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福步贸易网!
关注我们
service@fobmy.com
全部产品分类
长安公司如何从大众市场营销转到细分市场
   https://www.fobmy.com 2024-02-16 00:34:46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长安汽车以丰富人类生活为使命,以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为意愿,一步一个脚印,坚持自主创新、合作共赢,实现了从0 到300万的跨越。1、长安坚持技术创新,长安以崭新、首创为目标,打造中国最强大且技术顶尖的能力。今年长安进一步完善了全球研发布局,

长安汽车以丰富人类生活为使命,以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为意愿,一步一个脚印,坚持自主创新、合作共赢,实现了从0 到300万的跨越。

1、长安坚持技术创新,长安以崭新、首创为目标,打造中国最强大且技术顶尖的能力。今年长安进一步完善了全球研发布局,在美国硅谷成立了智能化研发中心,增加了长安英国动力总成研发中心的投入。今年4月份,长安睿骋无人驾驶历时6天,以最高120Km/h的速度行驶2000多公里,创造了中国整车企业首次行程最长的无人驾驶测试记录。未来,长安汽车将更加聚焦于智能化、新能源技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当中,引领汽车行业的发展。

2、长安坚持产品创新,长安以极致梦幻、令人尖叫为目标,来打造传奇的明星产品。当前,长安汽车的产品品质已经实现了可媲美在市场上主流品牌、包括合资品牌的实力。2017年,长安将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产品,包括SUV CS95、CS55,轿车C301,MPVV301,纯电动汽车CS15等4款全新车型和15款年度车型。长安所有的产品,无论是轿车、SUV还是其他,在所有的细分市场当中,盈利都数一数二。今天,长安发布了新逸动6AT,是承担自主创新的又一个产品载体,它实现了产品的动力、驾驶和智能的全面升级,进一步提高了长安汽车的产品竞争力。

3、长安坚持产业创新,长安以共同发展为理念,不停地丰富产业。长安汽车已经在汽车金融、二手车等诸类电商等一系列领域当中进行了布局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未来长安将和所有的合作伙伴继续的共建和打造长安汽车商业支配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无微不至的服务。2017年,长安汽车将继续冠名《出彩中国人》,并在CCTV-1黄金档独家冠名《欢乐中国人》,敬请大家关注。

4、长安坚持体系创新,长安贯彻专业数据化和创新化的管理理念,不断优化工业品质,不断的践行长安汽车的领先文化,不断的促进长安汽车的发展和可持续增长。

2016年长安汽车预计全年销售305万辆,2017年长安全年销售目标计划将向310万辆目标前进,其中,长安在销售收入上要力争突破3000亿。2017年,站在300万辆的里程新起点,我相信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合作伙伴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下,长安汽车将昂首阔步向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奋力前进。

长安李伟:技术创新仍是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2020年,下行压力叠加新冠疫情影响,车市负增长已成行业共识。这样的背景下,广汽集团将销售目标由增长8%下调至3%,长城更是下调至低于2019年水平的102万辆,其他多数企业也都做好了“保守”预估。此时,长安 汽车 2020年产销增长8%的目标就显得格外醒目。那么,它的自信哪里来的呢?

日前,长安 汽车 发布了其2019年的业绩报告及2020年一季报。报告显示,2019年,长安 汽车 实现营业收入705.95亿元,同比增长6.48%;营业利润-21.07亿元,同比下滑946.0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亏损26.47亿元,同比下滑488.81%。

据悉,这是长安 汽车 自1997年上市23年以来的首次亏损。自2016年净利润实现102.85亿元的高峰后,仅3年时间,长安 汽车 就迎来了“至暗时刻”。

合资板块拖累,2019年亏损26.47亿

财报显示,2019年,长安 汽车 实现年销量176万辆,同比减少15.16%;年产量179.74万辆,同比减少10.08%;市场占有率6.83%,同比减少0.56%。

关于业绩下滑的原因,长安 汽车 解释是受到了 汽车 市场下行和新能源补贴退坡等影响。其中,合资公司持续疲软是主要原因。

一度为长安 汽车 贡献近80%净利润的长安福特,2019年销量仅为18.4万辆,同比下滑51.3%;长安马自达也只有13.4万辆,同比下滑19.7%。

从2017年开始,长安福特逐年下滑。尤其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跌超50%,对于长安 汽车 的营收表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长安马自达近两年也分别下滑了13.41%和19.66%。

