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这个规定,是不合规的。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8〕48号
各银监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9号)有关要求,相关部门联合建立了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相关制度。结合近年来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新特点、风险管理新情况,为进一步督导商业银行合规发展、有效防控风险,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改进绩效考评
商业银行应完善薪酬管理制度,改进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存款的基础性工作,强化存款日均贡献考评,从根源上约束存款“冲时点”行为。商业银行应继续加强对分支机构的绩效考评管理,合理分解考评任务。
商业银行不得设立时点性存款规模考评指标,也不得设定以存款市场份额、排名或同业比较为要求的考评指标,分支机构不得层层加码提高考评标准及相关指标要求。
二、强化合规经营
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规范吸收存款行为,不得采取以下手段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
(一)违规返利吸存。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
(二)通过第三方中介吸存。通过个人或机构等第三方资金中介吸收存款。
(三)延迟支付吸存。通过设定不合理的取款用款限制、关闭网上银行、压票退票等方式拖延、拒绝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
(四)以贷转存吸存。强制设定条款或协商约定将贷款资金转为存款;以存款作为审批和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向“空户”虚假放贷、虚假增存。
(五)以贷开票吸存。将贷款资金作为保证金循环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并贴现,虚增存贷款。
(六)通过理财产品倒存。理财产品期限结构设计不合理,发行和到期时间集中于每月下旬,于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将理财资金转为存款。
(七)通过同业业务倒存。将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科目核算;将财务公司等同业存放资金于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临时调作一般对公存款,虚假增加存款。
三、增强自律意识
商业银行应强化自律意识,培育合规文化,倡导公平竞争,抵制不当交易。商业银行应督促员工遵守行业行为规范,恪守职业道德操守,廉洁从业,严禁采取不正当竞争方式,甚至欺骗、行贿、其他方面利益交换和远期利益输送等方式获取存款。商业银行应充分尊重存款主体意愿和服务要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与存款主体开展业务。
四、加强存款偏离度管理
商业银行应加强存款稳定性管理,约束月末存款“冲时点”行为。商业银行的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4%。
月末存款偏离度=(月末最后一日各项存款-本月日均存款)/本月日均存款*100%。
五、加强监督检查
(一)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督促并指导银行落实有关要求,发现商业银行违反本通知规定的,按照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有关规定及时采取监管措施。
(二)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对存款偏离度不达标银行,区分情节采取有关措施。对自然年内月末存款偏离度首次超过4%的银行给予风险提示。对自然年内月末存款偏离度超过4%两次(含)以上的银行,自下月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有关规定采取暂停部分准入事项等监管措施,并且作为其年度监管评级参考因素。对自然年内月末存款偏离度超过5%两次(含)以上的银行,自下月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有关规定采取暂停或限制其部分业务等监管措施;并要求其自下月起连续3个月以上提高90天以上存款比例,提高基数为本月90天以上存款比例,提高幅度为月末存款偏离度超出5%的部分。90天以上存款比例=剩余期限在90天以上存款/各项存款*100%。
(三)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密切跟踪、及时通报和纠正存款异动较大的银行。要求存款偏离度超过要求或存款管理不规范的银行制定详尽的整改计划,明确具体的整改措施和时间表,严格落实整改方案和责任。
(四)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督促并指导商业银行将存款偏离度作为扣分项纳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区分严重程度相应扣减绩效考核评价得分。
本通知所称存款为一般性存款,不包含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款项。本通知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参照执行。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对特定机构的存款偏离度监管另有规定的,依照相关规定执行。2014年9月11日印发的《中国银监会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236号)同时废止。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2018年6月8日
时点和日均那个更好完成
在工行开立购买本外币理财产品时点证明,不会冻结账户资产。
可携带相关交易的账户、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本、异地任意网点办理。购买本外币理财产品时点证明内容包括:证明开立时仍未到期的客户购买的本外币理财产品种类、产品余额及其它相关信息。
招行时点资产达标什么意思
