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福步贸易网!
关注我们
service@fobmy.com
全部产品分类
笛子独奏十大名曲
   https://www.fobmy.com 2023-10-31 22:37:00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笛子独奏十大名曲:《姑苏行》、《春到湘江》、《喜相逢》、《牧笛》、《小放牛》、《牧民新歌》、《鹧鸪飞》、《黄莺亮翅》、《五梆子》、《扬鞭催马运粮忙》。1、《姑苏行》《姑苏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渭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曲,是一首由深

笛子独奏十大名曲:《姑苏行》、《春到湘江》、《喜相逢》、《牧笛》、《小放牛》、《牧民新歌》、《鹧鸪飞》、《黄莺亮翅》、《五梆子》、《扬鞭催马运粮忙》。

1、《姑苏行》

《姑苏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渭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曲,是一首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竹笛经典名曲。曲名为游览苏州(古称姑苏)之意,全曲表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

乐曲旋律优美亲切,风格典雅舒泰,节奏轻松明快,结构简练完整,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乐曲之一。

2、《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是宁保生先生1976年创作的竹笛名曲,另有古筝演奏家王中山根据其改编的古筝曲。自问世以来,就以其鲜明的湖南花鼓音乐特色,时而激情如火,时而流畅清雅的旋律,引起了全国广大笛子演奏者的热烈反响,并受到了笛子爱好者的特殊青睐。

3、《喜相逢》

喜相逢是冯子存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首笛子独奏曲,乐曲的结构为民间器乐曲中常见的变奏曲式。其原曲为内蒙古一首民间乐曲,后来流传到张家口一带,成为河北梆子和二人台等地方戏曲的过场音乐,常用于戏中角色入洞房、拂拭灰尘等动作的伴奏。

4、《牧笛》

《牧笛》作于1958年。是刘森根据刘炽为双人舞《牧笛》写的舞蹈音乐改编的。表现了五十年代农村年轻人的美好生活,可称之为《新小放牛》。

5、《小放牛》

《小放牛》,中国民间器乐曲。原为昆曲中的《吹腔》曲牌,是笛子独奏家陆春龄等演奏的南方曲笛代表性曲目。

6、《牧民新歌》

《牧民新歌》是简广易于1966年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曲子。作品以浓郁清新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亲切感人的旋律,活泼跳动的节奏展现出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和牧场上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表现了新时期牧民的精神风貌。

7、《鹧鸪飞》

鹧鸪飞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原是湖南民间乐曲,乐谱最早见于1926年严固凡编写的《中国雅乐集》,该书所载《鹧鸪飞》的解题是:“箫,小工调。本曲不宜用笛,最好用声音较低的乐器,似乎幽雅动听。”

但是以后此曲以丝竹乐合奏、箫独奏等多种形式在江南流行开来,用笛子演奏的版本反而成为此种名曲。该曲历经多位民族音乐大师的改编,其中尤以陆春龄先生和赵松庭先生改编的版本为佼佼者,陆春龄先生改编的版本更是被誉为笛子十大名曲之一。

8、《黄莺亮翅》

此曲取材于山西梆子曲牌《大救驾》改编。乐曲描绘黄莺在晴朗天空自由飞翔的意境。

9、《五梆子》

五梆子是一首由冯子存根据华北地区传统民间乐曲改编的笛子独奏曲,是北方梆笛的代表曲目。原曲优美明快,热情奔放,曲调优美健朗。

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常用于戏曲过门,经冯子存整理加工后,赋予乐曲以粗犷豪爽、热情奔放的个性,梆笛特殊技法的安排和运用,使乐曲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广为大众所喜爱。

10、《扬鞭催马运粮忙》

《扬鞭催马运粮忙》是魏显忠创作于1969年10月的一首笛子独奏曲。该曲根据东北民间音乐风格创作,是新派笛子的代表乐曲之一。乐曲热情明快,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描写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

马蹄击节,车轮吟唱,快乐的农夫扬鞭催马,把丰收的喜悦铺撒在运粮的小道上。

笛子曲子最好听的十首

竹笛最好听十首歌具体如下:

