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建园特点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据《王氏拙政园记》和《归园田居记》记载,园地“居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地可池则池之,取土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池之上,山之间可屋则屋之。”充分反映出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一、楼一、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这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园的风范。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早期多为单体,到晚清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表现在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16.3%。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如小沧浪,从文征明拙政园图中可以看出,仅为水边小亭一座。而八旗奉直会馆时期,这里已是一组水院。由小飞虹、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水庭之东还有一组庭园,即枇杷园,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在园林山水和住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较好地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同时,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
这种园中园式的庭院空间的出现和变化,究其原因除了使用方面的理由外,恐怕与园林面积缩小有关。光绪年间的拙政园,仅剩下了1.2公顷园地。与苏州其他园林一样,占地较小,因而造园活动首要解决的课题是在不大的空间范围内,能够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无限风光。这种园中园、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婉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间的欲放先收、欲扬先抑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这种处理手法,在苏州园林中带有普遍意义,也是苏州园林共同的特征。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数百年来一脉相承,沿袭不衰。早期王氏拙政园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观取自植物题材,如桃花片,“夹岸植桃,花时望若红霞”;竹涧,“夹涧美竹千挺”,“境特幽回”;瑶圃百本,花时灿若瑶华。”归田园居也是丛桂参差,垂柳拂地,“林木茂密,石藓然”。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兰如雪。杏花盛开,“遮映落霞迷涧壑”。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锦帐重叠。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独傲冰霜。有泛红轩、至梅亭、竹香廊、竹邮、紫藤坞、夺花漳涧等景观。至今,拙政园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观取胜的传统,荷花、山茶、杜鹃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仅中部二十三处景观,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为主景的景观。如远香堂、荷风四面亭的荷(“香远益清”,“荷风来四面”);倚玉轩、玲珑馆的竹(“倚楹碧玉万竿长”,“月光穿竹翠玲珑”);待霜亭的桔(“洞庭须待满林霜”);听雨轩的竹、荷、芭蕉(“听雨入秋竹”,“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玉兰堂的玉兰(“此生当如玉兰洁”);雪香云蔚亭的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听松风处的松(“风入寒松声自古”),以及海棠春坞的海棠,柳荫路曲的柳,枇杷园、嘉实亭的枇杷,得真亭的松、竹、柏等等。
苏州园林拙政园介绍?
苏州可谓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发源之地,为江南私家园林精粹汇集之处。苏州园林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中都久负盛名,她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苏州园林极富诗情画意,能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以韵胜、以格高,一向为我国文人所喜爱,历代大量的咏梅诗篇成为园林造景的题材,所以在苏州园林中以梅花为主题的景观较多,如:雪香云蔚亭(拙政园)、暗香疏影楼(狮子林)、问梅阁(狮子林)、瑶华境界(沧浪亭)、见心书屋(沧浪亭)、南雪亭(怡园)、梅花厅事(怡园)、竹外一枝轩(网师园)、想香径(归田园居)、曲径寒梅(雅园)、梅花墩(遂园)、听涛观海阁(隐梅庵)、梅花一卷廊(常熟半亩园)等。
苏州开车可以到的花卉基地在哪?
