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书院也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中山七路,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是典型的岭南祠堂式建筑的杰出代表。
陈家祠集岭南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和彩绘等装饰艺术之大成,本身就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博物馆,故1994年,同时加挂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牌子。
陈家祠屋顶上装饰有大量的砖雕作品,对这样的艺术作品,“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作为广州著名的 旅游 景点,如果不是专业人员或从业人员,是很难看出门道,大部分游客纯粹是抱着看热闹的目的来游玩的。
由于屋顶离地面至少有10米以上的距离,站在地面抬头望屋顶时,只能看到砖雕的大致轮廓,如果不借助望远镜工具,很难看清作品上的造型等更多细节。
虽然没有带专业望远镜,但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太丰富了,利用照相机长焦功能当作一个望远镜,放大5-15倍后,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各种砖雕动物、人物及各种花草造型,每一幅砖雕作品的名称、作者、年代都看得到,甚至有几幅作品两旁刻有对联。(本文所有图片都是通过手机拉到5X以上拍的。)
想不到拉近镜头的砖雕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不但有很高的装饰作用,还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与欣赏价值,堪称岭南民间装饰艺术珍品,让即便是“看热闹”的外行,在接受到一次美的艺术熏陶同时,涨了不少关于砖雕的知识。
用凿和木锤在成品青砖进行表面深度雕刻,钻打出各种人物、花卉等图像,作为建筑物上某一部位的装饰品。
在题材上,砖雕以龙凤呈祥、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三阳开泰、郭子仪作寿、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松柏、兰花、竹、山茶、菊花、荷花、鲤鱼、福禄寿禧等寓意吉祥、安康富贵等内容为主。
砖雕自清代中期,开始于广府地区流行起来,到清代末年发展至鼎盛期,形成独具一格的岭南特色砖雕。在技法表现上,相对于北方一些粗大型砖雕,岭南砖雕利用园雕、高浮雕、镂空等手法,细致入微,变化多姿,线条规整,线条流畅,更为精致、趣致!
陈家祠的砖雕集岭南砖雕之大成,纤巧玲珑、美轮美奂,采用精制水磨青砖为材料,惯称“挂线砖雕”。陈家祠的砖雕主要出在几个部位:外墙、墙楣、廊门(牌坊、匾额)、墀头等。
陈家祠的砖雕以具有吉祥象征意义的花卉和飞禽走兽题材居多,取材丰富多样、表现形式多姿多彩。有的图案取自 历史 名著、典故的,比如《水浒传》中的《梁山聚义》、封神榜中的《姜子牙拜相》、《三国演义》中的《舌战群儒》等。
比如:这一幅《梁山聚义》,这幅作品以戏剧中的舞台为背景,中间是高大雄伟的聚义厅,后面有楼阁。聚义厅两侧的木柱上是一副对联,写着“万古英雄罗宇宙,千秋义气贯乾坤”。晁盖站立在聚义厅的正中,手持羽毛扇的吴用站在晁盖下方,再下为林冲等人。共52个人物形象,站在阁楼上的各方人物,形态各异,表情丰富,个个探头探脑、左顾右盼,不知在看什么热闹。
有的图案将象征和谐音这两种寓意方式结合起来,如佛手的“佛”与“福”谐音,仙桃意喻长寿,佛手与仙桃雕刻在一起,寓意多福多寿;大狮小狮图案,寓意升官发财、飞黄腾达等等。
比如:这一幅《五伦全图》。上雕有凤凰、仙鹤、鸳鸯、鹡鸰、莺五种禽鸟,并题有“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五伦”指“君臣有义、父子有情、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有的图案还附有脍炙人口的名诗,比如:出现在正堂的墀头砖雕上,在鲤鱼图案下。分别作有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有的图案还中西珠联璧合,比如:小天使图案。小天使头上有发髻,身上挂着小肚兜,穿着小裤衩,中国童子+基督教的天使形象,出现在岭南建筑的装饰上,这正体现了广州包容及多元文化的精神。
有的砖雕将安全巧妙地融入到图案主角的某些部位中,比如:这个鲤鱼头上的触须,很形象、很生动,既是鲤鱼身上的一部分,同时,也可作避雷针。
通过上述几例管中窥豹,陈家祠的砖雕不愧为雕刻工艺、岭南装饰的艺术瑰宝。
什么是砖雕?
