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即亚洲中部地区,狭义的中亚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于1843年提出,其所包含的范围存在多种界定。 从地缘位置看,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结合部,位于俄罗斯、中国、印度、伊朗等大国或地区性大国中间的地理位置,是贯通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历来是东进西出和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古代的丝绸之路途经此地。
哈萨克斯坦
郁金香
郁金香,百合科郁金香属的草本植物,是哈萨克斯坦的国花。中药名称:郁金香《本草拾遗》;郁金香《太平御览》;红蓝花、紫述香《纲目》。花叶3-5枚,花单朵顶生,大型而艳丽,花被片色彩艳丽,长5-7厘米,宽2-4厘米,花期4-5月。 原产中国古代西域及西藏新疆一带,早在1300多年前,唐朝大诗人李白留下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即为明证。 后经丝绸之路至传至中亚,又经中亚流入欧洲及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各地均有种植,被称为世界花后,成为代表时尚和国际化的一个符号。
在古欧洲,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同时受到三位英俊的骑士爱慕追求。一位送了她一顶皇冠;一位送她宝剑;另一位送她黄金。少女开始发愁,不知道应该如何抉择,因为三位男士都如此优秀,只好向花神求助, 花神于是把她化成郁金香,皇冠变为花蕾,宝剑变成叶子,黄金变成球根,就这样同时接受了三位骑士的爱情,而郁金香也成了爱的化身。由于皇冠代表无比尊贵的地位,而宝剑又是权力的象征,而拥有黄金就拥有财富,所以在古欧洲只有贵族名流才有资格种郁金香。
不同颜色和种类的郁金香有不同的花语——
红色郁金香花语:我爱你。
黄色郁金香花语:没有希望的爱、无望的恋情。
粉色郁金香花语:美人、热爱、爱惜、友谊、幸福。
紫色郁金香花语:高贵的爱、无尽的爱、忠贞的爱。
黑色郁金香花语:神秘和高贵。
白色郁金香花语:失恋、失去的爱。
高原郁金香花语:自豪、挺立、创造的美、美的创造。
双色郁金香花语:美丽的你、喜相逢。
羽毛郁金香花语:情意绵绵。
野生郁金香花语:贞操。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作》
土库曼斯坦
国花同哈萨克斯坦,为郁金香
吉尔吉斯斯坦
国花同哈萨克斯坦,为郁金香
乌兹别克斯坦
木棉
木棉树,别称攀枝花、莫连、红茉莉、莫连花、红棉、斑芒树,是一种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生长的落叶大乔木,高10~20公尺。木棉树为木棉科落叶乔木。原产地不明,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台湾在1645年引入普遍栽植。木棉花可入药,把新鲜掉下来的木棉花晒干,晒干了的木棉花有药用价值,解毒清热驱寒去湿,用干木棉煮粥或煲汤。木棉的花语是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幸福。
话说在海南岛五指山,有位英雄叫吉贝,他多次率领黎族人民抗御外敌,屡连战功,得到人民的爱戴。后因叛徒出卖,被敌人围困在大山上,身中数箭,仍屹立山巅,身躯化为一株木棉树,箭翎变为树枝,鲜血化成殷红的花朵。后人为纪念他尊称木棉为英雄树,把木棉花称为英雄花。黎族人民为了表示对民族英雄吉贝的怀念与崇敬,每逢男女结婚之日,都要精心种植一株木棉树。相传宋代苏东坡被贬海南时,当地黎族人民曾经赠他木棉制成的吉贝布衣,苏东坡以诗致谢:“遗我吉贝衣,海风令夕寒”。
春深绝不见妍华,极目黄茅际白沙。
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
——刘克庄
塔吉克斯坦
