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头是我们难以割舍的必需品,离开了枕头我们几乎睡不着。但是,你知道古人的枕头长什么样吗?其实古代有着多种多样的枕头,社会阶级不同枕头也不同。但是发展到唐宋以后,瓷枕开始走进平民生活中;流传以及出土的瓷枕文物非常珍贵,是一般瓷器无法比拟的。
定窑孩儿枕
看名字也能看出来这是宋代定窑的烧制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瓷枕釉色牙黄,先使用模具烧制成型,再加以精细的雕工,孩儿神态栩栩如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经典之作。2013年1月1日《国家人文历史》众多专家将定窑孩儿枕评为九大镇国之宝。
虎形瓷枕
瓷枕形制有多种多样,有长方形、腰圆形、云头形、椭圆形等,也有塑成婴孩、虎形、龙形的。这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虎形瓷枕将虎的威猛及水鸟的灵巧和谐地组合一起,体现了工匠的丰富想象力。而且猛兽为枕可镇妖避邪、早得贵子,表现出金代先人的智慧。
青白瓷童子荷叶枕
现藏于河南省博物院,为其重点展品之一;是北宋景德镇官窑的精品。造型为一童子侧卧榻上,双手持一荷叶,荷叶边缘翻卷作枕面。童子神态自然,设计异堂巧妙。这对于研究宋代先人生活起居,瓷器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同时也是一件做工精细,具有极高文物价值的宋代文物。
三彩加蓝鸳鸯枕
此枕为唐代随葬用之明器,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瓷器正面开光内刻鸳鸯,施彩以蓝为地,枕面四边饰以蓝色斑点,枕身四周以黄彩为地。唐代文物并不是很多,但是目前出土的三彩类文物唐代却占据半壁江山;这件三彩瓷枕更是唐三彩中的精品。
三彩双狮花卉瓷枕
不要看到三彩就以为这是唐代文物,其实这是一件宋代民间用瓷枕,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该枕的枕面呈一长方形,面上刻画花卉形图案。全器除底部素面外,其余地方皆施以黄、绿、青等釉色。是目前发现瓷枕中的精品,也是整个瓷器界不可多得珍品。
古代的小方枕头的尺寸多大??~~
贞观末期,御史向李世民提到一件事情,当时有一个小偷被抓住了,按理说小偷多得是,没什么好提的,但是这个小偷比较特别,因为他在辩机和尚的住处偷了一个金宝神枕。金宝神枕是皇家的东西,自然小偷偷来没法处理,很快就被抓住了。
正是这个金宝神枕将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一段情给暴露了,原来金宝神枕正是高阳公主赠给自己这个情人的,这个故事真假难辨,不过在《新唐书》中是有记载的。无独有偶,唐初还有一个关于枕头的故事,《太平广记》中记载大唐驸马柴绍有一个弟弟轻功了得,能飞檐走壁,外号“壁龙”。
李世民觉得很神奇,就让壁龙在晚上将丹阳公主的搂金函枕给取出来。壁龙在晚上偷偷进了丹阳公主的房间,将一小把土洒在了丹阳公主的脸上,她感觉有异物,遂抬起了头,就在这一瞬间,壁龙将搂金函枕换了出来,而丹阳公主继续睡觉,丝毫不知道自己枕的枕头已经不是原来的了。
金宝神枕也好,搂金函枕也好,都是皇家公主睡觉用的枕头,自然是华美无比,光听名字就让人生出无限向往。枕头作为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睡眠工具,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就现在来说,各种各样的枕头都有,不仅仅满足人的睡眠需要,还有各种辅助功能,比如助于睡眠,比如治疗某些疾病。
古代的枕头也是五花八门,但相对现在来说,要单调许多。最开始的时候,人类的枕头就是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得,比如一块石头、一段木头、一捆草等等,只要能起到抬高头部的作用就可以。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枕头的要求越来越多,并且开始重视起来,于是各种枕头被做出来,用布料缝出来的,里面填充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药草、谷物、棉麻等等。而到了隋唐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枕头,即瓷枕。
