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福步贸易网!
关注我们
service@fobmy.com
全部产品分类
全球化视域下 纺织行业企业文化价值力重塑研究
   https://www.fobmy.com 2025-02-15 23:56:51 来源:中国纺织企业文化建设协会
核心提示:  中国纺织政研会(中国纺织企业文化建设协会)秘书长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郑国峰/文  企业文化是20世

  中国纺织政研会(中国纺织企业文化建设协会)秘书长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郑国峰/文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从管理科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新学科,它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工业革命发展规律性。企业文化的兴起衍变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和关键里程碑,对于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创造力,塑造特色品牌文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影响力、公信力和竞争力,特别是对于全球纺织行业企业文化价值力挖掘重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梳理


  (一)企业文化定义分类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接受的可以传承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企业形象标准的总称,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企业文化体系包括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员工守则、工作作风等。企业文化一般分为四个层面,即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核心层的精神文化。按照培育状态可分为成长型文化、成熟型文化、衰退型文化。按照企业文化类型来划分,还存在宙斯型企业文化、阿波罗型企业文化、雅典娜型企业文化、狄奥尼索斯型企业文化等。 


  (二)企业文化的发展脉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济遭受重创,百废待兴。1945年,日本人均GDP仅为1346美元,约为美国的11%。自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积极奉行“拿来主义”,广泛汲取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全力构建“生产硬实力”。与此同时,日本紧密结合本土实际,高度重视“社风”“组织风土”“经济原则”等文化软实力的培育,逐步形成了早期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与理论雏形。到了20世纪70年代,在独特企业文化的有力推动下,日本企业如索尼(Sony)、松下(Panasonic)、日立(Hitachi)等迅速崛起,以强劲的势头进军欧美市场,成功掀起了一股“日本旋风”,使日本经济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一举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强国和经济强国。198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396亿美元,约占同期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0%,国民年平均收入也大幅提升至8940美元。正如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创始人之一藤泽武夫所言:“日本管理与美国管理95%相同,而那截然不同的5%,正是日本经济实现突飞猛进的关键所在。”而这至关重要的5%,便是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它赋予了日本企业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日本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20世纪80年代初,以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所著《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为代表的一系列理论专著出版,标志着企业文化学科的兴起,掀起了企业文化研究的热潮。1980年,尼思·安德鲁斯(Kenneth Andrew)与安东尼·阿索斯(Anthony G.Athos)在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艺术》一书中,首次论述了企业中文化因素的强大作用,并提出了企业文化的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文化理论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1984年,企业文化理论从西方传入中国,被中国企业广泛运用,深刻影响了海尔、华为、中国平安等全球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体系构建,以及波司登、七匹狼、红豆等全球知名终端服装品牌的企业文化形象塑造。


      进入21世纪后,企业文化建设逐渐成为纺织服装企业打造品牌文化的自觉行为。H&M、Fendi(芬迪)等品牌延续企业文化血脉,永葆奢侈品牌文化价值。近年来,全球纺织服装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不断转化为推动企业直面挑战、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强大供应链管理体系和独具个性特色品牌IP,造就了UNIQLO(优衣库)、申洲、希音等一大批知名企业。


  (三)全球纺织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基层细胞,不仅是社会生产方式的细胞,也是社会活动方式的细胞。因此,企业文化既以经济状况为基础,又是该时代上层建筑的综合反映。同时,企业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依存于一定生产方式的客观存在,是人类社会劳动的必然反映。由此可见,先进企业文化必然与全球纺织工业产业布局、产业转移、结构调整、要素配置及商贸流通等紧密关联,是构筑世界纺织工业“现代化、一体化、全球化”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培育全球纺织行业先进企业文化,对于激发文化价值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积极影响。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经济在复苏进程中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单边主义行径频出,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升级,给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值得强调的是,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发生了质的变化,纺织产业新要素、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频频涌现,倒逼企业技术手段、市场营销、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特别是企业文化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新的历史条件和革新背景下的全球纺织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全球纺织从业者,提升现代化“文化软实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丰富的实践意涵。


      综上所述,提升全球纺织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力,既是纺织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纺织新质生产力衍进跃迁的综合认知能力的价值呈现;是共同认可、共同传承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企业形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价值总和;是促进推动全球纺织行业价值导向力、战略规划力、创新融合力、人本激励力、产品竞争力等要素发展,所构成的重要“文化软实力”。


      同时,全球纺织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力,是纺织工业历经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在工业革命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必然性的客观反映。是全球纺织服装企业面对国家、社会、行业、个人等多维度交叉聚合,关乎文化传承起源、精神动力溯源、行为规范取源、产品市场资源、核心竞争力开源的文化行动指南和实践表征之一。  