棉花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中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
中世纪时的欧洲,流传着关于羊毛树的传说。1322年,约翰.孟德维尔在《旅行记》一书中,介绍了这种神奇的发现。他说,这种神奇的东西是他在里海边上的鞑靼汗国里天天都能看到的。书中写道:“那里生长着一种类似南瓜的果实,当它们成熟时,把它们切成两半,里面是一群有肉、有骨、有血很像仔羊的小动物,外面长着毛……这是伟大的奇迹。”
1681年,斯特鲁依斯游记中也写到:“在伏尔加河的西岸的草原里有一种叫做‘白朗契’(俄文的意思是牡羊)的奇怪的果实。就形状和外貌看来,它很像羊,并且有头、有腿和尾巴。它的皮上覆盖着毛,毛非常洁白,并且柔软得像丝。它生长在大约有两英尺半高的低茎上,有时还要高些……它的头向下垂着,彷佛在啮咬着青草;当青草凋萎时,它就死亡了……”
然而,尽管这些旅行家们把他们的发现描绘得如此神秘、离奇,世界上也没有这种长羊毛的植物和果实。他们见到的其实就是棉花的植株。
可织布来可纺纱,胜却蚕丝赛葛麻。
花开犹如雪皑皑,采棉更是景如画。
自然环保济世人,衣被棉絮暖天下。
华北新疆大棉田,沃野处处开奇葩。
——张志真《咏棉花》
阿富汗
小麦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质燃料。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
盛唐武则天称帝,大唐天下一夕姓武。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自称周武皇帝。在中国封建历史中妇女从"三从四德"的闰闱中走上至高无上的宝座,这对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无疑是一个震憾。于是玉帝发怒,传命太白金星通知四海龙王,三年不得降雨人间,以示对武后的惩罚。司管天河的玉龙见生灵涂炭,万民悲怆,动了恻隐之心,不顾玉帝的命令,拯救苍生,布云施雨,普降甘霖。玉龙救了万民,但惹恼了玉帝。玉帝对龙说,待至金豆开花,方放他出去。天下百姓,感激玉龙拯救之恩,决心想法子救出玉龙,便约好天下各处人家,都在二月初二这天爆炒金黄的小麦。玉龙见此情景,灵机一动,向天呼叫太白金黄色星,说:"金豆开花了,放我的时候到了,你还敢违抗玉帝圣旨不成?"太白金星向人间一看,果然遍地金豆开花,于是信以为真,便放玉龙。此后,为了纪念敢干违抗天旨普救万民的玉龙,每逢二月二,人们就爆炒小麦。
本期的科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阅读。下一期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带一路上的国花(西亚篇)。
“景”上添“花”大有可为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落下帷幕,多国元首携配偶与中国好礼陆续回国。
据报道,这次送给各国元首的“国礼”有三套六件之多,每件都美轮美奂。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好几件都是咱老北京传统工艺景泰蓝,嵌刻花卉、宛如青花瓷器。
2014年APEC峰会,中国政府送给各国元首的《四海升平》,也是一件景泰蓝赏瓶。
作为“国礼”,为什么景泰蓝总能出现在高端大气的国际会议上?
600年前“舶来品”
提起景泰蓝,生活在北京的人并不陌生。
天坛南边有一条路叫景泰路,地铁也有一站叫景泰站。
景泰蓝钢笔、景泰蓝首饰、景泰蓝杯盏、景泰蓝吊灯……在北京,就连涮羊肉的铜锅,也有景泰蓝的。
处处可见的“景泰蓝”,为什么有资格作为“国礼”在国际上频频露脸?
您可甭小瞧了它,生活在皇城根儿下也许不稀罕,时间往前倒600年,景泰蓝的器物一般人可是看不到的。
乾隆年间,宫里吃年夜饭的时候,只有皇上的御宴桌上摆的几乎都是景泰蓝餐具,底下陪宴桌一水儿都是瓷器和银器餐具。
景泰蓝的身份之所以 “高贵”,是因为最早也是进口的奢侈品,类似于现在的香奈儿、爱马仕之类。
很多人以为“景泰蓝”是出自明景泰年间,故此而得名,其实不然……
“景泰蓝”这个名字,并不是在明景泰年间开始叫的,甚至整个明朝都不这么叫。
