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筑牢大国粮食安全根基,应继续加大粮食产业综合服务体系构建力度,积极构建多元市场主体格局、健全完善粮食交易体系、稳步提升粮食市场服务水平。要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调动亿万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逐步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加快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转化,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建立专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立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提升粮食储运科技水平。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展开,可以增强县域经济在粮食生产初加工等延伸产业链经济行为中的参与度,进一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粮食安全的意义
粮食生产是缓解我国自然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途径是突破粮食产量增长瓶颈的关键一招。粮食流通和储备是建立在粮食生产基础之上的,只有粮食丰收了,才能有粮可运、有粮可储。
突破粮食生产周期瓶颈,是我国粮食生产连年实现丰收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灾害严重影响了我国粮食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种业自主创新水平,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模式,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我国应对气候灾害和重大病虫害的能力显著提高,打破了“两丰两歉一平”的周期性波动规律,粮食产量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筑牢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盘。
面对大豆和油料对外依存度过高的结构性短缺问题,今年我国在稳定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的基础上,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千方百计挖掘大豆、油料增产潜力,能多种一亩是一亩,能多收一斤是一斤,尽可能提高大豆、油料自给率。从目前来看,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
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有哪些意义?
粮食安全的意义如下:
1、保证粮食产量,对保障粮食安全有至关的作用。
2、保障粮食安全,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解决粮食生产问题,就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我国应在充分认识粮食安全在新时期的重要性基础上积极防范和化解粮食安全风险。
3、保障粮食品质,对国民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解决好人们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安全,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吃饱了,更要吃好了,病从口入,吃好了,身体才会更好。
因为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风险。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保证粮食产量,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经济意义:
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解决粮食生产问题,就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3、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增加粮食生产产量,维护货架粮食安全:
中部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是历史上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进工业城镇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导致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和地位逐年下降。因此加强中部地区粮食生产保障国家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扩展资料:
目前世界粮食安全现状:
1、粮食供给处于紧平衡:
据FAO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的情况分析,美国农业部的报告认为,2009年世界谷物产量可达到22.16亿吨,而在需求量可能达到21.76亿吨的情况下,供大于需只有4000万吨。
2、粮食价格滞留于高位:
借助于需求增加和大宗资源价格上升的力量,国际市场粮价最近几年一路扶摇直上。虽然金融危机的爆发让粮食价格发生“夭折”,但目前仍处于历史高位。
3、饥饿人口有增无减:
据联合国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全球每天忍受饥饿的人数将达到10.2亿人,扭转了过去40年中饥饿人口持续减少的趋势,而且这一数字将继续增加。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措施:
1、提高全球性耕地的资本投入:
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一些主要粮食生产国提高产量仍有很大潜力,比如有“粮仓”之称的乌克兰,目前的粮食单产还不到美国的一半,拥有大量耕地的俄罗斯粮食单产甚至更低,而巴西还有4亿多公顷可耕地尚未开发。
2、营造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
围绕着农业问题所进行的“多哈回合”谈判必须尽管结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该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做出相对的让步。
3、创建协调性与联动性的国际机制。
参考资料:
以上就是关于完善粮食产业综合服务体系的意义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