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福步贸易网!
关注我们
service@fobmy.com
全部产品分类
复旦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经验?
   https://www.fobmy.com 2024-03-01 00:54:01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关于考研我是从去年一月份开始准备考研的,一开始定的目标是浙江大学。所以,我很早就买了对应的参考资料。后来到六月份的时候,由于某些原因选择了复旦。但是我觉得前期我的准备做的很充分,所以后来换学校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在进入正式准备之前,你要明确你

关于考研

我是从去年一月份开始准备考研的,一开始定的目标是浙江大学。所以,我很早就买了对应的参考资料。后来到六月份的时候,由于某些原因选择了复旦。但是我觉得前期我的准备做的很充分,所以后来换学校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在进入正式准备之前,你要明确你是哪一种人,你要想明白你为什么考研。无疑有三种人,1真心的想去搞科研,对这方面十分感兴趣。2单纯的想混个学历,为了好找工作。3没有自己明确的想法,盲目跟风。大家自己想一下,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定位明确,在选择学校和专业。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也需要全心的努力和投入,因此一开始就必须定好自己的目标,复习的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对自己的复习进度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考研不像高考那样大家考的内容科目都一样,而是即使是考的专业相同,不同的学校也会有不同的参考课本和要求,因此在一开始就规划好自己的复习方向会很有必要。专业的选择主要看自己的兴趣,市面上许多考研类的APP上也都能查到某一大类下相关或相近的几种方向。刚开始不妨列出两三个可接受的方向,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再慢慢细化。

学院介绍

复旦大学化学系始建于1926年。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原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震旦大学与复旦大学七校的化学系合并,成为今日的复旦大学化学系。历经九十年,复旦大学化学系已成为我国培养一流化学人才和开展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化学前沿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复旦大学化学学科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化学系的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系内设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学五个二级学科,以及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化学系为2011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iChEM)成员单位,并建有上海市分子催化和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创新科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高校蛋白质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手性药物工业不对称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复旦大学分子合成与识别科学中心,还作为主要力量建立了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和生命医学研究院等跨学科研究平台。拥有各类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约1.8万平方米。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7生物化学(理)

④758细胞生物学

关于初试的准备

复习时间:7月中旬-12月(考前)

7-10月称为前期;10-11月称为中期;12月称为冲刺.

(1)思想政治理论:

资料:

我买了肖秀荣全套(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肖八、肖四等,某宝一搜都有的)。

配套的在腾讯课堂里肖秀荣团队做的课程(有个政英套餐是699,为了贪图便宜一起买了,结果英语的一节没看,推荐只买政治499的就够了)、以及后期其他机构杂七杂八的资料(这些都没用,还不如听课程里的肖秀荣点题)

方法:

政治这门课最大的特点是结合时事,当年的时事是重点,事实证明每年政治真题大部分都是围绕当年时事设问。因这门公共课因为全国统一的试卷,所以也是市场各种辅导机构争夺的饼干。

我推荐的老师肖秀荣,徐涛,腿姐(这三个任何一个都可以,但是不要把所有希望压在一个人身上,也不要这个老师看一点,那个老师看一点,本质的东西是学习,就是做一张试卷而已,不是追崇机构或个人。辅导机构会煽动情绪让学子报班,很多辅导机构并没有他们表面那么冠冕堂皇,当然也不乏其中有很优秀的老师。报班与否自己决定,我推荐你们去B站先看看他的视频,先了解一下再。不过B站一般都可以白嫖,嘻嘻)。资料推荐徐涛核心考案以及相应的配套习题。

徐涛的背诵笔记我觉得也很好用,重点突出,简洁明了。我后面考研基本就是徐涛的背诵笔记,徐涛配套优题库,压题这部分是重点,肖8,肖4(肖8考前一个月出版;肖4最重要,一般在考前两周出版,记得去某宝预定,别到时候别人做完了你的资料才到货,今年我有个高中同学也考研,就是这样,搞得她心态最后有点崩)必备,徐涛也有压题八套卷,不过他的8套卷感觉一般,还有他的20题,题量略大,不建议全背,(如果你全程跟徐涛,背20题也可以)在背诵肖4的基础上,选择性的看看徐涛20题背诵。