此外,受补贴退坡影响,长安新能源去年的营业收入仅38.18亿元,净亏损4.8亿元,同样也成为长安 汽车 的业绩拖累。

但即使如此,对于2020年,长安 汽车 依然保持乐观态度。长安 汽车 表示,2020年的经营目标是力争实现 汽车 产销超191万辆,相比2019年销量增加8%。

长安福特重新崛起,自主板块强势回弹

乐观的理由在于,长安 汽车 自主板块正在强势回弹,此外,长安福特也有望重新崛起。

财报显示,在2019年第四季度,长安 汽车 实现了营业收入254.8 亿元,同比增长54.9%,环比增长67.2%,实现归母净利润0.15 亿元。

其中,长安自主品牌的单车收入在四季度达到6.76 万元,环比提升约1.1 万元,单车毛利明显改善。福特品牌在2019年下半年实现单车收入14.87万元,与上半年的16.05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但单车亏损仅0.98万元,相比上半年的亏损1.03 万元有所收窄。

随着一系列PLUS车型上市,长安自主板块的表现有了明显回升。2020年,长安 汽车 将推出超过6款新车,包括备受期待的UNI-T,以及新款CS55 PLUS和内部代号为CD569的中大型SUV等等,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单车利润。同时,长安 汽车 还将通过提高平台通用化率,进一步实现成本控制。

另一方面,长安福特全新SUV、福特探险者、锐际1.5T,以及林肯旗下的冒险家、飞行家等等,都将很快到来,它们的上市也将大幅提升长安福特的盈利能力。

疫情之后,随着全国各地鼓励 汽车 消费的政策陆续出台,长安 汽车 有望实现销售业绩改善。

今年一季度,长安 汽车 实现新车销售30.31万辆,同比下降32.12%,完成经营目标的15.81%。营收方面,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15.64亿元,同比下降27.8%,但明显好于行业平均。归母净利润6.31亿元,与上年同期的亏损20.96亿元相比,实现大幅扭亏。

但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扭亏主要是由于长安新能源引入了战略投资者所带来的22亿元当期非经常性损益,也就是“变卖”资产所致,算不上真正的主营业务收入。

据报道指出,2019年12月3日,重庆长安新能源 汽车 科技 有限公司引入四家战略投资者,增资完成后,长安 汽车 持有的新能源 科技 公司股权比例由100%下降为48.9546%,丧失控股权,而其产生的净利润22.91亿元将计入2020财年。

另据了解,2019年12月30日,长安 汽车 还与深圳前海锐致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有的长安PSA的50%股权全部转让给前海锐致。该交易的转让价格为16.3亿元,预计将对合并报表产生13.52亿元的税前利润增加,预计产生的利润同样将计入交易完成后的会计期间,即2020年。

车市下行压力巨大,长安 汽车 负重前行

2020年,受下行压力叠加新冠疫情的影响, 汽车 市场负增长几成定数。

3月初,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如果国家层面没有强有力的刺激政策,车市负增长的幅度将进一步扩大。为此,他将2020年的销售预期下调为-8%,低于2019年末预期的增长1%,也低于2月份预估的-5%。

与之相对,其他机构与行业人士的预测则更为悲观。穆迪与罗兰贝格认为,2020年中国车市销量将下降约10%;上汽大众销售与执行副总经理贾鸣镝则认为会下降10%-15%,麦肯锡预计将减少15%。

这样的背景下,长安 汽车 要逆势实现8%的正增长显然将压力重重。

不过,制定这样的目标对于长安 汽车 来说或许也有一丝无奈。2018年,长安 汽车 提出“第三次创业”,当时长安 汽车 董事长张宝林意气风发地表示:“放宽外资股比、下调进口关税, 汽车 产业与市场环境前所未有变化,这是大机遇与大挑战融合的时代。只有洞见趋势,方可加速向前。”

根据第三次创业战略,长安 汽车 提出“一个核心+四大转型“的发展思路:以创新为驱动,将效率打造成为组织核心竞争力,着力推动四大转型,即从服务客户向经营客户转型、从传统产品向智能化+新能源产品转型、从提供产品+服务向提供产品+服务+出行解决方案转型、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型。

此外,长安 汽车 也将重新梳理品牌架构,形成长安乘用车、新建中高端乘用车、欧尚 汽车 、凯程 汽车 四大品牌。并将2020年的集团销量目标指向4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要占246万辆,实现国内第一、全球第十二,新能源车35万辆,排名行业第一梯队。

