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长江下游的滨江城市张家港,春江水暖,芦苇绵延,江鲜溯洄而至。北临长江,南近太湖,芦苇绵延,江鲜溯洄而至,更值得称道的是水产鲜美,出产的江鲜肉质肥美细腻,口感鲜嫩温醇,其中河豚、刀鱼、鲥鱼被成为“长江三鲜”,盛名远播。
张家港市,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位于中国大陆东部,长江下游南岸,东南与常熟相连,南与苏州、无锡相邻,西与江阴接壤,北滨长江,与如皋、靖江隔江相望。该市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性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在这天时地利人和的地方肯定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对于春季的天然美食肯定也是多种多样、下面简单跟大家分享几样
每一个张家港人,从小都是被江鲜养叼了嘴。江鲜宴是不是很优秀?
只在传说中听说过河豚吧?张家港人吃河豚早已经很普遍了。
每年到了春天,张家港随处都可以看到吃河豚的场景,一到时节,整个张家港就是“村村有高手,呼呼烧河豚”。
吃河豚也是很讲究的,先吃“精巢”,再到“鱼皮”,这两样算的上是整个河豚的精华了,鱼肉一般都是最后吃的。
鲥鱼很特别,春末夏初才有,是一种很娇贵的江鲜,离开水就死了,所以,要是想吃正宗的且美味的鲥鱼,还是得张家港走一遭。
酒酿鲥鱼是一道名菜,这个做法很特别,不去鱼鳞,做的时候会将酒酿抹在鱼身上,做好之后的鲥鱼,鱼肉细嫩,味道也很浓郁,是必不可少的江鲜美食。
不过呢,不会杀河豚的,建议不要自己煮,自己杀。要请专业的,有经验的老师傅出来河豚,这样才能放心吃。
美食虽好,但是生命更重要哈,且行且珍惜。(留言就好,不必转发)
张家港有什么特产吗?要好吃的 ,可以方便带的???
张家港特色美食有:
1、高庄豆腐干
凤凰高庄豆腐干始于清咸丰年间,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原料选用经精心筛选的地产小黄豆,制法独特,一般要经过磨豆、滤浆、点卤等11道工序,制作精细,风味独特。
2、拖炉饼
拖炉饼是杨舍、塘桥等地的著名传统风味小吃,已有150余年历史。拖炉饼采用上等面粉、白糖、净板油、荠菜、芝麻、桂花等为原辅料。口味油而不腻,甜而不黏,清香可口。集酥、甜、松、脆、香于一体,外形饱满,色泽金黄,酥层清晰。
3、凤凰水蜜桃
在1952年引进无锡水蜜桃的基础上,经长期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有白凤、白花、黄皮、小青等主栽品种,皮色有淡黄、乳白、微红色,具有果大、肉嫩、鲜甜、多汁、果皮易剥等特点。
4、长江三鲜
张家港境内长江水域属河口段,鲥鱼至此,体内脂肪消耗少,丰腴肥硕,肉味鲜,刀鱼体形狭长侧薄,颇似尖刀,银白色,肉质细嫩,但多细毛状骨刺。肉味鲜美,肥而不腻,兼有微香。
5、血糯
血糯又名“呕血糯”,或称“红莲糯”,是一种名贵的糯稻。谷粒皮壳呈浅紫色,其米殷红如鸭血,清代列为“御米”,是制作八宝饭的主要原料。
拖炉饼的来历