政治的真题,把17-20四年的选择题做了就行,分数不必在意(身在其中不在意是不可能的哈,但要做到清醒的认识自己)主观题可以看看题目和答案,有个印象就行。公共课学习经验网上比较多,各大贴吧都可以找到很多详细的复习指导,但是不要看太多,看个一两篇就行。

一些小tips:

计划:做计划非常重要,会让你心里有数,减轻焦虑,也会让你有条不紊。当然,计划不可能都完成,一般完成80%就很好了。

反省:请每日反省,找出当天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后面改进,只有经常反省你才能更快地进步。

视频:不需要看所有的视频,建议那里薄弱或者哪里难度大看哪里,盲目看只会浪费时间,用宝贵的时间给自己心理安慰。

笔记:自己做一份笔记很重要很重要,建议以知识点为单位做笔记,不要抄书,在做笔记的过程中,你也在消化知识点。我做的是电子笔记,看个人习惯吧。后期直接复习笔记会比你翻书更高效。

(2)英语:

首先,英语就如同我上述说的那样,要很早开始准备。理由如下:

1.英语近年来的趋势是越来越难的,这个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因此,一定要重视基本功;

2.很早地开始准备英语作文背诵和默写,你真的会发现到后期你如鱼得水,引用王江涛老师的一句话:背单词不如背句子,背句子不如背作文。

3.复旦的两门专业课,尤其是细胞生物学里面有很多英文题目,这也是为此打下基础。

我背单词用的是《恋恋有词》和唐迟老师的《词汇的逻辑》这两本都不错,但《词汇的逻辑》这本书更好背,因为它是一边单词,一遍中文,可以遮住一边来背。

我不建议去看单词课,因为很浪费时间,不如直接背单词。看几遍单词课,也是要背才记得住!!阅读的话就是看唐迟老师的视频以及翻译看的是田静老师。

这里说一下,不管看哪个老师都可以的,不是说看视频就能够人人考的很好,出题老师不是傻子,这些教学的老师也不是神仙。所以我觉得看什么课程都一样,最重要是要靠自己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背作文的话用王江涛老师的就够了,如果多背当然多多益善。我用了这两本,其实一本就够啦,最主要的就是要默写,多背。并且,我建议在背单词和作文的同时,要学好语法,不然写作文的不能发挥你的真正水平,做阅读的时候你也会读不懂。语法课程我建议看刘晓燕的语法课,非常详细。很多人都认为阅读重要,不可否认确实,但为了考高分阅读是不够的,而且写好作文翻译完型,能够在阅读翻车的情况下救你命,就像我今年阅读翻车了,错了7个,但最后也有71分,虽然离80分目标差了很多,没有发挥好,但不至于太差。总的来说,语法,单词,作文三者缺一不可,不要急于求成,要相信功到自然成,慢慢来,比较快。

(3)专业课(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

资料:课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查锡良主编)、细胞生物学(梁卫红主编)

前期:看课本。生化根据课本整理好知识的框架(如果自己没时间或无法整理的非常清晰,可以联系我)细胞根据参考书将大致框架建立好即可。

中期:看专业课资料。细胞资料里有一份是与原题重合率非常高的资料,背熟即可。生化再次依据整理好的框架查缺补漏知识点,同时看专业英文。

冲刺:看真题,学会自己组织语言答题。但重点仍然是一字不落的根据资料或框架把知识点的背熟、做到在3s内反应出来。

细胞生物学的话,我从一开始就学,所以比较好。同样,我建议两本书,一本是复旦大学李瑶老师主编的;另一本是翟中和老师编的,以前面那本为主后面那本为辅,各有优缺点,都很好。也要自己做笔记梳理梳理,这个过程很重要,然后按照曲线背诵笔记。习题册也可以买来做做,感觉都差不多。。总的来说,生化和细胞,细胞难,生化简单,但都要注重英文,名词解释除了遗传学那部分,其他都是英文,要背。

其他参考书目

①《现代化学原理》(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分析化学原理》吴性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③《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④《物理化学》邓景发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⑤《谱学导论》范康年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⑥《仪器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⑦《生化分析》李元宗、常文保高等教育出版社