晚清陈浏的《陶雅》写道:“范铜为质,嵌以铜丝,花纹空洞,杂添彩釉,昔谓之景泰蓝,今谓之珐琅。”
其实,陈浏恰恰说反了,应该过去叫珐琅,“现在”叫景泰蓝。
相传在元代,远征欧亚的蒙古大军,俘虏了一批西亚的能工巧匠。他们擅长珐琅工艺,把阿拉伯地区的金属胎珐琅传入中土。
明景泰皇帝对流光溢彩的掐丝珐琅极为推崇,再加上工匠的不懈努力,使这种外来工艺得到改进和发展。
景泰皇帝
他在位时间不足7年,却改制了不少前代遗存的珐琅重器,获得“景泰御前作坊之珐琅”的美誉。
当时的器物多以蓝釉为底,有一种宝石般的美感,从此掐丝珐琅被称为“景泰蓝”。
北京是景泰蓝的发祥地。明清以降,景泰蓝作为宫廷重器,摆放在紫禁城的金銮殿里,彰显皇家气魄。
直到清朝后期,北京才出现民办的珐琅作坊。景泰蓝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并且从道光年间出口国外,在国际上名噪一时。
林徽因的抢救
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奢华的景泰蓝代表着中国灿烂的文明。
但这种繁缛华丽的艺术,在抗日战争时期差点失传。当时的中国民不聊生,景泰蓝原料不断上涨,外销中断,很多珐琅作坊倒闭。
景泰蓝行业岌岌可危,多亏了民国才女林徽因的抢救,才得以保存至今。
林徽因
有一天,林徽因从琉璃厂的一个旧古玩摊上买回一只景泰蓝花瓶。
老摊主对林徽因说:“这是正宗的景泰蓝,别处你见不到了。北京的景泰蓝热闹了几百年,到这会儿算绝根儿了。”
林徽因不禁为这门传统工艺的命运担忧起来,她与梁思成再三思量,决定在清华大学营建系成立工艺美术抢救小组。
1951年,林徽因带领抢救小组,深入到北京各家珐琅作坊了解景泰蓝的生产现状。
据艺术设计教育家常沙娜回忆,林徽因对古代景泰蓝只有荷花、牡丹和勾子莲几种图案非常不满意。
她找出历代装饰资料,学习研究。当看到故宫午门展出的历代敦煌壁画临摹作品后,林徽因指导小组设计了新的纹样和色彩图。
当时,北京正在进行“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和迎接苏联文化代表团访问中国的筹备工作。
林徽因带领钱美华几人设计了景泰蓝台灯、烟具、金漆套盒等,作为赠送给各国代表的礼物。郭沫若称“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份国礼”。
当时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得到了一件飞天图案的景泰蓝瓶,赞叹道:“这是代表新中国的新礼物,真是太美了!”
景泰蓝工艺被抢救了下来,林徽因带出的不少学生也成为其传承者。中国首位从事景泰蓝专业设计的工艺美术大师钱美华,便是师从林徽因。
1956年到1958年,大大小小的珐琅生产合作社合并,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北京市珐琅厂。
淬火涅槃景泰蓝
从景泰桥向南,在景泰路和安乐林路的交叉路口西南角,有一个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大院。院里一座略显陈旧的6层小楼,是北京市珐琅厂的“生产车间”和景泰蓝艺术博物馆。进了楼,您便进入景泰蓝艺术的殿堂,亲眼见证景泰蓝的生产流程和琳琅满目的精美器物。
景泰蓝具有极为繁琐复杂的工艺,要经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几十道工序。而每一道流程,又分为很多个细节。
制胎
将不同规格型号的紫铜板根据造型图裁剪出不同的扇形或切成不同的圆形,用铁锤将其敲打成瓶、盘、碗、罐等各种形状的铜胎。
掐丝
掐丝前要把绘好的图先拓在铜胎上
用镊子夹着剪好的扁铜丝,蘸上稠的白芨戎浆糊,按照预先设计的图案纹饰,粘附到铜胎上。
由于白芨见火即化,还需要在粘满铜丝的铜胎上筛一层银焊药粉,放在火里高温焙烧后,铜丝就牢牢地粘在铜胎上了。
点蓝
用特制的“蓝枪和吸管”,舀着不同颜色的釉料,慢条斯理地镶嵌在铜丝界成的各种小格子里。
起初,这种制作方法开头多用蓝色料,因而也就约定俗成地称为“点蓝”。
为了避免铜胎上的色釉剥落,还要烧蓝。色釉和铜丝的熔点不一,每例点完蓝的成品要经过三四次反复点蓝、烧制,才会精美绝伦。
然后再经过磨光、镀金,一件金灿灿亮闪闪的景泰蓝才就此诞生。