然而如今来看,这样的宏伟目标显然不可能实现。

从2016年的305.8万辆,2017年的287.2万辆,2018年的213.78万辆,到2019年的176万辆,长安 汽车 已经连续三年下滑,且下滑的幅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尽快实现止跌回升,是长安 汽车 的当务之急。

2020年,在长安福特重新振作与自主板块的强力回弹下,长安 汽车 能不能顺利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值得期待。

新能源转型重任,长安汽车如何“入局”再“破局”?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伟

2021年9月3日-5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协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汽车论坛)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召开。本届论坛围绕“融合?创新?绿色”的年度主题,聚焦行业热点话题展开研讨。

在9月4日 “开幕大会:国家双碳目标与汽车产业低碳、安全发展展望”中,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伟发表了题为“把握战略新机遇,拥抱汽车新时代”的演讲。

李伟表示,目前汽车产业正在面临新赛道、新产品、新政策的全面变革。传统汽车企业、造车新势力和ICT造车大军三大势力同台竞技,汽车产业不再是零和博弈、单打独斗,而是共生、共融的生态竞争。汽车在需求升级与技术革命的双驱动下,也不再单单是传统的机械运载工具。而在这些新特点之下,跨部门协同管理、法规标准持续加严也将成为常态。

不过尽管有这些新变,但不变的是技术创新仍然是本次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在李伟看来,本轮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仍在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新格局与生态。随着一些科技企业掀起第二波新造车浪潮,行业将迎来持续的扩充与洗牌。同时,智能移动空间、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等新概念不断涌现,未来汽车产品形态可能超出想象,有待持续探索。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本次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今天的主题是融合·创新·绿色,为了应对新的趋势和挑战,长安汽车在上个月刚刚召开了科技生态大会,在此也汇报和分享一些对于汽车产业发展的思考与认识。

一、消费升级和技术驱动,汽车行业面临颠覆变革

当前,“双碳”目标、“双循环”格局引领汽车产业重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蓬勃发展,百年汽车正进化为高科技朝阳产业。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智慧交通、绿色发展的最佳载体,也将是国家安全、社会治理的重要构成,承担着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的历史使命。

随着战略地位的日益提升,汽车产业也面临新赛道、新产品、新政策的全面变革

首先,以软件、新能源、智能化为特征的新赛道已开启,传统汽车企业、造车新势力和ICT造车大军三大势力同台竞技,汽车产业不再是零和博弈、单打独斗,而是共生、共融的生态竞争。

其次,汽车在需求升级与技术革命的双驱动下,不再是传统的机械运载工具,将被重新定义为大型移动智能与计算终端、新型的储能单元、第三智能移动空间以及数据采集载体。

同时,跨部门协同管理、法规标准持续加严将成为常态。近期密集出台的新能源和智能汽车监管政策,都反映了国家对智能新能源汽车的高度重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三大机会

一是中国四个自信增强、产品质量提升、技术创新涌现,国潮消费日益高涨,为中国品牌迎来最佳机会。

二是智能化、电动化、数字化带来产业重塑,价值被低估的中国品牌,将迎来品牌焕新、价值回归、换道超车的最佳机会。

三是数字化驱动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结合,产业与用户直通直联,充满活力的中国品牌拥有抢先起跑的最佳机会。

可以看到,技术创新仍然是本次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三电技术深刻改变了以发动机为核心的竞争格局和供应生态;智能技术重构了人车关系,用户体验替代机械性能成为产品决胜的关键;数据技术推动汽车充分融入万物互联,汽车的社会属性空前重要。因此,新赛道、新产品、新政策,本质上都源于新技术革命在汽车这一载体上的充分应用。掌握核心技术要素的企业将获得更强的话语权,为未来竞争奠定基础。

此外,本轮转型升级仍在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新格局与生态。随着一些科技企业掀起第二波新造车浪潮,行业将迎来持续的扩充与洗牌。同时,智能移动空间、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等新概念不断涌现,未来汽车产品形态可能超出想象,有待持续探索。但无论赛道和产品如何变革,只有紧跟国家“双碳”战略,并具备更高创新效率、更快转型速度的企业,才能优先获得技术创新带来的红利。 

二、创新为先,长安加速转型科技公司

为了把握本轮战略机遇,长安汽车于2017年启动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通过四年实践,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体会到了创新和转型红利。

