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车型统计分类是在参考GB/T3730.1-2001和GB/T15089-2001国家标准,结合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制订的。在大的分类上基本与国际较为通行的称谓一致,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由于各国在车型细分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对于乘用车和商用车之下的细分类是按照我国自身的特点进行划分的。
汽车有哪几类分类方式
首先看一下旧分类的相关情况。旧分类是1988年依照GB/T3730.1-88制订的,分为三大类,即载货汽车、客车和轿车,各类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了细分类,具体为:
载货汽车分为(按照总质量划分):1、重型载货车(总质量>14吨);2、中型载货车(6吨<总质量≤14吨);3、轻型载货车(1.8吨<总质量≤6吨);4、微型载货车(总质量≤1.8吨)。
客车分为(按照车身长度划分):1、大型客车(车长>10米);2、中型客车(7米<车长≤10米);3、轻型客车(3.5米<车长≤7米);4、微型客车(车长≤3.5米)。
轿车分为(按照排量划分):1、高级轿车(排量>4升);2、中高级轿车(2.5升<排量≤4升);3、中级轿车(1.6升<排量≤2.5升);4、普通级轿车(1.0升<排量≤1.6升);5、微型轿车(排量≤1.0升)。
新的车型统计分类是在参考GB/T3730.1-2001和GB/T15089-2001国家标准,结合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制订的。在大的分类上基本与国际较为通行的称谓一致,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由于各国在车型细分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对于乘用车和商用车之下的细分类是按照我国自身的特点进行划分的。新分类具体情况描述如下:
乘用车(passenger car) 在其设计和技术特征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
与旧分类相比,乘用车涵盖了轿车、微型客车以及不超过9座的轻型客车,而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的客车不属于乘用车。有一类特殊情况,由于部分车型如金杯海狮同一长度的车既有9座以上的,又有9座以下的,在实际统计中,我们将其车型均列为商用车,在以下商用车的解读中不再重复叙述。
乘用车下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多功能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四类,它是根据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特点进行区别划分的。
基本型乘用车
英文名称basic
car它的概念基本等同于旧标准中的轿车,但在统计范围上又不完全同于轿车,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将旧标准轿车中的部分非轿车品种如GL8、奥德赛、切诺基排除在基本型乘用车外,而原属于轻型客车中的“准轿车”列入了基本型乘用车统计,由于这些特殊的车型产销数量不是很多,对于分析基本型乘用车的市场发展趋势影响不大。
多功能车(MPV) 与后面提到的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一样,都属于近年来行业引进的外来称谓,英文名称为mulitypurpose
vehicle,它是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车内每个座椅都可以调整,并有多种组合方式,前排座椅可以180度旋转的车型。近年来该车型已有较多的企业生产,如上海通用的GL8、东风柳州的风行和江淮的瑞风,而一些企业生产的类似产品在实际统计中可能也列入多功能车统计。该车型在旧标准中部分列入轿车统计,部分列入了轻型客车统计。
运动型多用途车(SUV) 英文名称sport utility
vehicle,该车型起源于美国,这类车既可载人,又可载货,行驶范围广泛,驱动方式应为四轮驱动。近几年我国轻型越野车和在皮卡基础上改装的运动型多用途车发展较快,但在驱动方式上不一定是四轮驱动,行业在分析市场时一般将这几类产品放到一起,本次分类改革我们也将这几类车型统一归为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类,因此我国的此类产品范围要广于国外。同时为了便于分析比较,我们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下又按照驱动方式不同分为四驱运动型和二驱运动型多用途车。该类车型主要有长丰猎豹、北京吉普切诺基、长城赛佛、郑州日产的帕拉丁等。在旧分类中除了部分切诺基列入轿车中外,其他均列入了轻型客车中。
交叉型乘用车 英文名称cross passenger car 是指不能列入上述三类外的其他乘用车,这部分车型主要指的是旧分类中的微型客车,今后新推出的不属于上述三类的车型也列入交叉型乘用车统计。
上述四类车型又分别按照厢门、排量、变速箱的类型和燃料类型进行了细分。
商用车(commercial vehicle) 在设计和技术特征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乘用车不包括在内。
相对旧分类,商用车包含了所有的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的客车。在旧分类中,整车企业外销的底盘是列入整车统计的,在新分类中,我们将底盘单独列出,分别为客车非完整车辆(客车底盘)和货车非完整车辆(货车底盘)。商用车分为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客车非完整车辆和货车非完整车辆,共五类。