  二、全球纺织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特质表征


  (一)自适性——价值感召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的自适性体现在企业价值观对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吸引力、引领力、感召力,能够凝聚人心,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一方面,纺织工业是完整经历四次工业革命的产业之一。全球纺织工业400年发展历史特别是新中国当代纺织工业70多年世界强国建设史,涵养营造了“敢为人先、快速反应、链接共赢、美化民生”为代表的文化基因,历经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和精神价值观。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产业归属感、民生获得感,焕作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和“发展硬实力”,推动巩固了全球纺织工业民生部门的强势历史主导地位和时代创新引领地位。例如:中国历史上有四大发明,发达的丝绸文明孕育出丝绸之路以及“丝路精神”,创出当时的“世界名牌”,在古代各国王公贵族都以穿中国丝绸服装为荣,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拥有最先进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全球纺织企业结合自身特点,通过企业文化诊断、建设、实施、深化、优化等步骤,塑造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体系,构建诸如“狼性文化”、“拼搏文化”、“军队管理文化”、“开放文化”“创新文化”等。例如:作为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儒家、法家为代表的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思想辩证融合,深刻影响了中国纺织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体系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造就了陈建华、高德康、马建荣等一大批纺织优秀民营企业家。


  (二)创新性——兼容发展的融合力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纺织企业文化融合力兼容并蓄、跨界融合,秉持“一体多元、多维共存、赋能发展、优化提升”的发展规律,在并购、重组、经营过程中,直面文化摩擦冲突,彰显出强大的文化协同整合能力。一方面,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深度结合。深入挖掘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文化资源,整合包括观念、制度、科技、产品、市场、人才等多方面生产要素构成,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培育和构建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民族精神内涵、民族责任心,同时体现行业特色、地域特色、企业特色和产品特色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另一方面,企业文化镌刻着本民族哲学思想和管理烙印。民族文化是企业管理思想之源。全球纺织行业立足文化禀赋与文明传承,根据产品属性和品牌定位,从民族哲学、人文习惯甚至亚文化表征经验中汲取管理营养,并不断地丰富放大,深深地打上了本民族文化的烙印。例如:欧洲各国企业文化既有古希腊、古罗马传统中的理性主义和民主意识,还有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恪守诺言、富有荣誉感、保持骑士风度等秩序因素。美国企业文化则追求个人精神和重视实践,崇尚竞争文化,把低成本、差异化、创新等作为重要的战略管理思想之一。日本企业文化则突出家族主义和进取精神,推崇实用理性与“忠”、“和”伦理规范以及危机意识等。 


  (三)独特性——战略镜像的影响力


      全球纺织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必然性要求企业文化的进步。反之,只有先进企业文化才能适应先进生产力跃升的要求。同时,企业文化对于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具有密切关联性。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成为企业战略实施落地的基石,为企业制定、实施、控制战略管理提供科学指引。全球纺织行业秉持“围绕中心、崇实尚新、精进不已、开拓共赢”的发展基调,不断倒逼企业文化建设传承迭代,开展企业文化探索实践与规律求索,旨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纺织企业文化共性品牌。“十三五”以来,中国纺织行业传承中华文明优秀思想,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研究实践活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纺织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实现紧密融合。


      国际化的产业需要国际化的企业文化。全球广大纺织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纺织行业对外投资方案。在“出海”、“走出去”中,客观正视语言环境、风俗习俗、政治法律、企业管理、舆论传播等差异。在发挥本国文化优势的同时,以平等、尊重、欣赏的态度主动适应他国文化环境,通过多种渠道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相互包容。通过树立文化协同理念,吸收不同文化精华,促进文化融合,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引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迭代升级,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人工智能+”与纺织工业深度融合,助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实现“双飞跃”,促使企业文化建设“透明、开放、协同、高效”的特征更加趋于显著。当前,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治理化、数据价值化的发展,对全球纺织企业文化中的企业战略文化、管理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内涵和形态,提出了新的延展空间和实施路径,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四)人本性——人本管理的激励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的精神支柱,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纺织工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基于其“全程链接、人机交互”、同频共振、全员齐心”的生产方式特质,决定了必然把人才作为最为宝贵的财富,发挥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能动性。首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在国际法领域,随着国际合作的深入和社会发展,涉及劳工权的国际公约数量不断增加。全球纺织行业积极响应联合国(United Nations)《世界人权宪章》、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等公约要求,根据实际条件,努力保障广大劳动者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和社会权益,注重劳动安全和身心健康,努力推动实现体面劳动,推进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其次,搭建技能成才平台,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全球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近年来,大力开展高水平技能竞赛,不断拓展竞赛内容范围,提高竞赛质量,特别是把生产型竞赛、技能竞赛和智能型竞赛进行结合,开展技术培训、岗位练兵、对标共建,搭建职工常态练兵平台,培养了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全球纺织劳动者大军。再次,建立企业文化激励体系,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文化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建立企业文化激励体系,是全球现代纺织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激励举措,把企业管理理念潜移默化融入到了员工行为中,提高了员工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例如,全球知名高尔夫运动时尚品牌Ashworth(雅狮威多)倡导“诚信、自律、为他人考虑”的高尔夫运动核心企业文化理念。雅狮威多重视员工福利与职业发展,定期开展生日假期、生日礼物、医疗津贴、周年晚宴、结婚假期、员工旅行、教育资助及兴趣班等,将企业与员工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加了员工归属感,夯实了品牌内涵,取得了良好实效。


