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形式,目前在全国各地都只是起步阶段,但也不乏成功案例。国外经验表明,合作社借助电子信息平台开展农产品营销是大有作为的,很值得合作社结合各自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目前,合作社电子商务营销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一是合作社自办网站。通过网络与客商进行产销对接,将产品销到国内外。例如,北京市已有200多家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网页。北京大兴区建立电子商务交易体系营销模式,初步建立“网上交易,网下配送”架构,2009年,农副产品电子商务成交额达到1000余万元,做出了创新性探索。
二是网上开店。合作社可以进驻阿里巴巴、淘宝等网上交易平台,实现合作社农副产品的网上营销。相比合作社自办运营网站,入驻成熟电子商务平台的成本相对较低。
三是网上联合社营销模式。例如,2008年,北京房山区依托“房山农合网”构建了“网上联合社”,网上联合社开通运营两年来,为120家合作社建立网店,推介会员产品562种,涉及成员及带动农户20059户,累计实现经营收入1700万元。网站设立合作社简介、产品展厅、管理建设、技术服务等栏目,为合作社进行产品宣传,为成员提供技术服务,树立合作社文化形象,加强合作社对外交流。“网上联合社”信息服务平台的开通,为合作社成员拓宽了收入渠道,提高了成员的收入。
合作社在发展电子商务时,需要解决如下问题:一是人才短缺,特别是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而吸引优秀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对单个合作社来说成本很高,对销售人员进行电子商务专业培训可能更适合目前合作社的发展实际;二是资金困难,要运营好网站需要有持续的资金投入,很多合作社在发展电子商务初期会有投入,而在后期往往荒废,导致前功尽弃;三是合作社品牌推广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规模不大的合作社,其生产的农副产品不具备规模效应或品牌效应,进行电子商务时的投入产出比很低。
案例:海宁市长安镇城东村三联果蔬专业合作社
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城东村三联果蔬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专业从事葡萄生产及销售的合作社,基地面积3000亩,年产葡萄6600吨。2011年3月合作社花费约2万元开设网站,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圣优”葡萄,由城东村的大学生村官提供照片、新闻等资料,提高市场知名度,同时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平台,便于供需双方沟通,扩大销售。网站建立之后,不断受到批发商和消费者的关注,近来日均点击量有四五百人次,来自山东、江西和广州、杭州、金华等地的批发商都前来采购葡萄,加上零售,有些品种的葡萄供不应求。
合作社与“某网站”合作,参与搜索排名。按点击付费,每一点击8角钱,每天需要三四百元。虽然费用不低,但是考虑到“某网站”覆盖了九成以上的中国网民,能给合作社的葡萄品牌带来巨大的客户流量,转为商机和收益,当时合作社断定这还是物有所值的。而到网站运营之后,合作社很快就意识到这不是“物有所值”,而是“物超所值”。合作社负责人介绍,采取网络营销之后,品牌知名度上去了,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同比去年增加了20%以上。如今整个销售收入中,经由网络平台获得信息渠道并带来的收入占了30%,据初步估算,这笔收入有100万元左右,比起建设网站所需的2万元和后期维护费用,无疑是大巫见小巫。
在农村做农业电商,和当地政府支持的一村一品配合着做,有什么好处?
近期,县域电商正在“头条”上,第二届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峰会在浙江桐庐举办。“小县城、大生态”,电商风口刮向了农村。 发展县域电商,何种模式才是捷径?网易科技报道了当下中国8种县域电商发展模式,通过解读,分析重构农村电商生态,哪种模式是先锋?
一、遂昌模式
早在2013年,阿里研究院就专门总结、提出并推广了“遂昌模式”,知名度很高。您要想完整地了解“遂昌模式”,请您到网上搜索一下。限于篇幅和时间,我这里只把核心要点简单地介绍一下。
传统经济特点:遂昌县属浙江省丽水市,山地占总面积的88%,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个典型的山地县。所以,遂昌的工业经济一般,以农业经济为主。但这里农林特色产品丰富,这也算是老天爷为遂昌人开的一扇窗吧。
电商模式:遂昌的电商协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摸索出了这么一条销售特色农林产品(竹炭、烤薯、菊米等)的模式:
生产方+服务商+网络分销商
据阿里研究院的统计,到2014年,遂昌县以农林产品为主的电商交易规模已达5.3亿元。此外,农产品电子商务还带动了涉农旅游消费。全县2014年“农家乐”接待游客达到262.95万人次,经营收入2.66亿元。两项合计超过了8亿元,这就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带来的附加红利吧。
关键特点:“遂昌模式”的核心是“服务商”,就是“遂昌网商协会”下属的“网店服务中心”,属半公益性质。其核心业务有三块儿:整合可售货源、组织网络分销商群(以当地网商为主)、统一仓储及发货服务。
“网店服务中心”在遂昌农产品电商化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制定并推行了农林产品的产销标准。这使得杂乱无章的“农产品”向“商品”变身有了规范,使“买卖管”三方的沟通有了依据。2、直接或通过农村合作组织间接地推动农户及加工企业按照上述标准去生产和加工,提升了当地网货的质量。3、在县里设立了“产品展厅”和“网络分销平台”,统一制作商品的数据包(图片、描述等)用于支撑网上分销商选货和网销,降低了网商的技术门槛。4、统一仓储,按照网络分销商们获得的订单统一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使他们实现了零库存经营,降低了网商的资金门槛。5、推动实现了各环节的社会化大协作:农户、合作社只管做好生产,加工企业只管做好加工,网络分销商只管做好推广销售工作。
