酱油5毫升。
1、首先鸡蛋两个打散,香葱三棵,葱白和葱尾切段,中间切丁。
2、然后锅中倒入油2毫升,倒入蛋液,小火煎成蛋皮,蛋饼切条。
3、在另起锅,倒入油5毫升,倒入葱白,葱白焦黄,倒入葱绿,倒入清水500毫升,酱油5毫升,盐2克。
4、接着另起锅,放入挂面100克煮熟,倒入葱油汁,夹入蛋条、葱花即可。
5、阳春面成品图。
阳春面是苏式汤面的一种,又称光面、清汤面或清汤光面,汤清味鲜,清淡爽口。以下是为你介绍的阳春面做法大全,欢迎阅读以及浏览!
阳春面做法大全
阳春面做法1
(1)将鸡蛋磕入碗内,用筷子打匀。把炒锅置于火上,放入花生油烧热,倒入蛋液摊成蛋皮,取出切成细丝。蒜苗洗净,切成3厘米的段。
(2)锅中加水烧开后,下鸡蛋面条煮熟,捞出盛在碗内,撒上蛋皮丝、蒜苗段。
(3)将高汤倒入炒锅中烧开,撇去浮沫,用精盐、味精调味,再点些香油,浇在面条上即可。
阳春面做法2
1、小白菜净,切段放在碗中备用
2、面条放入开水中煮熟
3、小白菜放入煮面水中烫熟
4、锅内倒入鲜汤,加热煮开,盛入一个深一点的碗中
5、放盐调味,盛入面条、小白菜,撒上葱末即可。
阳春面的历史由来
相传乾隆27年,阳春三月乾隆皇帝南巡到淮安,他避开了文武百官,带着汪廷珍在城内到处转,来到了一个面摊坐下来,要弄点吃的,一会儿看到摊小二端上一碗面条,根根利利爽爽,淡酱色面汤清澈见底,汤上浮着大大小小金色的油花和翠绿色碎蒜花,阵阵香味扑鼻而来。乾隆连吃两碗后,突然问这面叫什么名字?摊小二说:“告诉六角(楚州方言,“汝阁下”的意思),我们没给它起名字。”什么,这么好的'面条怎么没有名字?不行,不行!乾隆深思片刻说:“淮安是漕运要地,每年上交朝廷税收很多,贡献很大,现在正是阳春三 月,这个面就叫‘阳春面’吧。”寓意淮安向朝廷交税就像春天万物生长 一样,生机勃勃又像这面条一样,连绵不断。汪廷珍听后赶紧叫人拿来笔墨纸砚,请乾隆御笔赐名“阳春面”。
阳春面,又称清汤光面。相传秦始皇统一了度衡量,也统一了历法。以夏历的十月为正月。这个月又称小阳春,而当时每碗面售十个铜钱。后被引用到苏州的切口中,阳春就是“十”。另一种说法 从《阳春白雪》而来,面光光什么都没有。这雪白白也是什么都没有,于是成面名。
阳春面为苏州的特色,就像大饼、油条、豆浆、粢饭四大金刚一样与苏州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面中最便宜的光面,依然保持着苏州人的风格,那就是不即不离,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这阳春面是不是什么都没有呢?说是也不是,说不是也是。白白的面条,几点葱花而已,也有人美其名《青龙白虎面》。说他有,他不但用的是高汤,有各式物件的精华,透出一份清香,一份醇鲜透着一份矜持的怀旧,一份自赏的孤芳。在这里才真正体现出回家的感觉。
以上就是关于阳春面的做法及配料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