珐琅作为西方艺术的舶来品,在元、明、清三朝皇帝的极力推崇下,加上能工巧匠们的不懈努力,造就了绚丽多彩的“景泰蓝”。
那一抹动人心魄的蓝,在数代手艺人的指尖传承下,绽放着熠熠光辉。
从宫廷御用到国礼珍品,景泰蓝代表着中国灿烂的文明,走过600多年的淬火涅槃。
中拉拓展“一带一路”合作新领域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春天是新一轮的复苏的开始。
鲜花永远是春天的代名词,一些景区、景点对百花齐放的春天是情有独钟的,更是为了打造属于自己的鲜花标签、煞费苦心。
小景区、小公园在自身影响力和经济实力不允许的情况下,在只通过低成本的种植一些花苗就能很快的吸引游客;中国的花卉产业也在千万个小景区、小公园、以及大众消费的推动下逐渐成长。
鲜花小景区也相当的努力
北京国际鲜花港是较为成功的以鲜花为主题的景区,每年4、5月份百花盛开。北京国际鲜花港是较好的踏青去处之一,当然北京国际鲜花港不仅仅定位景区,更是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的窗口。无论是定位成产业园还是景区、北京国际鲜花港无疑都是合格的。
位于江苏省新丰镇的荷兰花海也是较为典型的以鲜花为主题的景区,该项目是2012年建成比起北京国际鲜花港晚了三年。相比与北京国际鲜花港,这里定位就是景区、纯 旅游 项目。没有太多的羁绊、使得荷兰花海的商业氛围更加浓厚。各种节目和商业活动、目不衔接,使得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也获得了一席之地。
以草本植物为切入点的人造景区,虽然商业价值很高、但是打造的成本也相对及较高。以木本植物或者农作物为核心打造以鲜花为主题的景区成了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地方的首选。例如以油菜花为主题的景区就有很多,以梯田著名的江西婺源、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届油菜花文化 旅游 节青海门源、被评为中国最美油菜花海的第一名的陕西汉中、还有内蒙古阿尔山、江苏兴化、云南罗平等地每当油菜花盛开都会吸引大批的游客前去打卡,油菜花的经济价值在景区的推动下进一步多元化。
在城市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樱花、梨花、桃花、木棉花等木本植物花卉,因为其种植维护成本较低的特点得以被大力推广。所以全国各地都会有“桃花岛”、“桃花林”、“桃花海”、“樱花园”等等名称的景区。尽管知道景区有挂名噱头的嫌疑,但是仍然挡不住游客对鲜花的热爱。为了进一步的揽客和增加吸引力、各个城市都兴建起了植物园从而进一步丰富了鲜花的品种和观赏的体验。
大景区的鲜花情结
大景区往往自带光环,比如著名的黄山、怪石、秀峰林立、风景独特,但是黄山也在努力的打造黄山花谷,2011年建成总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的黄山花谷,种植了百余株梅花(朱砂梅)和130余个品种的花卉。有桃花、樱花、梨花、望春花、金缕梅…组成的花林。
庐山西海千花谷也是庐山竭尽全力在打造的人造景点;景区总占地面积4500亩。园区种植了800亩美国红叶紫薇花,200亩红心火龙果,200亩突尼斯软仔石榴,260亩薰衣草、马鞭草,10万株郁金香。
泰山更是在市区硬是造了一个泰山花海、占地2000余亩,以花卉观赏、生态 旅游 、休闲体验为主,融入爱情、婚拍元素,定位是生态 旅游 度假区。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大景区利用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 旅游 资源、进行多元化发展、让本身更具有竞争力,这是应对商业竞争很好的策略;著名的景区都会用鲜花点缀景点,人造景点也是在大景区光芒的遮盖下建造,不容易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不过大景区的鲜花情结也使得鲜花产业更加的完善。
鲜花是不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切入点?