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景点简介
苏州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1509年,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园的名字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十年***1860***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西部原为“补园”,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东部原称“归田园居”,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2主要景点
东花园区域
秫香馆:秫香,指稻谷飘香。此处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室内宽敞明 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幅,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落地长窗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妆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
涵青亭:园林建筑,以亭的变化为多。亭是一种只有屋顶而没有墙的小屋,玲珑轻巧,一般由屋顶、柱身和台基三部分组成。在园林中可点景、观景,又可供人小憩、纳凉、 避雨。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较逼仄。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斜倚亭边美人靠小坐,天光云影,水 间锦鲤遨游,荷莲轻荡。
天泉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四周草坪环绕,花木扶疏。亭北平岗小坡,林木葱郁。亭子之所以取“天泉”这个名字,是因为亭内有口古井,相传为元代大巨集寺遗物。此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为“天泉”。
芙蓉榭:榭是我国古代一种很美的建筑形式,凭借周围风景而构成,形式灵活多变。芙蓉榭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此榭面临广池,是夏日赏荷的好地方。
缀云峰: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缀云峰、联壁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缀云峰的形态自下而上逐渐壮大,其巅尤伟,如云状,岿然独立,旁无支撑,此峰苔藓斑驳,藤蔓纷披,不乏古意。
中花园区域
香洲:为“舫”式结构,有两层楼舱,通体高雅而洒脱,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香洲寄托了文人的理想与情操。
雪香云蔚亭:雪香,指梅花。云蔚,指花木繁盛。此亭适宜早春赏梅,亭旁植梅,暗香浮动。又称冬亭。
梧竹幽居: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此亭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 “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征明题。
松风水阁: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作“岁寒三友”。松树经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将之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松之苍劲古拙的姿态常被画入图中,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松风水阁又名“听松风处”,是看松听涛之处。
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线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
远香堂:远香堂为四面厅,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建于原若墅堂的旧址上。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堂名因荷而得。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
海棠春坞:玲珑馆东侧花墙分隔的独立小院是海棠春坞。造型别致的书卷式砖额,嵌于院之南墙。院内海棠两株。庭院铺地用青红白三色鹅卵石镶嵌而成海棠花纹。与海棠花相呼应。
听雨轩:在嘉实亭之东,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轩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边有芭蕉、翠竹,轩后也种植一丛芭蕉,前后相映。雨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就能听到各具情趣的雨声,境界绝妙。
玉兰堂:是一处独立封闭的幽静庭院,玉兰堂高大宽敞,院落小巧精致。南墙高耸,好似画纸,墙上藤草作画,墙下筑有花坛,植天竺和竹丛,配湖石数峰,玉兰和桂花,色、香宜人。
西花园区域
笠亭:在扇亭后的土山上还有一小亭,称“笠亭”。“笠”即箬帽,亭作 *** 形,顶部坡度较平缓,恰如一顶箬帽,掩映于枝繁叶茂的草树中。
宜两亭:在别有洞天靠左,叠有假山一座。沿假山上石径,有一座六角形的亭子位于山顶,这就是“宜两亭”。
卅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为西花园的主体建筑,南部称“十八曼陀罗花馆”,北部名“卅六鸳鸯馆”,这是古建筑中的一种鸳鸯厅形式。 南厅是十八曼陀罗花馆,曼陀罗花即山茶花。北厅因临池曾养三十六对鸳鸯而得名。卅六鸳鸯馆内顶棚采用拱型状,既弯曲美观,遮掩顶上梁架,又利用这弧形屋顶来反射声音,增强音响效果,使得余音嫋嫋,绕梁萦回。
倒影楼***夜景***:倒影楼以观赏水中倒影为主。楼分两层,楼下是“拜文揖沈之斋”,文是指文征明,沈是指沈周,这两位均是苏州著名的画家,沈周还是文征明的老师。当年,西园园主张履谦为表达自己的景仰之情,于光绪二十年***1894***特建此楼以资纪念。倒影如画景色绝佳。
留听阁: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阁内最值得一看的是清代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梅、鹊飞罩,刀法娴熟,技艺高超,构思巧妙,将“岁寒三友”和“喜鹊登梅”两种图案柔和在一起,是园林飞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浮翠阁:为八角形双层建筑,高大气派,煞是引人注目。山上林木茂密,绿草如茵,建筑好像浮动于一片翠绿浓荫之上,因而得名“浮翠阁”。