鲥鱼:为南方水产中的珍品,每年春末夏初入江产卵,在“小满”至“芒种”期间为旺季。《本草纲目》载,鲥鱼“夏初时有,余月则无,故名”。鲥鱼体扁阔而长,色白如银,鳞下多脂肪,一般重1公斤左右,鳞可食,肥嫩清鲜。古时曾列为皇帝的“御膳”珍肴,现已蜚声海外,远销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鲥鱼在近海入江,靠潮水自然推力前进。张家港境内长江水域属河口段,鲥鱼至此,体内脂肪消耗很少,正丰腴肥硕,肉味最鲜,营养丰富。据测定每百克肉内含蛋白质16.9克,脂肪16.9 克,碳水化合物 0.2克,钙33毫克,磷216毫克,铁2.1毫克,核黄素0.14毫克,尼克酸4毫克,热量22千卡。张家港所捕的鲥鱼质量名列前茅,是江苏省重点产区,也是外贸出口的主要基地。1974年、1977年产量最高,都在10万公斤以上。酒酿鲥鱼是张家港地方风味名吃,深受群众喜爱。做法是将鲜鲥鱼去内脏(不去鳞),洗净放入适量酒酿和熟猪油,加葱、姜、火腿片及调料,上笼蒸15分钟左右而成。出笼后的鲥鱼酒香四溢,色泽洁白,鲜嫩味美。1975年4月12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主席访问南京期间,张家港(沙洲)鲥鱼专送南京招待国宾。
刀鱼:学名“刀鲚”,属洄游鱼类。每当春季,刀鱼成群溯江而上,形成鱼汛。农谚有“春潮迷雾出刀鱼”,是春季最早的时鲜鱼。刀鱼体形狭长侧薄,颇似尖刀,银白色,肉质细嫩,但多细毛状骨刺。肉味鲜美,肥而不腻,兼有微香。宋代名士刘宰曾有诗称赞:“肩耸乍惊雷,鳃红新出水,芼以姜桂椒,未熟香浮鼻。”刀鱼面、刀鱼馄饨,别具风味,脍炙人口。刀鱼是张家港主要水产品之一,境内长江水域均可捕获。前期刀鱼雄性多,体大,脂肪多;后期雌性居多,体小,脂肪少。“清明”后,刀鱼肉质变老,俗称“老刀”。刀鱼馄饨是张家港民间传统特色点心。其制作方法:将刀鱼从尾部向上劈成两半,去除头、皮、大骨,用刀背将其捣碎,剔除鱼刺,加入佐料,与韭黄或瘦猪肉等拌和做成陷;再选用精白面粉加适量盐和水揉成面,擀压成极薄的皮子,将刀鱼肉陷包成馄饨。馄饨在沸水中煮至漂浮即可食用。入口清香诱人,口感细腻滑嫩,鲜美无比,别具风味。
河豚:古称“鲐”,与鲥鱼、刀鱼并誉为“长江三鲜”。河豚体呈椭圆形,头圆口小,背部一般呈黑褐色,有花纹,腹部白色有肉刺,无鳞、无胆,有气囊,能吸气膨胀。产于咸水和淡水相交处的水域里,每年春季沿江上溯产卵。张家港捕捉河豚早,产量也较高。河豚鱼营养丰富,腴肥鲜美且带野味,与众不同。宋《明道杂志》曾称颂它为“水族中之奇味也”。河豚还有补虚去湿、舒胃、却痔疾等效用。但血液、肝脏、卵巢都有剧毒,烹煮不慎,食后易中毒致死。解放后,人民政府禁止私自买卖,统由国家购销。河豚鱼经处理后,可制成冻鱼片或罐头食品,还可从肝脏、卵巢中提炼出河豚素、河豚酸等名贵药品。
银鱼:又名“面鱼”“面丈鱼”,体细长,银白色,透明光滑。一般长8~15厘米,形如玉簪,是张家港长江中的又一特产,活动范围主要在长江下游,每年“惊蛰”至“立夏”在长江口区产卵,“清明”左右为旺汛期。银鱼一身嫩肉,骨软可食,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食用价值高,当地用银鱼和蛋煎煮的时令菜“面鱼摊蛋”,黄白相间,色香味全,独具特色。
子鲚鱼:又名“烤子鱼”,是凤尾鱼中的雌鱼,长江口名贵的经济鱼类。子鲚鱼体侧扁,尾部延长,银白色。一般长14~16厘米,体重15~20克,腹内有大量鱼卵,含有较多的油脂、磷酸盐和钙质。味鲜,有肥感,为人脑及骨隋良好滋补品。子鲚鱼在“立夏”前后集群入江作生殖回游。一般只上溯到张家港七干河、四干河外水域。双山以上多为雄性,称毛鲚。