土地广阔的乡村对于鲜花的发展永远有可以想象的空间。
比如发挥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优势,将“赏花经济”和乡村 旅游 、乡村休闲、红色 旅游 进行对接,围绕“赏花经济”来发展乡村 旅游 , 探索 “赏花+”模式。
但是“花开有期”,让赏花游摆脱季节性不太现实。把单一观光模式转变为集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文化传承等于一体的复合型休闲 旅游 模式才是好的办法。
不过发展休闲 旅游 并不是乡村的强项,农业生产才是乡村的本质。比如有“中国花木之乡”之称的山东青州,一共有56个花卉专业村,当地不断加大科研力度,研发花卉新品种,花卉产业已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转型。与此同时,这里也成为了南花北运、北花南调的中转站和国内最大的盆花生产中心,青州花卉种植面积已达13.1万亩,年产值95亿元。城市需要鲜花点缀,农村负责培育,这无疑是一个良性的模式;也算是给乡村振兴找到了一个方向。
鲜花产业、商业化和创新
目前国内主要的鲜花市场有昆明斗南花市景区、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广州岭南花卉市场、常州夏溪花木市场、江苏如皋花木大世界等十几家规模较大的花卉产业中心。
其中云南已经成为全球三大新兴花卉产区之一和全球第二大鲜切花交易中心,鲜切花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在70%左右。“一带一路”的实施,以及RCEP协议的签订,云南作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也是连接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大通道。泛亚铁路的开通、航空航线的增加,以及云南自贸试验区和跨境电商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使得云南花卉国际贸易环境不断优化,为云南花卉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花卉行业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为花材供应企业,产业链中游参与主体是花艺产品制作企业,产业链下游参与者为花卉产品零售商和花卉消费者。下游环节是花卉行业的关键环节,消费者花卉消费意识的提升对于产业链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
花卉行业的从业门槛较低、使得整个产业的规范成本变高。这也给鲜花产业创新变革留下较大的空间。
目前垂直花卉消费行业赛道的头部企业有:“花礼网、花集网、花点时间、Flowerplus花加、虹越花卉、伊甸园花卉等。”
企业服务型头部的企业有:“金埔园林、东方园林、鲜美种苗、乡村绿洲、百林生态等。”
整个鲜花产业还是以企业服务型为主,这些企业帮助景区、景点、城市绿化等场景,解决鲜花需求问题,企业服务型企业无疑是推动鲜花行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鲜花的原种是花卉产业的竞争核心,目前85%的品种依赖进口。鲜花的研发周期较长、对研发的人才要求较高、研发环境较为苛刻、这些都是民营企业是无力承担的,行业的痛点有待进行突破。
总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 已经成为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旅游 产业收入从2015年的3420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6000亿元。 旅游 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景区对于鲜花的需求变的高频和丰富,从而让鲜花产业越发的完善。
截至2021年底,全国鲜花种植面积达150余万公顷,全国花卉市场摊位数量达到20662个,花卉相关企业花卉企业数量为53926个、从业人数数量为523.45万人、花卉行业产值约为2809亿元,这些数据都在具体的展现出鲜花产业正在蓬勃成长。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北京做了哪些准备?
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地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克服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携手推动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中国稳定保持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中拉贸易额在此前连续3年超过3000亿美元的基础上,2021年突破4500亿美元。
在贸易和投资持续展现强劲活力的同时,中拉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和农业贸易合作成果丰硕,跨越太平洋的友好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
基建项目稳步推进
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地铁一号线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早在上世纪50年代,波哥大当地民众就盼望能有一条地铁线路,如今,这一期盼正成为现实。
在巴西城市萨尔瓦多,由中企修建的跨海云轨项目顺利动工,建成后将极大缓解交通拥堵,助力 旅游 业发展。萨尔瓦多所在的巴伊亚州州长鲁伊·科斯塔表示,萨尔瓦多最初有意建设地面轻轨,但中国的技术和设计方案最终脱颖而出:云轨在空中运行,地面可以修自行车道,海边设休闲步道,“这个方案更符合萨尔瓦多打造‘沿海高端 旅游 走廊’的发展规划”。
被称为墨西哥“工业之都”的蒙特雷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地区。去年2月,蒙特雷轻轨3号线通车。这条新轻轨线长约7.5公里,日载客量超过11.6万人次,同时衔接另两条轻轨线路及公共 汽车 交通枢纽。在轻轨3号线剪彩仪式上,时任新莱昂州州长罗德里格斯表示,该州的发展催生城市交通建设新需求,中国设计制造的轻轨列车为民众提供了更快捷舒适的出行服务,助力当地智慧交通建设提质升级。