顾名思义,瓷枕是一种瓷器,按照我们现在的想象,瓷枕怎么用来睡觉呢?凉凉的、硬硬的,还很高,绝不是一个好的枕头,但是隋唐宋甚至元明时期,瓷枕很盛行。各种古籍和小说、诗词中都能找到瓷枕的身影。
瓷枕之所以出现,与其说是满足人的睡眠需要,不如说是与当时的瓷器工艺有关,我们都知道,唐朝有著名的唐三彩,当时的瓷器技艺已经非常发达,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充斥着各种瓷器。瓷枕也出现了,瓷枕最开始并不是用于活人睡觉,而是一种陪葬品,用在墓室中。
比如故宫博物馆中珍藏着唐朝时期的三彩加蓝鸳鸯枕,枕是长方形,内刻有四对小鸳鸯,此枕就是唐朝时期随葬用的明器。
但随着瓷枕工艺的发展,瓷枕逐渐在生活中出现,不一定真的睡觉的时候就枕的,也算是一种工艺品,可以用来观赏。不过夏天的时候,瓷枕倒真的有清凉的作用,所以也可以真的用来睡觉。那么在当时,瓷枕就有多了两个作用,一个就是作为观赏品,一个就是睡眠工具。
当然无论是作为观赏品还是睡眠工具,这都是非富即贵之家甚至皇室才能拥有的。普通的人家的枕头就是一般的枕头,这样的瓷枕是很贵的,到了宋朝时期,瓷枕的技艺更加成熟,顶峰时期到来。各种各样的瓷枕都被制作出来,现在很多的博物馆中都有宋朝的瓷枕。
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有一个宋朝的定窑孩儿枕,造型独特,技艺精湛,看起来,非常好看;云南博物馆还有一个宋朝的三彩双狮花卉瓷枕,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有一个宋朝磁州窑白釉黑花荷莲纹瓷枕等等。
随着瓷枕的大量出现,逐渐融入日常生活中,也因此,瓷枕上有很多生活的气息,比如很多瓷枕上会有文字装饰,就比如唐朝时期上面会有诗文,而宋朝时期则会有词曲等等。
这倒很像从前上学的时候,在书桌上刻字,什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啊之类的,瓷枕上的文字也是这样,因为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人在睡觉的时候看一看枕上的文字,也算是睡前的一个小功课,提醒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等等。
不过到了明清时期,瓷枕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毕竟瓷枕真的是太太太高了,说实话睡时间长了真的对身体不好,就不说硬硬的瓷枕,即便现在我们这种硬度不大的枕头,高了都难受,时间长了都损害身体,更不用说是瓷枕了,瓷枕更多的时候就是一个观赏品,真用在了生活中,就是华而不实,甚至还有害处。
宋三彩的造型
没有一定的形制,以下是出土的一些方枕尺寸,供楼主参考:
宋 珍珠地划花八方竹节枕(山西交城窑)47×22×17cm
唐 戳宝相花纹三彩方枕(河南巩县黄冶窑)长11.5厘米、宽10厘米、高5.5厘米。
金 三彩刻花子母狮形枕(山西长治窑)长24厘米、宽13.5厘米、高11厘米。
金 绿釉划鱼纹镂空栏杆花卉枕(河南辉县窑)长41.6厘米、宽22厘米、高12厘米。
宋 珍珠地划花八方竹节枕(山西交城窑)长47厘米、宽22厘米、高17厘米。
唐·黄釉绞胎倭角方枕(河南巩县窑)长15厘米、11厘米、高7.5厘米
宋三彩枕是最具特色的,有长方形、翘首形等多种,枕面和枕侧都精心刻划花纹,有人物、花卉等图案,椰油唐诗宋词名句。施釉以立场色为主,看上去郁郁葱葱,清新悦目。
宋三彩有一种花口长颈瓶,翻卷式五出花瓣口,长颈,鼓腹,喇叭形高足。长颈深绿釉,高足浅绿釉,腹部刻各式花卉,填黄、绿、白釉,白花绿叶黄底,十分醒目。这种瓶在宋、金时期流行于北方,宋的底足更修长一些,以白地黑花及单色釉为多,三彩的较少。
三彩佣宋代仍在流行。1972年四川三台县发现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张心娘墓,出土20件俑,均红色陶胎,上施黑、绿、黄三色彩釉。内有文俑4件,武士佣2件,侍俑6件、仆俑3件,两面俑1件,女俑2件,及鸡、狗各一件。造型粗糙,釉色昏暗,远逊唐三彩。 宋代山东德州窑生产一种瓷胎三彩人像,瓷质坚色白,制作精细,上施红、绿、黄、黑等彩,在宋代瓷像中是上乘之作。
以上就是关于古人晚上这样睡觉,你肯定想不到古人拿什么充当枕头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