产品方面,今年1-8月,长安品牌汽车销售突破120万辆,同比增长39%,成为第一个突破2000万销量的中国品牌。我们以客户为中心,敏锐洞察新一代消费者需求,成功推出了PLUS系列、UNI序列爆款产品,并即将推出全新产品——C385和E11车型,带来全新的科技体验。

技术方面,我们深入推进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和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累计投入近100亿元,掌握了500余项智能低碳技术,其中有48项技术在国内首发,包括生态大会上首发的新一代超集电驱、APA7.0远程无人代客泊车系统、全场景数字孪生开发开放平台等。

三、面向未来,长安持续构建核心能力

面向未来更低碳、更智能、更安全的新时代竞争,长安将全力推动第三次创业的实施,也在生态大会发布了新的目标和战略。

一是明确新定位,全面加快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重塑“新汽车+新生态”,打造伙伴长安、奋斗长安、共赢长安、价值长安和责任长安。

二是确立新目标,向世界级品牌迈进。到2025年,长安品牌销量将达到300万辆,新能源占比达到35%;2030年成为世界级品牌,销量将达到450万辆,新能源占比达到60%,海外销量占比达到30%。

三是构建新产业模式,携手战略伙伴,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天上一朵云,空中一张网,中间一平台,地上全场景”新的产业模式,并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方案,开启共赢发展新格局。

同时,长安汽车将推进六大战略行动:一是以新品牌打造新形象,二是以新平台打造新产品,三是以新汽车开创新生活,四是以新营销创造新价值,五是以新服务增添新体验,六是以新生态构建新格局。

为此,我们将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全新的“6337”技术能力,为企业转型奠定底层基础。

“6”是全新的汽车六层架构,在机械层,打造高集成度、高性能的机械架构,零件数量和装配时间减少30%;在能源层,开发超集电驱系统,最高效率突破95%;在电子电气架构层,推出高安全、高扩展的中央环网架构,人工智能算力超过500TOPS;在操作系统层,建设实时Linux和微内核系统,开发数字系统中间件;在应用软件层,研究数据和算法驱动的智能驾驶软件平台,打造具备场景引擎、多模融合与智能推荐的移动体验与服务空间,实现整车服务化;在云端大数据层,自主研发百万级多合一车联网混合云平台。

第一个“3”是智能制造、智能管理、智能产品的三大新运营体系,推动从传统制造企业向新型科技企业转变。制造方面,建设C2M模式的工业4.0工厂,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实现工厂的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管理方面,建立大数据运营、场景运营、算法模型三大体系,形成全集团数字化智能管理构架;产品方面,基于传统赛道的方舟架构和新赛道的SDA架构,为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全面的产品矩阵。

第二个“3”是数字化的云、数据闭环的网、软件服务化的平台三大数字经营底座,包括打造多云管理平台,推动数据服务全面云化;建立全要素工业互联网,全面连接客户、员工、供应商、经销商、合作伙伴等;构建数字产业平台,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直连直通。最终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打造万物互联的数字化长安。

“7”是新汽车智能化的“芯屏器核图网天”七大核心专项技术。全面掌握芯片和屏幕定制开发、域控制器设计、核心操作系统和算法研发、地图采集和应用、高速网络通信、星地协同定位等核心能力,“十四五”期间将推动近200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合作伙伴共建全新能力平台,为六层架构赋能。

未来五年,预计全产业链累计投入1500亿元,打造科技公司技术生态,加快构建软件和智能化能力。到2025年,智能化软件人才占比达到50%;同时大力引进领军人才,打造全球优秀人才聚集高地。

 

面对国家双碳目标与汽车产业新发展长安汽车将秉持技术为本、开放共享的理念,愿与业界同仁携手,共研技术、共建平台、共营品牌、共享资源,构建未来汽车创新生态,共同拥抱汽车新时代!

谢谢大家!

长安汽车新能源发展略显曲折 专家:尽快回归自主研发道路

眼下,国内车市暗涌流动,一场巨大的变革正悄然进行。

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份额已经来到了49.9%,几乎占据市场份额的半数,这其中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又占据了约80%的份额。显然,伴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曾经合资车“一家独大”的时代正在远去,同时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又占领了市场主要地位。

燃油车占比重?