今年初,尼加拉瓜、阿根廷分别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促进了电力、交通运输、电信和能源等领域的投资与合作。5月25日,中国铁建与圭亚那公共工程部签署了新德梅拉拉河大桥项目施工合同。圭公共工程部部长埃奇希尔说,新德梅拉拉河是圭亚那最重要的河流,原有的大桥超期服役严重,拥堵问题突出,“我们对新大桥充满期待”。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墨研究中心主任恩里克·杜塞尔表示,拉美地区对基础设施需求大,中国的技术、经验和资金有助于拉美国家补齐短板,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加,实现了务实合作、互利共赢。
绿色低碳助力发展
拉丁美洲幅员辽阔,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丰富。为统筹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拉美多国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举措,中拉双方在低碳转型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在阿根廷圣克鲁斯河畔,中阿两国正携手建造“世界最南端”的水电站——“基塞”水电站。该水电站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可达49.5亿千瓦时,满足150万户家庭日常用电,每年为阿根廷节省近11亿美元油气进口开支,还可以向邻国出口电力。由于项目工地100多公里外就是世界上仅有的3个总面积仍在增长的冰川之一莫雷诺冰川,项目从设计到实施,处处考虑保护冰川和周边生态环境:大坝蓄水高度比原计划降低2.4米,水电站还设计了鱼道、生态放水底孔等。
位于巴西东北部地区的拉戈阿—杜巴鲁市,风力资源丰富。去年底,总装机容量达8.28万千瓦的LDB风电扩建项目正式投产,首次将中国成熟的风机设备引入巴西,助力中巴两国在绿色低碳经济建设领域共同发展。
“拉戈阿—杜巴鲁市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以前当地许多年轻人不得不离开家乡到东北部其他大城市找工作。”望着不停转动的风电机组,员工阿布雷乌感慨地说,项目给他带来的不仅是稳定的收入,更找到了对家乡的归属感,“我们这里的居民十分欢迎这个项目,年轻人争相参加技术培训,希望能争取到工作机会”。
在智利蓬塔谢拉,来自中国的32台白色风力发电机叶片随风转动,产生的电力可满足13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每年减少15.7万吨碳排放;在巴西美丽山,中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助力建设“电力高速公路”。巴西圣保罗市自然环境局局长卡斯特罗表示,中国投资的绿色能源项目,极大增强当地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打造出更美好的环境。
农业合作创造机遇
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兰帕公社的奇贾武马庄园,一箱箱新鲜红润的车厘子装箱空运到中国……据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统计,在2020年至2021年产季,智利共出口35.2万吨车厘子,同比增长54%,其中91%出口到中国市场。中国是智利最大的农业贸易伙伴,占智利农产品出口总量的27.3%。智利农业部部长玛丽亚·温杜拉加表示,农业特别是水果种植业是拉动智利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智中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增进农业从业者和农产品消费者的福祉。
近年来,秘鲁的咖啡、鱿鱼、牛油果、蓝莓和藜麦等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去年,中国成为秘鲁最大的牛油果和蓝莓出口市场。“秘鲁希望能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充足蓝莓、葡萄、芒果等水果的反季供应。”秘中投资发展协会董事长罗兰德表示,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带动了拉美国家农产品出口,帮助秘鲁有效应对疫情导致的经济下滑。
中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正给拉美农业发展创造新机遇。智利、阿根廷等国水果出口商协会与多个中国电商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阿根廷驻沪总领事担任“百亿推荐官”,秘鲁出口商协会成功举办2022年中国—秘鲁农产品线上对接会……一系列电商平台的推广活动,在中国掀起了一波拉美农产品消费热潮,中拉农业合作稳步推进。
在中国,经过染色处理的厄瓜多尔玫瑰价格不菲,而由厄瓜多尔玫瑰制成的“永生花”,更成为中国高端消费市场主角之一。“厄瓜多尔玫瑰的大小、形态等都很特别,在世界其他地方很难找到。‘永生花’在中国受到的欢迎程度超出我们预想。”厄瓜多尔埃米阿娜公司总经理迭戈·乌克罗斯说,中国电商快速发展,让厄瓜多尔的产品离中国消费者更近了,中国市场对厄瓜多尔高端花卉的需求量呈几何式增长。
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农业联合会主席杰德奥·佩雷拉表示,中国有着全世界增长最为快速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国市场需要越来越多高质量的消费品,这对巴西和其他拉美国家的农产品出口来说无疑是重要的机遇。
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代理执行秘书马里奥·西莫利表示,拉中农业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很大、前景广阔。双方农业在市场需求、资源要素、产品结构、资本构成、技术集成等方面各有优势,进一步加强合作符合双方利益,能够造福更多民众。
在成功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2014年APEC领导人会议之后,2017年5月14日,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古都北京又将迎来一个历史与未来交融的盛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距离这场世界瞩目的高峰论坛开幕不到一周了,各项筹备工作进展如何?