日均打基础,时点有突破
如果说“冲时点”像跑百米冲刺,考验的是营销客户的爆发力;“累日均”就像是从年头到年尾,时刻不能停歇的马拉松,考验的是团队全员发动的耐久力、持续力。
在田径竞技场上,几乎没有运动员同时在两个项目上夺得冠军,说明两种运动对体能和技术的要求截然不同。作为网点增存的第一责任人——网点负责人,既要会跑百米,又要会跑马拉松,的确难度很大,需要持续的学习、训练和积累实践经验。
1. 时点靠主力,日均靠全员
时点存款的特点是单笔资金大,短期集中营销,客户数量有限。
日均存款的特点是单笔资金小,日常持续营销,客户数量无穷。
时点存款考验的是网点营销负责人和客户经理对有限若干大客户的把控力和影响力,时点冲入资金的特点是:
① 金额大 ② 笔数少 ③ 稳定性差
日均存款考验的是网点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方法不难,关键是员工要有持续增存的内生动力,日均存款的主要贡献者是那些“真心实意来存钱”的客户。
“倒二八定律”告诉我们:普通客群的存款贡献不能小觑。而日常接触这些客户机会更多的恰恰是柜员和大堂等岗位上的“非专职营销人员”,日常积累资金的特点是:
① 金额小 ② 笔数多 ③ 稳定性强
2. 时点多活期,日均多定期
短期内的“帮忙资金”大多是活期资金,要想在时点上有所突破,大多依赖理财产品的月末到期,或者找到平时行外有活期资源的大客户。但是,如果因此而忽略了定期的增长,一年下来,存款“跳”了12次或者4次,还会回到原点,除了支付大量的营销费用和人力费用,银行得到的“实惠”并不多。
如果说时点的活期是“跳跃的”,日常积累的定期则是稳定而扎实的,是“爬坡的”。
日均要想稳步提升,结结实实的定期存款必不可少。
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存量定期大部分来源于客户的主动选择和自主决策,大部分银行员工对“营销定期产品”这件事感到“手生”(甚至还不如“卖理财”熟练)。银行的“专业人士”自己不太会去选择存定期(当然这并不影响定期存款仍然是银行存量资产中占比最高的部分,所以银行人不存定期不等于没有人存定期),可能也不太了解定期存款本身的独特优势及其作为资产配置不可或缺的必要性,更不了解各种类型客户群存定期的动因及其对应的营销手段。这些部分能力是急需训练的,否则客户的资产不仅不会“存款化”,还会流到行外,甚至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当然,增定期并不是累日均的同意语,日均也可以依靠活期带动,而且如果掌握用活期积累日均的方法,日常形成的活期一定是最优质的低成本“活活期”,但是要付出相当的艰辛和努力。
本公众号文章《活期存款的八大来源(附策略)》中讲到的活期来源,全部都是用于日常增存的,可以根据各分支行和网点特点,选择重点目标客户群进行营销,也会取得成功。此外,对于高净值客户来说,产品的覆盖广度和业务的发生频率,也会跟他们所贡献的日均活期高度正相关。
用活期增日均,也大有可为。
3. 冲时点不易,累日均更难
在笔者处理过的存款业务咨询案例中,那些“时点好、日均差”的分行难度最大:一是存款的“虚火”会造成“我还可以”的错觉;二是容易产生“用冲时点替代增存款”的路径依赖——队伍变懒,不愿扎实工作,总想取巧投机。
冲时点,消耗的是客户关系。某银行高管曾说银行是弱势群体,“弱势”是怎样形成的?产品同质化,服务没有技术含量,只有单方面祈求客户,而没有服务价值的平等交换,导致客户关系越做越脆弱,在客户面前越来越没有尊严。
有资源总比没有强,短期内的资源消耗和拼命冲刺,尚且可以应付一下时点数字,日均怎么办?有人说“每天的时点就是日均”,定义是对的,但又不可能用跑百米的状态完成马拉松全程,更不会有客户那样去配合。
累日均,考验的是管理水平。既然是马拉松,“坚持”就很重要,但是谁又该是“坚持”的主体呢?应该是网点管理者,而不能只依赖普通员工。
员工的执行力源于管理的驱动力,管理没有驱动力,员工不会有执行力,管理者在抱怨员工执行力不足的时候需要反思的是自己的驱动力是否持续而有效。加强了驱动力,员工自然会有执行力。所谓的坚持,既不能依赖外部力量,也不能寄希望于每个员工天生具备很强的自我管理意识和一以贯之的毅力。
短期靠氛围,长期靠机制。只有在充分调动全员工作热情,让每个员工在工作中获得充分成就感、公平感和充实感的前提下,再辅以持续不断的管理手法变化,才能让队伍保持吸金的热情和活力。只有一套管理体系和分配体系的有效支撑,才能激发持续不断的吸金热情。
“行外吸金”体系最大的理论和实践突破,就是改善了网点“神经末梢麻木”的症状,实现了存款业务在“最后一公里”的贯通,通过一套工具和方法,用制度确保和固化项目效果,成功破解了“最重要的存款贡献无法精准考核到人”这道难题。
4. 营销缺位,变日均为时点
日均累积的定期存款,如果没有做到“三必查”(查流入、查流出、查到期),不重视定期资金到期后的转存,贡献日均的定期存款就变成了活期。活期时间一长,就成了高危“定活期”(请参考系列文章第三篇小标题5讲到的“活期怕定不怕活”),这是营销缺位造成的最糟糕后果。
5. 营销到位,变时点为日均
冲时点进来的资金,真的一定要在第二天扭头就走吗?答案:未必。时点前有“升级”,时点后有“报喜”,报喜后有“建议”,也可以让时点资金为日均做出贡献:把临时性资金多挽留一段时间和一些金额。
“时点变日均”的具体方法可以参阅本公众号的文章《“冲时点”后的资金,能留下来吗?》。
6. 日均打基础,时点有突破
“冲时点”是存款业务的“期末大考”。虽然考试前的突袭复习会起到一些作用,但是大考的分数,或者说对知识技能的真正掌握,很大程度还是与日常学习和平时作业的成绩密切相关,后者就是日均。
在“偏离度”的约束下,完全寄希望于冲时点,平时又不想下功夫,成绩不仅不会持续好,甚至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时间、费用、人心涣散等)。
相反,日均存款的基础打好了,时点冲起来就不那么辛苦,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日均打基础、有增长;时点能突破,有留存,存款增长的难题就有了完美解决方案。
在工行购买本外币理财产品时点证明的证明内容是什么?
招行时点资产达标是指招商银行要求客户在一段时间内,如一个季度、一年等时间,客户的存款余额、投资余额、贷款余额(若有)、理财产品总余额(若有)等达到一定数额,从而享受招商银行提供的一些优惠活动和服务。
购买工商银行本外币理财产品时点证明的内容是:证明开立时仍未到期的客户购买的本外币理财产品种类、产品余额及其它相关信息。
在工行购买本外币理财产品交易记录证明的证明内容购买本外币理财产品交易记录证明:证明开立前某一时期(从证明开立日起最长一年)内,已到期兑付的本外币理财产品相关交易记录。
办理需携带相关交易的账户、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本、异地任意网点办理。注:上海分行需到指定网点办理,可发送“上海分行购买本外币理财产品时点证明网点+附近街道名称”,以便就近查询。
以上就是关于商业银行时点存款考核合规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