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是传统蚕桑产业大市,素有“中国绸都”美誉。近年来,南充市借力东西部协作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蚕桑基地巩固提升、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建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持续做优传统茧丝绸产业、做强现代新型桑产业,推动蚕桑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市蚕桑产业年产值成功突破17亿元。
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打造蚕桑产业“新阵地”
一是规划引领建园区。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发展基础、链条优势,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以桑蚕为主导产业、粮桑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切实做到全域规划大园区、连片建设大基地、集中发展大产业,全方位推进新型桑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优质蚕桑基地30万亩,蚕桑现代农业园区6个,其中省星级蚕桑园区3个,居全省第一位。
二是对标补短育园区。在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等方面对蚕桑园区建设给予大力支持,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3000余万元,县级财政扶持资金1.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支持桑产业发展7.9亿元,重点扶持茧丝绸企业、茶桑、蚕桑综合开发利用企业,完善农业园区初加工设施、桑枝资源化利用设施、养蚕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推动蚕桑园区生产基地标准化、设施设备省力化、联农带农高效化。2024年以来,共提档升级蚕桑基地2万余亩,建设配套小蚕共育室、养蚕大棚等设施40余处。三是上争外引兴园区。充分发挥浙江来南挂职干部资源优势,积极同上级主管部门开展沟通协调,全力争取国省政策支持和项目倾斜,推动嘉陵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以南充市为主要建设区域的川中北蚕桑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南充高坪蚕桑文化系统被农业农村部授予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激活蚕桑产业“新动能”
一是搭建科技平台。与向仲怀院士团队、陈宗懋院士团队深入合作,开展桑与茶深度融合研究,在嘉陵区建成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南充创新桑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省级研发平台2个,吸纳蚕桑、茶业领域高级人才200余人,成功转化科研成果13项、获得发明专利45项。组建南充市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蚕桑产业人才分联盟,吸纳省蚕业所、省蚕丝学校等单位高级技术人才80余人,组建专家服务团队16个,构建起全市蚕桑全产业链技术研发推广的科技支撑体系。二是加强产研融合。与驻市省属单位、西南大学、蚕具企业等科研生产单位加大合作力度,着力在优质高产桑蚕品种培育、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省力养蚕机具研发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合计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现代蚕桑高效省力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等4个项目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是推动成果转化。重点围绕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三类人才,分类别、分层次、多形式开展蚕桑实用技术培训、科技推广,良桑快速丰产建园、小蚕专业化共育、大蚕省力化蚕台饲养等主体技术覆盖面达90%以上,桑园旋耕机、自动化养蚕机、电动采茧机等省力化机具广泛应用,劳动效率较传统生产方式提高3倍以上。
以多元开发为抓手,增添蚕桑产业“新效益”
一是擦亮绸都新名片。实施丝纺园区提能行动,推动高坪都京丝绸文化产业园、嘉陵丝纺服装产业园等园区加快基础配套升级,帮助依格尔、尚好茶业等企业成功创建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华老字号1个、高档丝绸标志认证产品3个。依托东西部协作平台,推动四川顺成纺织品有限公司同浙江金富春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南充金富春丝绸子公司,旗下产品借助杭州港等国际物流通道,远销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外贸出口额高达3000万美元。二是打通销售新渠道。大力实施南充丝绸出川行动,支持引导本地丝绸企业在浙江、上海等20多个省(市)开设丝绸专卖店、加盟店、连锁店150余个,年销售额超10亿元。加强与浙江沿海沟通对接,组建“产销联盟”,精选“消费礼包”,积极参与浙江台州等地的大型展销活动,推介南充优质蚕丝被、桑茶、桑食品,设立消费专馆、专区、专柜,打响桑产业品牌,推动南充桑产品进超市、上餐桌。2021年以来,累计推动温州、台州相关企事业单位采购南充蚕丝被、桑茶、桑食品等共计1.2亿元。三是开辟桑茶新赛道。全面解锁“桑树神仙叶”食药同源功能,在传统“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基础上,成功打造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桑叶茶、桑食品、桑饮品、桑药品、桑饲料”5大系列100余类产品,“桑都”“露茗”商标荣获四川省名牌商标称号。配套建成桑产业生物科技园1个,产研中心2个,桑制品生产线13条,全市特色桑产品年产值达5亿元,稳居全国第一。四是拓展增收新路径。构建“龙头企业+基地+专合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企业提供资金、专家提供技术、集体组织服务、专合组织管理、群众就地务工的“五方共建”机制,有效激发当地农户种桑养蚕热情。创新建立“流转土地收租金、入园务工挣薪金、股权量化分股金、订单收购保底金、优质高产赚奖金”的联农带农“五金增收”模式,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带动4万户栽桑养蚕农户户均增收3.75万元,全市超200个蚕桑业主、家庭农场年收入突破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