国家会议中心、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已虚位以待
高峰论坛将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开幕式、高级别会议全体会议和6场平行主题会议,北京市将为这些活动提供会务、餐饮等各项保障,仅餐饮一项,预计将为国内外参会代表、媒体记者、工作人员等超过1万人提供餐饮保障。其中,单日用餐最高峰预计达1.8万人次。目前,国家会议中心所有会议场地已经搭建完成。
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是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会场,集贤厅是高峰论坛圆桌峰会的主会场,领导人午餐会则在雁栖酒店的海晏厅举行。目前主会场及其他功能区均已布置完毕。
高峰论坛期间,在国家会议中心设立新闻中心,供中外记者在高峰论坛全程使用,提供信息、网络、茶歇等大型国际会议标准媒体服务。国家会议中心新闻中心预计5月10日搭建完成。
志愿者团队已完成招募和培训
在这样一场外交盛事中,每个人都是“外交官”,青年志愿者将发挥积极作用,青年志愿者有机会展现青春热情和风采,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目前,在国家会议中心服务的各类志愿者1300余人、高峰论坛注册中心志愿者100人、交通志愿者500余人、外围志愿者330余人,所有志愿者团队均已经完成招募和培训。
为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质量,除了选拔志愿者时优中选优,还邀请了外交部、志愿者服务专家等进行专门培训,根据不同岗位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包括专业语言的培训。志愿者都具备很好的专业素质和志愿服务经历,有决心更有能力圆满完成各项服务工作。
创新与节俭是高峰论坛筹备工作关键词
从组织领导体系、服务保障队伍建设、会场布置、接待工作等多方面借鉴了APEC筹备经验,并结合“一带一路”主题进行了创新。如,国家会议中心开展了“一带一路背景知识”普及、礼仪、消防、急救等专项项目培训。
为圆满完成高峰论坛服务接待任务,国家会议中心厨师团队从2016年年底便开始构思高峰论坛相关的餐饮设计,结合“一带一路”会议主题、沿线国家风土人情、文化内涵,用面塑、糖艺、果蔬雕等工艺设计了37组884件特色摆台。
节俭办会是中央提出的重要指示,始终贯穿在北京市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之中,体现务求实效的理念。国家会议中心在规划会场布置时,对搭建材料提出了节能环保的要求,所有设施均采用环保再循环材料,会场以原木材料为主,可随时搭建和拆卸,活动结束后,零部件将拆卸回收,实现循环再利用;会场内布置采用简约风格突出主题;会场内的绿植花卉布置彰显中国风格,插花作品清雅庄重又不失热情。
此次会议采用可循环利用的再生纸,小到铅笔也是由环保纸张制作而成。与会人员的座签,在不同会议中重复利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与会人员签到、通知、会议简报等将多采用信息化手段,发挥移动平台作用,提高会议效率、减少纸质文件印刷数量。
北京市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科学制定人员集结转场方案,合理规划行车路线,组织模拟演员进行多次转场演练和压力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反复推敲和锤炼细节,确保高峰论坛举行时能快速有序实现转场。
坚持“不扰民”原则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筹备过程中,北京市坚决贯彻中央“不扰民”的重要指示,高峰论坛期间不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不放假。坚持“功在日常”的工作理念,将筹备工作与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相结合,认真做好城市正常运行、基础设施运营维护、市容环境整治、大气污染防治等常态化城市管理工作。同时,我们也注重发挥好重大活动的牵引作用,提升城市运行、环境整治和安全保障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中央重大活动的长效机制。
在安保方面,一是缩短安保封控时间范围,最大限度减小社会影响。二是改进路线警卫形式,科学规划交通线路,通过缩短管制时间、提前发布通告、加大分流疏导等手段,减少对社会交通影响,同时,我们也号召市民朋友绿色出行。三是创新安全保障方式,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四是调整监管措施,严把安全关。
以上就是关于一带一路上的国花(中亚篇)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