塔影亭:在留听阁,回头望塔影亭,顿觉美妙致至。攒尖的八角亭映入水中,宛如宝塔,端庄怡然,不失为西部花园中一个别致的景观。
与谁同坐轩:小亭非常别致,修成折扇状。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名“与谁同坐轩”。轩依水而建,平面形状为扇形,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半栏均成扇面状,故又称作“扇亭”。
波形廊:在西花园与中花园交界处的一道水廊,是别处少见的佳构。从平面上看,水廊呈“L”形环池布局,分成两段,临水而筑,南段从别有洞天***,到卅六鸳鸯馆止北段止于倒影楼,悬空于水上。
园林博物馆
苏州园林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始建于1992年。2007年12月4日,园林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新馆紧邻拙政园,占地面积3205平方米,建筑面积3390平方米,园林博物馆设有序厅、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文化、园林传承等五大展厅,以苏州历代名园为例,向游人展示苏州古典园林的丰厚内涵和艺术魅力。博物馆以造园工具、陈设家俱、建筑构建等实物为主要载体展示园林的传统造园工艺,并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古典园林的艺术魅力。
中国私家园林特点
1.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扬抑、曲折、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再创造,曲折有致,造成一种似乎深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
2.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
3.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
4.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善于品评,园林风格以清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溢着浓郁的书卷气。
5.在布局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法善于仿造自然山水的形象十分讲究园林的细部处理。
拙政园的旅游指南
特色活动
杜鹃花节:每年春季,拙政园都要隆重举办一年一度的“杜鹃花节”。“杜鹃花节”既是拙政园的一项传统特色专案,也是被苏州市 *** 列入“苏州旅游节”的重点专案之一。杜鹃花展期间,将有数百种名贵杜鹃花展出。届时,拙政园内是莺歌燕舞,万紫千红,满目妖娆。不仅让游客在浓浓春意中领略游园的意趣,也让游客在山花烂漫中感受到拙政园这座城市山林的诗情画意。
荷花节:每年夏季,拙政园都将举办苏州园林的传统特色专案“荷花节”。“荷花节”依托于拙政园宽阔的荷塘,以数百个品种的缸荷、碗莲及多种水生植物造景,渲染荷花香远益清的感官效果,营造夏日江南水乡的清凉意境。此时的拙政园内,到处是‘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的景象。在河堤绿荫下,在习习凉风中,拙政园成为游客赏荷的最佳去处,在拙政园观赏荷花展已成为苏州市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成为了一种“新民俗”。
反季菊花展:每年秋季,拙政园都将以菊花为主题举办反季菊花展。菊花展中,如彩球,似花灯,像礼花,团团簇簇、千姿百态的菊花,展示著超凡脱俗,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自然特质。游客在以疏朗自然的风格著称的拙政园中赏菊,别有一番“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闲情逸趣。
园林票价
淡季 50元/位 10.31-4.15
旺季 70元/位 4.16-10.30
驾车路线:全程约64.9公里
起点:苏州市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三香路行驶700米,右转进入西环路
2.沿西环路行驶1.3公里,朝高新区管委会/北环快速路/G2/G42方向,直行上匝道
3.沿匝道行驶560米,直行进入西环路高架
4.沿西环路高架行驶600米,直行进入西环快速路
5.沿西环快速路行驶560米,朝北环路/桐泾路/火车站/留园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新庄立交
6.沿新庄立交行驶480米,直行进入北环快速路
7.沿北环快速路行驶6.0公里,朝东环快速路/相城大道/G42/G2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官渎里立交
8.沿官渎里立交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上高路
9.沿上高路行驶160米,在沪宁高速/相城大道/上海/G312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0.沿匝道行驶180米,直行进入上高路
11.沿上高路行驶380米,直行进入上高路辅路
12.沿上高路辅路行驶460米,朝G2/G42/沪宁高速/沪宁高速苏州管理处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沪宁高速苏州东互通
13.沿沪宁高速苏州东互通行驶570米,直行进入沪宁高速苏州东互通
14.沿沪宁高速苏州东互通行驶3.0公里,直行进入京沪高速
15.沿京沪高速行驶39.5公里,在陆家/昆山开发区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6.沿匝道行驶2.2公里,直行进入东城大道
17.沿东城大道行驶1.1公里,朝G312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东城大道辅路
18.沿东城大道辅路行驶430米,左转进入陆丰东路
19.沿陆丰东路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花安路
20.沿花安路行驶1.3公里,朝花桥方向,右转进入花园路
21.沿花园路行驶1.6公里,稍向右转进入花园路
22.沿花园路行驶900米,右转
23.行驶2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万狮路
24.沿万狮路行驶3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绿环园艺花卉植物基...
以上就是关于拙政园在苏州园林中有哪些特点?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