鮠鱼:(鮰鱼)亦称“江团”、“白吉”,是长江中一种淡水底层鱼类。鱼体前部扁平,后部侧扁,一般长60厘米左右,光滑无鳞,呈灰褐色,幼鱼淡白色。张家港江段,一年四季均有捕获,以春、夏季产量为高。鮠鱼肉嫩无刺,味鲜美,尤以菜花盛开时为最,称“菜花白吉”,是张家港的时令佳肴。鮠鱼鳔,胶质,特别肥厚,为鱼肚中之上品。“气锅鮠鱼”是境内的民间特色菜肴。做法是:将洗净的鲜鮠鱼切成块状,放入沸水中氽一下捞出,加鸡(一般选用本地产“三黄”鸡)汤,配以葱、姜、黄酒等佐料,置于汽锅中蒸20分钟即成。鱼肉肥嫩,清香鲜美。
凤凰稻:是张家港凤凰山附近长期培育成的优良粳稻,谷粒基部有双翼(护颖),似凤凰展翅,故名凤凰稻。清代《常昭合志》中列为著名物产。凤凰稻碾成的米,色洁白如珍珠,煮饭烧粥,性粘腻,香软适口,为粳米中的上品,载誉江南。
凤凰水蜜桃:风景秀丽的张家港市凤凰山和鸷山山麓,是著名的凤凰水蜜桃主要产地。凤凰水蜜桃是在1952年引进无锡水蜜桃的基础上,经长期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皮色有淡黄,有乳白,有微红,具有果大、肉嫩、鲜甜、多汁、果皮易剥等特点。凤凰水蜜桃有白凤、白花、黄皮、小青等主栽品种,远销苏州、南京、上海等地。
高庄豆腐干:张家港市凤凰高庄豆腐干始于清咸丰年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制作精细独特,价廉物美。清末民初,已畅销常熟、江阴、无锡等地。高庄豆腐干有厚型、薄型两种,呈绛色,质地细实,五香佐料渗透入味,闲吃或作下酒菜,均属佳品。
拖炉饼:是张家港市杨舍、塘桥两地的著名传统风味小吃。该饼历史悠久,据今已有150多年。制作工艺独特,烘烤时需用两只炉,下面一只为底炉(平底),上面一只为顶炉(尖顶,呈锥状),烘烤时二只炉同时加热吻合,并以顶炉的热量将饼吊熟,大有顶炉拖底炉之势,故称拖炉饼。拖炉饼采用上等白面粉、白糖、净板油(加工过的生猪油)、荠菜、芝麻、桂花等为原辅料。口味油而不腻,甜而不粘,清香可口。集酥、甜、松、脆、香于一体,外形饱满,色泽金黄,酥层清晰。
鹿苑鸡:因产于张家港市鹿苑乡而得名,相传已有两百年的饲养历史。鹿苑鸡的毛、皮、嘴、脚均为黄色,颈羽、尾羽和翅羽间有蔬落黑毛。公鸡脚杆高壮,傲然挺立,大的体重可达4公斤以上,有“九斤王”之称。母鸡脚杆粗矮,浑重壮实,重2公斤以上,年产蛋在140~200个之间,平均蛋重54克。该鸡肉质细腻、肥美、香鲜、味浓。民间传说,清代同治、光绪两帝之师翁同酥常把鹿苑鸡作为特产,带至京城赠送亲友和同僚,曾被列为贡品,驰名大江南北。
高峰鹿液茶:产于张家港市金港镇高峰村长山一带。长山位于长江边,江雾迷漫,空气清新,气候湿润,是金港镇高峰村茶场所在地。所产茶叶具有气香色清的天然品质。高峰茶分春秋两季采摘,以谷雨前为最好。村里办有茶厂,自己焙炒。制成的高峰鹿液茶,条索紧结,色泽嫩绿,带有清香,用水冲泡,碧色诱人,味感鲜醇,有生津止渇、解乏提神的作用。曾在江苏省品茶会上获第一名。
锦丰小辣椒:为省无公害农产品。锦丰镇从1998年开始,大面积种植,面积达200公顷。主要品种有“宁优九号”“辣优九号”“湘辣二号”以及地方特色品种“金椒”(朝天椒)等。其中,从湖南引进“湘辣二号”羊角椒,鲜食、加工两用,红椒鲜艳,适宜深加工;青椒微辣,无淡味,风味好,水分低,空腔小,果型直,整齐标准,作蔬菜用,市场供不应求。产品大量销往苏、锡、常及上海、浙江等地。2002年建成全市重要的辣椒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生产基地,并被列入国家综合开发项目。2003年,全镇辣椒种植面积433公顷。
