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卵磷脂与磷脂的区别,应该从两者的定义来加以区分。 卵磷脂Lecithin在化学上是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的俗称,是磷脂(phospholipids/phosphatides)中的一种。Gobly于1846年从蛋黄(egg-yolk)中分离出卵磷脂,并由此命名为Lecithin,即希腊语蛋黄(Lekithos)之意。 磷脂是一种含磷的类脂物(Lipids),包括甘油磷脂和鞘磷脂两大类。甘油磷脂(Glycerophospholipids)广泛分布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而鞘磷脂(Sphingophopholipids)一般仅分布于动物和微生物体内,植物中极罕见。商品磷脂多是指甘油磷脂,如植物性磷脂(大豆磷脂、菜籽磷脂、棉籽磷脂等)、蛋黄磷脂,其主要的成分为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 有关卵磷脂(Lecithin)一词的使用,在国内还是比较混乱的,尽管有国家行业标准。不管是商品上还是学术文献上的使用,有时是指化学上的纯卵磷脂(磷脂酰胆碱PC),有时是指磷脂的统称,有时则是指富含磷脂酰胆碱PC的分馏磷脂。在国家标准(LS/T3219-1994)中,对磷脂和卵磷脂是有明确的定义的:“ 磷脂系指黄色或棕色的难溶于丙酮的含磷类脂物。 卵磷脂系指浓缩磷脂或粉状磷脂经乙醇萃取、分离、干燥等工序而制得以磷脂酰胆碱为主的胶质产品。” 国际上一般将卵磷脂Lecithin定义为极性类脂物(Polar Lipids)和中性类脂物(Neutral Lipids)的混合物,其中极性类脂物主要是指磷脂和糖脂(Glycolipids),统称为丙酮不溶物(AI);中性类脂物则主要指甘油三酯。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欧共体EEC、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等,对Lecithin都有明确的定义,如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EA的定义是:“Usually prepared from oil-bearing seeds used for food, especially soybeansmay also be prepared from animal sourcesa complex mixture of acetone-insoluble phosphatides which consists chiefly of phosphatidyl-choline, 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 and phosphatidyl-inositol, combined with various amounts of other substances such as triglycerides, fatty acids, and carbohydratesrefined grades may contain any of these components in varying proportions and combinations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fractionation usedits oil-free forms, the preponderance of triglycerides and fatty acids is removed and the product contains 90% or more of phosphatides representing all or certain fractions of the total phosphatide complex.” 由此可见,国际上的Lecithin(中文“卵磷脂”)术语不是单纯指磷脂酰胆碱,而是指商品磷脂的统称。 目前,国内商品磷脂在产品冠名上多使用“卵磷脂”或“磷脂”,如大豆卵磷脂、大豆磷脂,在大多数情况下(药用级除外),这两个词语所代表的意义是相同的,没有严格的区分。有的企业是采用国际通用术语-卵磷脂(Lecithin),比如磷脂专业公司、进出口公司,有的企业则采用国家规定的术语-磷脂(Phospholipids),尽管叫法不一,但实质是一致的。 从产品的指标上也可加以区分: 一般的商品磷脂或卵磷脂的主要指标有:丙酮不溶物(AI)、乙醚不溶物(EI)或己烷不溶物(HI)或苯不溶物(TI)、酸价(AV)、水分、色泽(Gardner色价)。液体产品还有粘度指标。食品级产品还要有卫生指标:过氧化值(POV)、铅、砷、微生物指标等。 纯卵磷脂产品的指标主要有:含磷量(P)、乙醇可溶物(PC含量)、酸价、水分、碘价、色泽等。食品级的卫生指标同一般的磷脂。
奶粉中的卵磷脂是什么?
你指的卵磷脂如果保健方面的话,除了假的产品外,稍微正规的厂家的磷脂其实没有大的区别:
卵磷脂的质量评价主要是:磷脂总含量,酸价,己烷不溶物等。磷脂总量一般在58-62%之间,因其是天然含量,不是配比的来的,所以,这个数值是不固定。酸价是评价一个产品新鲜程度的指标,目前,国内的生产工艺已经做到了连续化生产,所以磷脂的新鲜度没有问题。己烷不溶物是考核磷脂中的杂质,表现在透明度上,会给购买者以较大的视觉误差,通常情况下,己烷不溶物在0.3%以下,透明度较好,在0.35-0.7%之间透明度较差,而磷脂的杂质主要是豆渣,且普通磷脂指标基本都在0.35-0.7%之间,故对人体无较大影响,因为这里的豆渣可以理解为蛋白质类物质,对人体没有害处。
因为以上原因,不管是哪个厂家选择的磷脂其指标大致都是相同的,除非你较真,你认为有1%的差距也是品质的好坏指标。想说的是,同一个厂家的不同批次的原料同样存在这1%的甚至更高的误差。
另外一个就是转基因与非转基因问题了,如果你认为那个好,那就是哪个好了。转基因争论一直在进行,我们日常吃的大豆油品中80%都是转基因大豆提取的。
进口与非进口的区别,不要认为进口的都是非转基因的,你可以查一下美国农业部的历年种植报告,可以知道,美国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没有低于92%的,巴西,阿根廷等更甚。而非转的大豆,主要来自我们的东北大豆主产区。
从外观上比来评价卵磷脂的好坏也是不科学的,透明度的好与否,不代表其本身的质量,因其内在有效成分不会随着透明度的变化而改变,相反,有些非法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这个心理,选择用玉米油等植物油来灌装胶囊,以达到透明的效果。
如果你指的的是工业上的磷脂,那就要看你的选择卵磷脂的目的:
乳化性能:食品行业中最好的添加剂,GB2760中没有量的限制,这样的话,一定是选择改性磷脂的好于非改性磷脂,粉状磷脂好于液体磷脂(含量高,但是成本也高哦)。对于皮革、民爆行业、造纸、印染、涂料等行业来说,也是首选改性磷脂。
脱模:对有些主要用于脱模的行业,那就要选择合适的品种,HLB为期判定的主要指标。譬如巧克力中,普通磷脂的可能比改性磷脂的效果好一些。
饲料工业中,你的目的是替代油脂降低成本,普通磷脂首选;如果提高油脂的消化吸收率,改性磷脂首选。
保湿:譬如面包、糕点、等行业要看你的配方组成是否合理,高含量的粉状磷脂与液体磷脂的优势同时还影响你的成本。
化妆品增稠剂:只能选择真正的卵磷脂,即磷脂酰胆碱,而非普通磷脂。
药用辅料:要看你的工艺以及你准备提取的或者制造的产品,所有的磷脂都可以用的上。
卵磷脂的生物学名为磷脂酰胆碱,是人体组织中含量最高的膦脂,是构成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属于高级神经营养素。卵磷脂在人体中占体重的1%左右,但在大脑中却占到脑重量的30%;而在脑细胞中更占到其干重的70~80%。卵磷脂集中存在于脑及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及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
卵磷脂可以保障大脑细胞膜的健康,帮助其发挥正常作用,能确保脑细胞的营养输入及废物输出,保护其健康发育。卵磷脂也是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介质的重要来源。卵磷脂还是大脑神经髓鞘的主要物质来源。
以上就是关于卵磷脂和磷脂的区别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