⑧《生物化学》沈同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准备

在复试中要注意的问题。首先,专业知识不能落下,仍然要熟记。(可适当看一些往年真题)把英文自我介绍、家乡介绍、学校介绍写好并背熟。关于自己的未来规划、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的问题也准备好并背熟。最后,关于专业英语,自己找专业的文献来看,或者把课本最后的中英文对照表背熟。对报考的老师方向也要找文献去看去了解。面试时候真诚、自信即可。

至于内容、命题偏向,我个人认为随机性很大,主要看你个人知识储备与随机应变的能力。特别是翻译英文文献,非常随机,完全靠个人的专业英语积累,别想着走捷径,这一部分是否拿高分还是靠自己努力,没有技巧。关于复试的特点,还是那句话“金子是真是假一试便知”,老师们都是阅人无数的大牛,表现的真诚一点,不会就是不会,不要说假大空的话,一定要把话落到实处。

另外建议在复习期间,每天去图书馆。我的自制力不错,不需要隔离手机,如果自制力差的就管好自己的手机。每天作息规律,不需要过早起or过晚睡,保持有效学习时间8h即可。不需要完全隔绝你的娱乐活动,吃饭时间看综艺都是可以的,但最好不要看剧(很有自制力除外)。

最后总结

根据我的发现,浙大题目和复旦题目相比,确实简单不少。尤其是分值小,内容多,而且重英文,因此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对症下药。不过,偶尔看看别的学校的出题思路也是有好处的,毕竟内容是相通的。只要复习得好,什么学校都可以任你选,不用太在意学校的题目怎样,要把握自己的节奏。也不要因为本科成绩不好而自卑,我是双非的学生而且绩点也不高。只要自己感兴趣并且在讲究方法的基础上足够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一点要记住,方法方向第一,努力第二,不要感动自己。

以上是我学习方面的一些经验,其实考研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最难的就是坚持。只要你可以坚持下来,那就一定可以成功。其实我在考研时也有感觉到累的时候,不想学习,看到书就很烦躁,这时我选择了放松自己一下,我和朋友出去玩,躺在宿舍休息。玩一天之后心情好了,没有学习的罪恶感就很重,第二天就会赶紧跑去学习。所以在不想学习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放松,但是不能放松太过。我的经验就已经全部分享给大家啦,祝你们都可以考入自己心仪的院校!

考研复习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看你某段行程的配速有多快,而是要看整段行程内如何匀速的坚持到终点。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成功向来不容易,它不在于你有多么聪明,而在于你是否能够持之以恒。

清华大学代码是多少?

清华大学院校代码是1000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校介绍

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截至2020年12月,清华大学校园面积442.12公顷,建筑面积287.64万平方米;在校生53302人。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清华大学设有21个学院,59个系,开设82个本科专业。2022年2月,学校新增科学史专业。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晚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本科教育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立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坚持和完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教育教学体系。通过构建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优化本科培养方案、建设优质的课程,持续提升教育质量,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培养成长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

2009年,“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推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将各方面办学优势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清华学堂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和钱学森力学班均已开班,并入驻清华学堂。2017年,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加入“学堂计划”,学校尝试在文科领域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9年5月,人工智能班加入“学堂计划”。截至2019年5月,学堂计划共计8个班,每年约200人。

新雅书院是清华大学2014年成立、2016年首次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住宿制文理学院(residential-liberal-arts-college)。书院秉承渊博雅正、器识为先、传承创新的办学理念,以通专融合、学科交叉为导向,探索“文理、古今、中外会通”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不满足单一学科培养并具有较大综合发展潜力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文理通识教育和富有弹性的、跨学科的专业教育;培养文理基础雄厚、专业知识扎实、跨学科学习和创新能力突出、在各行各业能够发挥先导作用的创新型卓越人才。

新雅书院文理兼收,通专并举,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第一年以在书院的“教育特区”里接受优质的小班通识教育为主,一年后根据个人能力和志趣,从容、自主地选择最适合自己、最能发挥自身潜能的专业。