客车 在设计和技术特征上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商用车辆,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9座。
新分类中的客车含义要小于旧分类中的客车,原因为:9座及以下的列入了乘用车,底盘单独列出为客车非完整车辆。
在客车细分类中,我们先后按照车身长度、用途和燃料类型进行了细分类,由于车身长度按照米数来细分的,因此统计信息更加详细,又可以按照旧分类中的大、中、轻型客车的划分标准进行归类;列出各用途客车,有利于进行细分市场的分析。
货车 一种主要为载运货物而设计和装备的商用车辆,它能否牵引一挂车均可。
与新分类的客车类似,新分类的货车含义也小于旧分类中的载货汽车,对应关系为旧分类载货汽车=新分类中的(货车+半挂牵引车+货车非完整车辆)。
货车的细分是按照总质量、用途和燃料类型来细分的。
半挂牵引车 装备有特殊装置用于牵引半挂车的商用车辆。
我国加入WTO后,港口运输量日益增大,为半挂牵引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近年来,该车型发展很快。在旧分类中,半挂牵引车是列入载货汽车统计的,没有单独列出,新分类是作为商用车的一大类单独列出的。
对于半挂牵引车,车辆分类依据的质量是处于行驶状态中的半挂牵引车的质量,加上半挂车传递到牵引车上最大垂直静载荷,和牵引车自身最大设计装载质量(如果有的话)的和。
客车非完整车辆和货车非完整车辆 分别指客车底盘和货车底盘,客车非完整车辆按照长度进行细分,货车非完整车辆按照总质量细分。
中国汽车市场细分
(1)载货汽车:主要用于运送货物,有的也可牵引全挂车的汽车。根据最大总质量不同,可分为微型货车(1.8吨以下),轻型货车(1.8-6吨),中型货车(6-14吨),重型货车(14吨以上)。
(2)自卸汽车:以运送货物为主且有可倾卸货箱的汽车。适于坏路或无路地区行驶,多用于国防、林区和矿山。
(3)越野汽车:主要用于坏路或无路地区的全轮驱动的具有高通过性的汽车。适于坏路或无路地区行驶,多用于国防、林区和矿山。
(4)轿车:用于载送人员及其随身物品且座位布置在两轴之间的四轮车辆。按发动机排量大小可分为微型汽车(1L以下),普通级轿车(1-1.6L),中级轿车(1.6-2.5L),中高级轿车(2.5-4L),高级轿车(4L以上)。
(5)客车:具有长方形车厢,主要用于载送人员及其随身行李物品的汽车。按用途不同可分为长途客车、团体客车、市内公共汽车和旅游客车等。
(6)牵引汽车及半挂牵引汽车:专门或主要用于牵引挂车或半挂车的汽车。根据牵引挂车的不同可分为半挂牵引汽车和全挂牵引汽车。
(7)专用汽车:装置有专用设备、具备专用功能,用于承担专门运输任务或专项作业的汽车。用于完成特殊任务,如消防车、救护车、油罐车、防弹车、工程车等。
汽车市场细分的标准是什么?
今年短短几个月,接连有20多种车型下线上市。随着新车型日益丰富,使人越来越感到,以往简单地将轿车划分成“经济型车”、“中级车”、“高级车”,已不太适应现实状况。日前一汽-大众一位负责人就表示,中国车市已出现越来越细分的态势,该公司的研究部门认为,目前中国车市至少可分为8个层次。
8个细分市场的划分是否科学,自然还可探讨,但可以肯定,目前中国车市确实已经分得越来越细。上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对轿车都习惯叫作“小车”,这是为了与卡车、客车等“大车”相区别。后来神龙富康问世,人们开始以有没有“屁股”作为界线,将轿车分为三厢车和两厢车。2000年第一辆10万元家庭轿车赛欧出现,使人们开始建立起明确的家庭用车概念。以后随着车型逐渐增多,才以价格、排量等作为标准,将轿车划分为“经济型车”、“中级车”和“高级车”。直到2002年开始SUV和MPV等车型进入国内,汽车的细分才开始多样化、复杂化起来。接踵而至的是S-RV、C-RV等车型,还有SMPV、CUV等各种各样的划分,不胜枚举。
有分析人士认为,从市场划分这个小角度,可以看出我国汽车市场这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对市场的细分还远不及发达国家。在欧美等国,对汽车的划分有76个个性市场指标,比如说豪华和高档就不是一回事,低档有低档的豪华和一般型,高档有高档的豪华和一般型。目前中国车市还是简单地根据价格来进行区分,而并没有出现MINI·COOPER、307CC等豪华小车和中档跑车等更细分的车型。这位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国产轿车根据价格,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3万至5万元的微型车,比如QQ、SPARK;然后是高尔、派力奥等价格在5万至7万元的经济型车;8万至10万元的有POLO、飞度、标致206等小车;然后是10万至15万元左右的中低级车,如福特福克斯、标致307、凯越、伊兰特、阳光、花冠等;接着是马自达62.0、老款帕萨特、雅阁2.0等中级车,价格在18万至21万元之间;再后面是新雅阁2.3、蒙迪欧2.5、马自达62.3等中级车,价格在22万至25万元之间;然后是别克君威3.0、君越、天籁、奥迪2.0T、PASSATV6、宝马3系等中高级车;最后就是宝马5系、奥迪4.2、凯迪拉克CTS等高级车。如果再加上MPV、SUV等细分市场,其实中国汽车市场的划分已经超过10种,已远远不能再简单地以“经济型车”、“中级车”、“高级车”来划分。
汽车市场细分的标准包括地理气候因素、人口因素和心理因素。根据地理和气候因素:寒冷地区的汽车用户更注重汽车的保暖和暖风设备,对汽车的防冻和冷启动效果以及汽车的防滑安全措施有更高的要求。湿热地区的汽车用户对空调制散热、底盘防锈、漆面保护等要求更高。平原地区的汽车用户希望汽车底盘低,悬架硬度适中,高速行驶稳定性好;而丘陵山区的汽车用户更看重车辆的通过性、爬坡能力和机动性。按人口因素划分:由于性别、年龄、收入、职业、教育、家庭、种族、宗教等的不同,对汽车产品的需求也不同。,从而细分汽车市场。根据心理因素:不同的生活方式、性格、喜好等心理因素的差异,促成了消费者不同的消费倾向。比如生活方式简约还是奢华,性格外向还是内向,偏爱名牌还是对品牌漫不经心等等。形成了对汽车档次、品牌、价格、功能、款式、颜色的不同需求。
以上就是关于汽车的详细分类是怎样的?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