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的找平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卧式和立式泵的纵、横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1/1000;测量时,应以加工而为基准;
二、小型整体安装的泵,不应有明显的偏斜。
第7条 泵的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主动轴与从动轴以联轴节连接时,两轴的不同轴度、两半联轴节端面间的间隙应符合设备
技术文件的规定;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
二、主动轴与从动轴以皮带连接,两轴的不平行度、两轮的偏移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风规
定》的规定;
三、原动机与泵(或变速器)连接前,应先单独试验原动机的转向,确认无误后再连接;
四、主动轴与从动轴找正、连接后,应盘车检查是否灵活;
五、泵与管路连接后,应复校找正情况,如由于与管路连接而不正常时,应调整管路。
排污泵的执行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应检查泵的安装基础的尺寸、位置和标高并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泵的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清点泵的零件和部件,并应无缺件、损坏和锈蚀等,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
(二) 应核对泵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工程设计相符;
(三)应核对输送特殊介质的泵的主要零件、密封件以及垫片的品种和规格。
出厂时已装配、调整完善的部分不得拆卸。第四条 驱动机与泵连接时,应以泵的轴线为基准找正;驱动机与泵之间有中间机器连接时,应以中间机器轴线为基准找正。
管道的安装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管道内部和管道因清洗洁净,清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伤;
(二)吸入管道和输出管道应有各自的支架,泵不得直接承受管道的重量;
(三)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应平行;螺纹管接头轴线应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
(四)管道与泵连接后,应复检泵的原找正精度,当发现管道连接引起偏差时,因调整管道;
(五)管道与泵连接后,不应在其上进行焊接和气割,当需焊接和气割时,应拆下管道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应防止焊渣进入泵内;
(六)泵的吸入和排出管道的配置因符合设计的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
第三条 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以及对标准的制定、实施进行监督。
国内厂家按下列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制造和产品:
1、《潜水排污泵》 CJ/T 3038_95;
2、《小型潜水电泵》 JB/T 8092_96;
3、《潜水排污泵》(认定技术条件) HCRJ 033_1998;
4、《离心式潜污泵》 JB/T 8857_2000;
5、《污水污物潜水电泵》 JB/T 5118_2001;
6、《潜水电泵试验方法》 GB/T 12785_2002。
外商独资企业产品和国外进口产品一般执行下列标准:
1、《机械标准》 EN ISO 12100;
2、《电磁适应性标准》 EN 61000_6_2、3;
3、《测试标准》 EN ISO 9906。
扩展资料
排污泵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原来的单纯地用来输送清水到的可以输送各种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建筑工地排水、液状饲料等等。在市政工程、工业、医院、建筑、饭店、水利建设等各行各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对于排污泵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可靠性问题,因为排污泵的使用场合是在液下;输送的介质是一些含有固体物料的混合液体;泵与电机靠得很近;泵为立式布置,转动部件重量与叶轮承受水压力同向。
为了提高排污泵的寿命,国内外大部分厂家都在泵的保护系统上想办法,即在泵发生泄漏、过载、超温等故障时能进行自动报警,并自动停机备修。在排污泵中设置保护系统很有必要的,它能有效地保护电泵的安全运行。
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保护系统只不过是在泵发生故障后的一种补救办法,是一种比较被动的办法。
问题的关键应该是从根本着手,彻底解决泵在密封、过载等方面的问题,这才是一种较为主动的办法。为此把副叶轮流体动力密封技术及泵的无过载设计技术应用于潜水排污泵中来,较大提高了泵密封可靠性和承载能力,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排污泵集水池无法设事故排水管时,水泵应有不间断的动力供应;当能关闭排水进水管时,可不设不间断动力供应,但应设置报警装置。提升带有较大杂质的污、废水时,不同集水池内的潜水排污泵出水管不应合并排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排污泵
以上就是关于请问现行水泵的国家标准型号、技术指标是如何规定的?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