2018年,清华大学通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派出联合培养博士生294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7名,赴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习和研究;面向中外研究生开设联合培养双授联授学位项目46项和英文学位项目25项。

2017-2018学年,清华大学共有37个院(系、所)开设502门英文研究生课程,比2016-2017学年增加80门。其中,联合培养项目和英文学位项目开设课近380门,约390名教师参与授课。

1950年12月,清华大学接收首批外国留学生14名,这也是新中国接收的第一批外国留学生。截至2017年,清华大学累计招收培养外国留学生3万余人。

截至2018年3月,来自120多个国家的2800多名国际学生在清华大学攻读学位,包括1200余名本科生,1600多名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此外,每年有近千位国际交换、访问学生来校进行课程学习与合作研究。2018-2019学年度,清华大学将有15个本科大类、超过100个硕士专业和80个博士专业招收国际学生,其中18个硕士项目与7个博士项目为全英文授课学位项目。

清华大学的继续教育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清华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继续教育学院,开展并统筹管理全校的继续教育工作。2002年初,学校进行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定位于非学历非学位,成立了继续教育处,负责对全校非学历非学位继续教育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继续教育学院改制成为二级实体学院,专门从事非学历继续教育。

清华大学是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并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理事长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的继续工程教育教席设在清华大学。

教学成果

自198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设立起,清华大学共获得126项奖励。近三届获奖情况为:2009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12项,含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10项,含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2018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7项,含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

学术科研

根据《清华大学科研机构管理规定》,清华大学科研机构根据其批准设立的主体不同,分为三类,包括政府批准机构、学校自主批建机构和学校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共建机构。

截至2019年3月,在运行的校级科研机构共421个,其中政府部门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60个,学校自主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31个,学校以协议形式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30个。

科研项目是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也是引领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是清华大学科研项目和经费的重要来源。

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29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4项,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基础研究专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校立项604项,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项目201项,北京市各类科技计划基金项目87项。文科院系新增课题81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1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

2018年,清华大学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有10项,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重大项目有15项。

《清华大学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汇集并展示了清华大学年内最新的科技成果,反映了学校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最新成就。由该刊发布的科技成果着眼于公共安全、能源环境、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医疗卫生等领域,作为学校向地方、企业重点推广的项目,从而促进最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高效转化,推动科技成果的持续研究。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底,学校有教师3485人,其中45岁以下青年教师1743人。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务的1381人,具有副高级职务的1648人。教师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图灵奖获得者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5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9名,16名教授荣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67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2人入选青年学者,239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52人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合作交流

清华论坛主题包括科技、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关乎中国与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清华论坛2005年10月举办第一讲,截止到2018年11月22日共举办85讲。

2017年,清华大学共召开国际(双边)学术会议近百次,部分重要学术会议包括“第四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暨2017国际积极教育国际研讨会”、“第六届世界和平论坛”、“亚洲大学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峰会”、“生物大分子:结构、催化和调控国际会议”、“第16届国际传热大会”、“2017IEEE图象处理国际会议”、“第六届世界摩擦学大会”等。

清华大学先后与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环保部、工信部、水利部、建设部等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其中清华大学与中国气象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海洋局等部委开展的战略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在与国家各部委合作的过程中,一般包括专项技术联合攻关、设立科研基金、合作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技术咨询与服务、高技术装备应用、共建科研中心等多种形式。

清华大学校地合作的具体模式为:以项目为龙头,带动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设立校地科技合作基金;与重点地区共建“产学研合作办公室”。

清华大学在1995年成立了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简称“企合委”),1996年成立企合委海外部,自1995年成立起,已有中国海内外成员单位190家。

清华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海外知名跨国企业通过共建联合研究机构、框架合作、委托研发、联合研发、设立合作研究基金、海外技术许可与转让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开展前瞻性、高水平的科研合作与交流。

学术资源

图书馆:截止到2018年底,清华大学图书馆(含专业图书馆及院系资料室)的实体馆藏总量约525.5万册(件),除中外文印刷型图书外,读者可使用的文献资源还包括:古籍线装书22.2万多册;期刊合订本约59.2万册;校馆统筹年订购印刷型中外文报刊2739种;本校博、硕士论文16.2万余篇;缩微资料2.8万种;各类数据库683个;电子期刊14.2万种;电子图书2126.4万册,电子版学位论文497.1万篇。