针结花边:是新型的手工艺品。1972年常阴沙农场插队知识青年夏小斌小组首创。它采用针织工艺,将花线勾结成各种图案,有整洁、雅静、纤巧、柔和的感觉。是客厅、卧室门窗、家具上的实用装饰品,也是张家港主要的手工业品。曾多次参加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受到外商好评。产品远销欧美。
常州有名小吃
拖炉饼
流传在张家港市杨舍、江阴市北漍、长泾一带的地方传统风味小吃,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是杨舍、塘桥两地的著名传统风味小吃。该饼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50多年。制作工艺独特,烘烤时需用两只炉,下面一只为底炉(平底),上面一只为顶炉(尖顶,呈锥状),烘烤时两只炉同时加热吻合,并以顶炉的热量将饼吊熟,大有顶炉拖底炉之势,故称拖炉饼。拖炉饼采用上等白面粉、白糖、净板油(加工过的生猪油)、荠菜、芝麻、桂花等为原辅料。口味油而不腻,甜而不粘,清香可口。集酥、甜、松、脆、香于一体,外形饱满,色泽金黄,酥层清晰。
随着时间的变迁,工艺的改革,目前制作拖炉饼已由传统的吊炉改为电炉烘制,虽然电炉烘制的拖炉饼较之吊炉烘制的要逊色一些,但仍基本上保持了沙洲拖炉饼的特色,不愧是一种传统小吃中的佳品。
先说市区
常州糕团店的糕团
迎桂馒头的蟹肉小笼包,加蟹大馒头
金大栗的良乡大栗
花园菜场的毛胡子大栗
回回锅贴的牛肉粉丝汤跟牛肉锅贴
老牌牛肉店的牛肉锅贴跟牛肉牛杂
二院门口的猪肉锅贴
桃园新村门口的菜肉馄饨
大头面馆的鳝丝面
清潭面馆
德安面馆的排骨面,大肉面
迎春步行街旁的一个面馆,名字忘了,老板娘超爱干净的,她那的猪爪一绝啊!
鸿运饭店的油浸昂公,蟹糊羹,金牌猪手
经济饭店的肠肠是常州一绝,还有糖醋排骨,红烧鱼块,清炒茼蒿
陈娟鱼府的鱼
红宝石火锅(邮电路)
澳门豆捞的澳龙
塘桥老哥的三套火锅
豆捞工坊的牛肉丸
星期八酸菜鱼的酸菜鱼,东山老鹅
公园九号的原磨豆浆,精致中菜
艺风会的中菜西做
小桥流水人家的家常菜
天目湖渔村的鱼头汤,野菜
全是一家人的炖汤,红汤虾,家常菜
博爱路新博海鲜馆的各式海鲜,妇产医院内门口的老浙江海鲜馆,还有北环路边天上人家正对面的浙江海鲜馆,海鲜就这三家正宗
全洲拌饭的拌饭跟鱿鱼
韩中阁的烤肉,鸡翅,杏鲍菇
酷酷韩的鱿鱼,年糕
半岛鸭王的烤鸭
京城烤鸭的烤鸭三吃
南山竹海的龙凤汤,野猪肚(好褔记对面)
天宁素食馆的素菜
南大街
九龙冰室的自助餐,也可以点,菜都一样
釜山料理的五花肉 拌饭 海鲜汤
巴姐酸辣粉的酸辣粉
味千拉面的金牌面,和风咸泡饭
王记酱骨头
英伦玫瑰园的花茶跟台塑牛排
莱蒙都会
爱榈湾泰国餐厅的泰国菜
巴国布衣的川菜
御官汀的中菜西做
瀛之味的自助
小宝蔘鸡汤
云之味的过桥米线
水天堂的牛排
和记私房菜的任何菜
亚细亚旁的肥牛火锅的肥牛
肥牛对面吉生小饭店的炒猪肝,辣白菜,紫菜蛋汤
忽悠东北菜的龙虾
民族鱼坊的龙虾,黄金鱼头
杨四龙虾的龙虾
荔茵砂锅粥的黄鳝粥带血烧,虾粥,三丝炒牛河
爱汀堡的自助烤肉
阿二骨煲的大骨头煲
诸葛烤鱼的香辣烤鱼,排骨煲
茶马古道十二阑干的云南菜汽锅鸡,素蝴蝶炒蛋
实在打不动了暂时先到这,有些目标太小和说不清方位的排挡先不说了
然后乡下的
圩塘,魏村,小河的河豚,刀鱼
小河的羊肉
天目湖的鱼头汤
南山竹海的野味
邹区菜场对面的大麻糕是常州最好的
夏溪的鸭头
卜曳桥的猪头肉
焦溪的牛肉
芙蓉的螺蛳
还有很多镇上的很好吃的饭店就不说了,大家到乡下就吃吃特色吧
以上就是关于张家港啥美食最好吃?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