有这么一个自主品牌的表现显得有些格外抢眼,长安汽车去年以234.61万辆的总销量、1.98%的增幅完美收官2022年度,称其为自主品牌“一哥”毫不为过。

尽管去年在总销量上跑赢对手并拿下第一位,但回顾市场更关注的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与比亚迪和吉利等车企,相比之下仍存在一定差距。

2022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累计销量271240辆,同比增长150.06%,整体销量中的占比仅为11.56%。这对于长安汽车接下来的发展而言,如何提速并成功转型新能源仍是一个较大的困扰。

伴随着新一年的到来,长安汽车却未能延续上一年的销量势头。

2023年1月,长安汽车总销量为171,805辆,同比减少38.03%。随后的2月份,共销售新车191,007辆,同比去年2月增长38.27%。今年2月看似销量有所回暖,但是今年春节假期是在一月份,而去年却是在2月份。

如果将今年前两个月销量放在一起看,那么长安汽车集团的累计销量为362,812辆,同比去年同期实际减少了12.66%,其中自主品牌板块销量为309,424辆,同比减少7.55%。可见,长安汽车开年不利,这背后究竟是市场因素?还是自身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新能源进度慢?

回顾新能源领域,其实在2001年国家科技部发布新能源战略规划后,长安汽车便响应号召,推出了纯电动及混动车型。

时间来到2009年12月,奔奔MINI EV成为长安汽车国内推出的首款纯电动汽车。随后,长安汽车又陆陆续续推出了E30纯电车、逸动纯电动、欧诺纯电动、长安奔奔MINI等多款车型。

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逐步崛起,长安汽车在2017年2月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在发布了“香格里拉计划”的同时,还向外界宣布未来将新能源汽车1000亿元资金,并在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

综合数据来看,尽管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投入不少,并且推出了多个子品牌及车型,但市场反响并不尽人意,这是否意味着其在新能源领域成功经验的缺失呢?

最近,长安汽车智电之夜第二弹开启,同时带来了多款智电iDD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就包括第三代CS75PLUS 智电iDD。作为长安汽车的当家花旦,长安CS75 PLUS在去年为品牌贡献了近20万辆的市场份额。

换一句话说,长安品牌对CS系列有着一定依赖性。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长安CS75销量为21620辆,同比下滑32.7%;长安CS55销量为13020辆,同比下滑达到56.4%;逸动PLUS销量为10519,同比下滑51.93%,这也间接影响到了近期长安自主品牌的整体表现。

发力混动市场?

目前,长安汽车推出了长安欧尚、长安新能源、长安深蓝等新能源品牌。

过去的2月份,长安累计仅卖出19,106辆新能源车,仅排在总榜单的第六位,而主打低端入门市场的Lumin糯玉米,当月销量为9,105辆,贡献了主要销量。

根据此前的规划,到2025年长安品牌新能源销量达105万辆,到2030年则要达到210万辆,占比达到60%。

回顾2022年长安共销售187.46万辆车,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27.12万,占比为14.5%。以目前的趋势看,燃油车在长安汽车的销量板块占比仍然较大。

如今,距离2025年不到三年时间,如要完成105万辆的新能源销量目标,可见难道系数之大。

不仅如此,伴随着近期掀起的“购车狂潮”,以及日益增长的新能源车市体量,在这一波热度提去之后,如何保持销量的稳步增长也是关键。显然,长安现阶段还无法放弃庞大的燃油车市场。

对于这样的目标,在目前现有燃油车市场庞大的基数下,发展插电混动成为了长安汽车的主要战略,如何更好的从燃油市场过渡至混动市场再到纯电动市场,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电动EV:一场巨大的变革正悄然进行

针对长安汽车推出的智电iDD技术,这仅仅是迈向混动市场的一块敲门砖。如果抛开技术难点,还有产品体验、价格等一系列的消费痛点,这背后还需要车企在战略、技术、品牌等多维度发力。

伴随着2023年的开局,一场巨大的变革正悄然进行,留给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探索的机会,以及市场份额正逐渐压缩,面对多重压力长安汽车又能否再掀起波澜呢?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E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长安汽车及时切换路线回归自主研发。

长安汽车在12月7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强调,根据香格里拉计划,长安汽车在2020年打造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到2025年将累计推出25款智能化新能源汽车,覆盖EV、PHEV、FCV领域。

11月,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正在携手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和高科技的高端产品。