在中国的古建筑商,我们一次能看到墙上或其他的位置上雕龙画凤的,显得格外的好看,这些雕刻装饰大致的分为三类。本期建筑风水就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中国古建筑三雕,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作用。
问:中国古建筑三雕分别是什么?答:中国古建筑三雕分别是木雕;石雕;砖雕
石雕:中国石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的石雕艺术日趋成熟,出现许多杰出的石雕艺术品。1950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商朝的虎纹石磬,刻石磐上虎造型优美,刀法纯熟洗练,线条流畅自然。
秦汉至唐代是石雕艺术的高峰阶段,从秦汉的纯朴粗犷到精致完美的唐代石雕艺术。诞生了许许多多令人顶礼膜拜的石雕精品。雄壮威武的秦陵兵马俑、精致完美的菩萨立像、高大雄健的昭陵六骏、出神入化的赵州桥浮雕双龙献珠……均闻名世界,被誉为人类历史宝库中的明珠。石雕多用于牌坊、碑刻、墓葬、勾栏、踏步、柱磉、门框、抱鼓、石狮。
砖雕:早在东周时期就开始有了砖雕。砖雕主要用于门楼、门罩、花窗、照壁装饰。后来经过不同时代的发展,到北宋时期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适用的范围也开始逐渐越来越广泛。
明尚古朴,以浮雕、单层次为主。清趋向多层次透雕,技艺精细。早期的砖雕是用空心砖和画像砖发展而来,是在湿的泥坯上用印模捺印各种图像,砖雕成品之所以能经受数百年的日晒雨林,是因为它是经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首先根据图案,做出对应的模具,其次将泥料制成胚胎,放入窑中烧上几天,冷却后就可以出窑了。虽然砖雕基本上做成了,但这只是一般的初加工,若要是细加工,还要进行做旧处理,主要对雕刻部位进行磨光打细,使其更加具有艺术价值。雅俗共赏是砖雕的一大特色。
在古代,由于砖雕对整座建筑起着“点题”作用,突显户主的身份和意趣爱好,因此,砖雕艺术以其精美的鬼斧神工传承于世。砖雕主题有花卉、人物、鸟禽以及演戏场面等,其创意主要源自古代民间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美好祝愿。用料多为水磨青砖。
木雕:我国木雕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不少初具雏形的工艺品,至战国时期木雕工艺已由商代用于制陶工艺中拍板的简单刻纹和雕花椁板的阴刻,发展到产生立体圆雕工艺。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精致完美。
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发现的最早的木雕艺术品是在河姆渡出土的木雕鱼和辽宁新乐出土的木雕鸟。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雕鱼,呈“T”字形,象手杖柄,柄上刻有横线、斜线和直线。另一件木雕鱼长11厘米、高3.5厘米,很像一条活泼的游鱼,是一件纯供欣赏的艺术品。
秦汉时期的木雕工艺,在承袭春秋战国时期木雕工艺发展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如漆木鹿的造型既生动逼真,又简括凝练,各个部位与整体和谐,刀法爽洁、明快,确为难得的战国时期木雕工艺中立体圆雕的佳品。经唐宋至明清我国木雕作品日趋完美。木雕在古建筑雕刻、从表现形式来分,有镂空雕刻、浮雕、浅雕、立体圆雕、镂空贴花等。
木雕一般采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木材,如楠木、紫檀、樟木、黄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为材料。
三雕有趋吉避凶,追求美好愿景,祈求家庭幸福美满、财运亨通,祈求家族成员健康长寿等作用。
奇点星座网,很多人都会关注的星座知识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个赞或者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1、释义
用凿和木锤在水磨青砖上钻打雕琢出各种人物、花卉、风景、动物、书法等图案。
2、分类
砖雕(tilecarving)是在青砖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用于装饰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构件和墙面。通常也指用青砖雕刻而成的雕塑工艺品。砖雕主要流派有:1、北京砖雕;2、天津砖雕;3、山西砖雕;4、徽州砖雕;5、苏派砖雕(苏州砖雕);6、广东砖雕;7、临夏砖雕(河州砖雕);8、唐语砖雕。
3、特色
砖雕大多作为建筑构件或大门、照壁、墙面的装饰。由于青砖在选料、成型、烧成等工序上,质量要求较严,所以坚实而细腻,适宜雕刻。在艺术上,砖雕远近均可观赏,具有完整的效果。在题材上,砖雕以龙凤呈祥、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三阳开泰、郭子仪作寿、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松柏、兰花、竹、山茶、菊花、荷花、鲤鱼等寓意吉祥和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内容为主。在雕刻技法上,主要有阴刻(刻划轮廓,如同绘画中的勾勒)、压地隐起的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镂雕、减地平雕(阴线刻划形象轮廓,并在形象轮廓以外的空地凿低铲平)等(见雕塑工艺品)。民间砖雕从实用和观赏的角度出发,形象简练,风格浑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以保持建筑构件的坚固,能经受日晒和雨淋。
以上就是关于陈家祠的砖雕,充满细节之趣,长焦镜头拉近,居然还能看到唐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