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始于1905年,包括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各主要历史时期的文书档案;清华建校以来的学生学籍注册卡、成绩卡;科研、工程项目档案;历年获奖教材;学校各建筑物基建档案、图纸;纸质、电子版研究生论文档案;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个人档案,以及著名校友实物档案,大量声像档案等等。截至2014年3月,案卷总数达14万余卷,以件为保管单位档案总数约38万件,总排架长度3344米。

学术期刊

1、《清华大学学报》

清华大学学报包括三种期刊:《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Tsinghua-Science-and-Technology》、《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其中:《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Ei、CA、MR、РЖ、INSPEC、Zbl等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在中国历次全国性科技期刊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999年建国50年评优活动中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双高”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2002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Tsinghua-Science-and-Technology》在2015年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IF达到1.063,被Engineering-index-(Ei,USA)、INSPEC、SA、Cambridge-Abstract等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为“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成员单位。

2、《世界建筑》

《世界建筑》为国家一级杂志和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

3、《装饰》

《装饰》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国家核心期刊、全国中文艺术类10种核心期刊之一、全国百家重点图书室推荐期刊,连续三届(首届、第二届、第三届)获“国家期刊奖”。

4、《清华法学》

《清华法学》为CSSCI来源期刊(正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重要转载来源期刊、CLSCI十六种法学核心期刊之一。

5、《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期刊。

特色专业及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药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数量经济学、设计艺术学、专门史、分析化学、精密仪器及机械、环境工程、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学、麻醉学、内科学、外科学(骨外科、胸心外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物理化学、外科学(普外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计算机软件(设5个专业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化学、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建筑学、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管理、英语、物理学、车辆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医学工程、工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生物科学

清华大学的院校代号即院校代码为10003。清华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

                                 

清华大学专业代码概括:

085100建筑学085100建筑学硕士含论085900土木水利085300城市规划095300风景园林081300建筑学081400土木工程083300城乡规划学083400风景园林学081400土木工程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082300交通运输工程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085900土木水利081400土木工程081500水利工程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081400土木工程082700核科学与技术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080200机械工程082500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5500机械085400电子信息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5800能源动力080200机械工程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5500机械085800能源动力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085800能源动力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085400电子信息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085400电子信息085400电子信息080100力学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2500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5500机械070200物理学082700核科学与技术083700 安全科学与工程085700资源与环境085800能源动力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025200应用统计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院系概况: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清华大学设有21个学院,59个系,开设82个本科专业。2021年4月,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22日正式成立。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当日宣读学院成立决定并致辞表示,集成电路学院为学校实体教学科研机构,隶属信息学院。

师资队伍:

学校有教师3485人,其中45岁以下青年教师1743人,具有正高级职务的1381人,具有副高级职务的1648人。教师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图灵奖获得者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5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9名,16名教授荣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52人入选青年学者,239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52人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学科体系: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中国史、物理学、世界史、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

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哲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建筑学、法学、土木工程、政治学、水利工程、社会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教育学、核科学与技术、体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医学工程、外国语言文学、城乡规划学、新闻传播学、风景园林学、中国史、软件工程、世界史、安全科学与工程、数学、网络空间安全、物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工商管理、生物学、公共管理、生态学、基础医学、统计学、临床医学、力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机械工程、中西医结合、光学工程、药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医学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护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艺术学理论、电气工程、美术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设计学、心理学、天文学

                                 

仅有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的博士硕士点1个:天体物理

仅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心理学、大气科学、科学技术史、交通运输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

仅有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的硕士点1个: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教育、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金融、应用统计、法律、社会工作、体育、应用心理、新闻与传播、建筑学、工程、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艺术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药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数量经济学、设计艺术学、专门史、分析化学、精密仪器及机械、环境工程、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学、麻醉学、内科学、外科学(骨外科、胸心外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物理化学、外科学(普外科)    

以上就是关于复旦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经验?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

 
福步贸易网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 |  m.fob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