模仿提示:“遂昌模式”仿照工业上的“流程化”模式建立起了农林产品的社会化大协作,自己把货源整合、商品数据、仓储、发货及售后这些比较琐碎复杂的工作承担起来,让上游的生产端和下游的销售端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不用操心全产业链的事,提升了当地电商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竞争力。这种模式在县域电商的发展初期具有效率高的优势,特别适合推动当地小电商的批量发展。问题是, “网商服务中心”是整个遂昌整个电商链条上的“单一故障点”,一旦这个环节出了问题,上下游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整个链条都有可能停止运行。这就像把辛辛苦苦养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虽然看着省事儿,一旦这个篮子翻了就麻烦了。
适用地域:此模式比较适合电商基础弱、小品牌多、小网商多的区域。
二、“通榆模式”
趁热打铁,咱们顺便说说“通榆模式”,因为它跟“遂昌模式”很相似,但在品牌化和销售环节有自己的特色。
传统经济特点:通榆县隶属吉林省白山市,是典型的东北农业县、国家级贫困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以经批发和零售渠道卖原品的传统方式销售农产品农村电商发展基础落后是我国著名的“杂粮杂豆之乡”,绿豆、葵花等多项农产品的产量居全国之冠。
电商模式:为发展电子商务,2013年末,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的鼎力支持和深入参与下,由社会力量投资成立了一家名叫“云飞鹤舞”的电商公司,形成了这种电商模式:
生产方+电商公司
通榆的“云飞鹤舞”在当地具备相对比较好的电商运营能力,属企业性质。跟“遂昌模式”中的“服务商”类似,“云飞鹤舞”也是“通榆模式”的核心:它左手整合生产方(农户、生产基地、合作社或农产品加工企业等)的产品(小米、绿豆、燕麦和竹豆等),右手经淘宝平台卖出。这一项目于2013年10月启动。在短短一年时间内,“通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开始进入全国消费者的视线,还作为全国第三个农村淘宝的试点县,被阿里巴巴纳入“千县万村”的发展战略。
关键特点:1、“云飞鹤舞”以网上直销为主,也有少部分产品经网络分销商卖出,且多是外地的网络分销商。2、注册了统一的品牌“三千禾”来统一所有农产品的包装、销售和服务。3、县委县政府从各部门抽调了精干力量组成了“通榆县电子商务发展中心”,来全力配合该电商公司的工作。
模仿提示:与“遂昌模式”类似,这家电商公司也是通榆县整个电商链上的“单一故障点”,如果出现问题,容易降低整个链条的运行效率,甚至“停摆”,需要特别注意。另外,与“遂昌模式”相比,“通榆模式”尚未对当地小网商的发展起到较好的拉动左右,因为当地的小网商不多。在将来,如果措施得当,利益分享机制合理的的话,“云飞鹤舞”也有可能把当地逐步成长起来的小网商纳入分销商体系。
适用地域:适合电商基础薄弱,产品品牌化程度低,当地小网商稀少的区域。
三、“货通天下农商产业联盟”模式
背景:“货通天下农商产业联盟”(简称“联盟”)的运营总部位于上海,目前的定位是非盈利组织。
电商模式:“货通天下农商产业联盟”正在努力打造一种适合大宗农产品交易的电子商务流通模式BAB(Business AgentBusiness):
农产品供应商+联盟+采购企业
这属于B2B的一种。其中,联盟是这个模式的核心。联盟的主要任务是左手整合优质的农产品供应商(农民合作组织、合作社、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右手整合品牌好、需求量大的农产品采购商(包括加工企业、餐饮集团和流通企业等),中间还有多种涉农服务机构,为采、供双方提供以交易为核心的多种服务。联盟从达成的交易中收取1-3%的服务费。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自2014年下半年“货通天下”农商产业联盟电子交易平台正式上线以来,已拥有正式会员近2000家,待审会员3000多家交易品种涵盖农产品十大类2900余种,累计实现交易额3.5亿元,意向订单十余亿元。交易平台会员(包括供应商和采购商)分布在河北、辽宁、山东、浙江、安徽、上海、福建、四川、陕西、新疆及台湾等十余个省份,涉及农民联合社、民企、国企、央企及外资、台资企业,覆盖种植和养殖、生产加工、餐饮、内贸外贸及金融保险等五大产业链节点,包括百胜集团(必胜客、小肥羊)、海底捞、真功夫、永和大王等餐饮百强企业,以及中储粮、中农发、北大荒、卓信等粮食十强企业。目前,正在匹配的年度采购需求总额超50亿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很多人开始做起了农业电商,这不仅改变了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农村电商也将农村资源与各种服务进行了嫁接,形成了”县、村、镇的服务站。而农村电商如果想要让三农服务真正的落地,让农村成为电商行业的最大受益者,那么在农业电商的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两方面的合作也帮助了农民在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就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电子商务进入农村这一项目的不断发展,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销售平台,而且也将一些季节性较强的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大大的提高了。因为在农村有很多季节性较强的产品,如果这些产品没有及时的销售出去,那么将会“烂”在地理,这对农民的打击也是很大的。而农业电商的发展不仅实现了农产品的线上销售,而且也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
其次,农业电商与当地政府的“一村一品”的合作,也让很多毕业的大学生在回乡创业的过程中借助互联网平台,让农村发展的越来越好,也帮助这些大学生以及贫困地区实现了就近创业、就业。大学生们将自己在外面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农业电商的发展中来,帮助农民将农产品更好的销往出去,增加了当地特色产品的知名度,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总之,这两方面的合作不仅加强了农村电商的品牌化,推动了当地一村一品的建设,而且也可以依托农村所特有的资源优势对农产品进行品牌打造,建立一个特色的产业基地,为农业电商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品牌支持。调动农民在创业路上的积极性以及生产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乡村振兴的早日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以上就是关于政府如何发展电子商务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