《姑苏行》《春到湘江》《喜相逢》《牧笛》《小放牛》《牧民新歌》《鹧鸪飞》《黄莺亮翅》《五梆子》《扬鞭催马运粮忙》。

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优秀代表,竹笛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传世佳作。作为吹管乐器的一种,竹笛音域宽广,音色可塑性强,有着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竹笛基本构造:

1、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孔(低音大笛,如大G、大F有7个按音孔。)、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笛身 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

2、笛塞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装在吹孔上端管内一定的深度里。

3、吹孔。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笛子能发音,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笛管内,使笛膜和竹管内的气流产生振共振。

4、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主要用来贴笛膜。笛膜在这里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

5、笛膜。一般是用芦苇膜做成的,经揉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经过气流振动笛膜,便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

6、按指孔。共有六个,分别开闭这些音孔,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

7、上出音孔。可用来调音,起着划定笛子最低音范围的作用。

8、下出音孔。在上出音孔下端的两个孔,可用来调高音,起着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系飘穗之用。

9、海底又称笛头。是由笛塞内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内膛,它阻止气流向上流动,使口风向下流动,集中发音。

10、扎线。缠于笛身外面,起保护笛身以免破裂的作用。

11、镶头。通常在笛身左端(或两端)镶以牛骨、牛角、玉石或象牙,称为镶头。

1、《牧民新歌》

笛子领域要论那首乐曲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如果说《牧民新歌》是第二,那么没有任何一首笛子独奏曲是第一。《牧民新歌》是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由简广易、王志伟创作的。

2、《扬鞭催马运粮忙》

《扬鞭催马运粮忙》是魏显忠创作于1969年10月的一首笛子独奏曲。该曲根据东北民间音乐风格创作,是新派笛子的代表乐曲之一。

3、《喜相逢》

《喜相逢》原为内蒙古一首民间乐曲,后被山西梆子、二人台等吸收为戏曲情节中的过场音乐曲牌,用来伴奏戏中角色入洞房、拂试灰尘等动作,改编后,表现一对情人惜别和重逢时的心情。

4、《姑苏行》

《姑苏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谓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名曲,是一首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受的竹笛经典名曲。曲名为游览苏州(古称姑苏)之意,全曲表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

5、《鹧鸪飞》

《鹧鸪飞》原是湖南民间乐曲,也用于箫独奏或丝竹乐合奏,后经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改编并演奏而流传于海内外,同时也成为了南派笛子风格的代表名曲。

6、《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湖南特色浓郁。乐曲表现湘江两岸秀美的春光和人们欢欣鼓舞、建设家园的豪情壮志。因子,广阔而富于激情,展现出湘江碧波滚滚、烟雾缭绕的壮美景色。

7、《牧笛》

《牧笛》作于1958年。是刘森根据刘炽为双人舞《牧笛》写的舞蹈音乐改编的。表现了五十年代农村年轻人的美好生活,可称之为《新小放牛》。乐曲清新、明快的引子将人们带到新的农村生活。

8、《帕米尔的春天》

《帕米尔的春天》由李大同先生,以塔吉克族民歌为素材,吸取同名歌曲主题而创作。乐曲描绘了帕米尔高原壮丽多姿的风光,表达了塔吉克族人民纯朴豪放的性格,以及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怀抱中的幸福和喜悦心情。

9、《秋湖月夜》

《秋湖月夜》由俞逊发与彭正元创作于1981年,在1983年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中获一等奖,1992年荣获“世界华人经典作品”。

10、《三五七》

《三五七》是赵松庭1957年根据浙江婺剧乱弹唱腔改编而成的同名笛子独奏曲,曲名出自曲牌《忆江南》的词格,即白居易的《忆江南》。因为《忆江南》的前几句词格是三、五、七个字,所以曲名叫作《三五七》。

以上就是关于笛子独奏十大名曲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

 
福步贸易网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 |  m.fob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