长安汽车表示,此次三方联合创建的全新汽车品牌,定位为智能汽车高端品牌,包括智能电动汽车平台。

在长安蔚来项目迟迟没有打开局面的情况下,长安决定切换线路。

招银国际研究员白毅阳表示,长安新能源仅有奔奔、CS55、逸动几款车型,相比其他其他自主在新能源方面确实亮点不多,长安主要亮点还在在UNI系列所带来的品牌向上,以及其在智能化方面的积累。他跟蔚来的合作主要是双方核心诉求不同,长安最初是希望借助民间资本和技术一同打造一个高端新能源品牌,这个战略诉求也比较迫切。而蔚来方面最初更多的扩大朋友圈,先后成立长安蔚来、广汽蔚来、江淮蔚来等,一直在摸索合作方式。长安蔚来在打造独立品牌、融资等方面进展相对较慢。今年长安也通过获得控制权,希望利用长安蔚来完成自主高端品牌新能源车型的打造。这次与华为、宁德合作肯定是自己打造了。尤其是华为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电动等领域均有技术积累,属于各大模块下的Tier 0.5。相信其叠加长安方舟架构,以及宁德电芯,未来有望打造出爆款车型。

长安蔚来项目双方貌合神离

长安蔚来成立于2018年10月,最初是长安汽车和蔚来汽车两家分别持股 45%,另外10%由公司高管团队持有。

长安蔚来的这一股权架构与成立于同年4月的广汽蔚来基本一致。

今年6月,李斌卸任了长安蔚来董事长一职,原副董事长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伟也同时退出。

今年9月,长安汽车在2020年半年度报告表示,收购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并将该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长安汽车在该公司持股比例达95.38%,蔚来汽车持股比例减持至4.62%。

正如白毅阳所说,蔚来汽车在与长安以及广汽的合作中更多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核心技术不会与合作方共享。但其实恰恰长安和广汽就是要蔚来汽车的核心技术内容。双方合作的初衷是好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上已经貌合神离。

长安蔚来已转身变形,广汽蔚来还在苦苦支撑,并且不能说前途光明。

广汽蔚来高层在广州车展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广汽蔚来正在进行股东双方初始投资之后的第一轮独立融资,股东双方的初始投资仅提供了5亿元,一直支撑了广汽蔚来存活两年。

“如果融资不成功,我想两三个月内就会有一个备份的方案,把整个(广汽蔚来)的盘子解决掉”。

突破还需坚持长安自主研发道路

11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量达16.6万辆,同比增长23.5%。今年1-11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累计销量达136.2万辆,实现了同比增长15.3%。

在中高端市场,UNI序列的首款产品——长安UNI-T在11月销售1.01万辆,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此外,在不久前的广州车展,UNI序列第二款产品UNI-K也正式亮相,其价格或将突破18万元,瞄准更高一级市场。

长安汽车在2017年开启“第三次创业”计划,宣布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聚焦“新能源化”“品牌向上”和“智能化”三大层面。

其中的“品牌向上”在长安自主研发UNI序列已经取得初步的成绩,获得市场首肯。

汽车行业观察员张志良表示,长安是老军工品牌,军工品牌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性,甚至在它与合资公司合作的时候他依然表现得很强硬很自主,就拿长安福特为例,目前福特甚至有些车型已经开始考虑用长安生产的蓝鲸发动机。这也说明了长安的自主研发能力获得了外商的肯定。

11月14日,长安汽车表示,正与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产品即将量产,并计划在未来5年推出105款车型。

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则对长安蔚来的持股升至95.38%,后者注册资本由9800万元增至1.88亿元,原长安蔚来董事长李斌由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接任。

由此可以看出,今后的长安蔚来中实际上蔚来汽车已经只是象征性的名义加入,实际上随着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三方宣布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长安蔚来或将会推出高端品牌新能源车型,其生产研发主要将背靠长安体系。

据悉,长安汽车将联合华为和宁德时代开发一个全新的电动车平台,该平台会以三家公司的首字母联合命名,就叫作CHN平台。

CHN平台将搭载华为的智能座舱平台CDC、自动驾驶域控制器ADC以及部分三电零部件。旨在研究汽车应用生态、Vehicle OS、计算与通信架构、高压系统及底盘机械等平台技术。

针对CHN平台的情况,财经网汽车联系到长安汽车方面,截至发稿时对方未给出详细情况说明。

对于长安汽车新能源的前景,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认为,长安汽车在加速转型步伐,各项计划正在逐步落地实施,虽然入局较晚,但电气化改革的过程漫长,市场竞争格式尚未成型,长安汽车还有很大机会迎头赶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关于长安公司如何从大众市场营销转到细分市场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

 
福步贸易网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 |  m.fob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