  (五)匡正性——规范持续的约束力


      企业文化约束力需要融入发展理念、融入管理流程、融入制度规范、融入考核标准。企业文化的约束力通常是通过“硬性”的严格制度与“软性”的文化感染两条途径予以实现。一是打造“文化软约束力”。全球知名纺织企业均把企业文化作为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对标世界一流、引领时代的行动指南。同时,通过长期形成的以道德标准、价值观、理想信念为代表的非强制性的、潜移默化的“软约束力”,匡正员工行为规范,融入企业发展大局。二是建构“制度硬规范力”。全球纺织知名企业大多建立了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办法,并围绕核心理念、组织框架、考核评价、宣传推广等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宣贯落地。此外,部分纺织生产企业高度重视质量文化与安全文化建设,不仅设计了相应的质量理念和安全理念,还健全了质量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员工的生产行为,确保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例如,鲁泰纺织是目前全球高档色织面料生产商和国际一线品牌衬衫制造商,自1987年创建以来,成立之初便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特别是加强精益管理文化建设。2024年6月8日,正值鲁泰纺织创建37周年之际,新版企业文化理念发布。多年来,鲁泰纺织倡导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精益管理为方向,向管理要效益,向产品质量要效益,向生产效率要效益。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鲁泰生产方式(LTPS)不断健全完善,实现了从传统管理到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再到精益化管理的转变。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获得全国质量奖、中国工业大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  


  三、全球纺织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案例解析


  案例1:大生集团——与时俱进传承“张謇企业家精神”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大生纱厂,由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先生于1895年创办。集团现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公司20个,职工总数约7000人,资产总额约40亿元,形成纺织发展、进出口贸易和文化创意产业板块,公司规模跨三省,成为主业鲜明、产业多元的大型企业集团,被誉为中国纺织的“常青藤”。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大生集团横跨三个世纪一直未间断生产的发展密码与不竭动力。在近130年的发展过程中,大生集团始终注重继承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秉持“求实、创新、敬业、奋进”和“大生生产的是质量和信誉”理念,通过企业内刊、“东方红”黑板报(1950年,朱德同志题词,延用至今)、官网、自媒体等多种渠道,使得企业文化“内化于心”,指引一代代大生儿女改革创新、奋勇前行。


      近年来,大生集团践行服务大局、产业报国价值理念,深耕主业不动摇,着重在纺织工业、文化创意产业板块发力,走智能制造之路,以高端、智能、绿色、服务为导向改造提升纺织产业。2015年,大生集团率先建成国内首个全流程、全国产设备数字化纺纱车间;2022年,建成投产“十四五”国内第一个智慧纺纱工厂;2024年,作为纺织领域“双碳”实践的先行者,启动中国首个碳中和工厂建设工作。从数字化纺纱车间到智慧纺纱工厂,万锭用工从15人减至8人,如今建设的碳中和工厂,万锭用工人数将进一步降低。多年来,在企业文化浸润下,大生集团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工业生产深度融合,在提升装备数字化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探索由简单的工业产品转向“产品+服务”或“产品+服务+体验”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生集团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等荣誉称号。


  案例2:丰田公司:丰田精益文化打造世界制造帝国


      1924年,丰田佐吉(Sakichi Toyoda)完成了丰田自动换梭式自动织机(G型),被世界美誉为“魔法织机”。1926年,创立了Toyota Industries Corporation(丰田工业公司),生产和销售他发明和完善的自动织机。从那时起,从纺织机械到汽车制造、材料处理设备和电子产品等业务,成就了世界跨国公司。其核心原因就是丰田企业文化基因的不断传承与创新。


      在丰田佐吉63年的生命中,共获得了84项日本专利,提出了35项实用方案,在国际上也获得了9个国家的专利。他作为这种不断改进技术、创造新技术的基因在丰田企业文化中一直传承。1933年,丰田佐吉的长子丰田喜一郎(Toyoda Kiichiro)设立了汽车部,从而开启了丰田汽车制造的辉煌历史。1935年,丰田公司制定了体现丰田佐吉精神的“上下一致、志诚服务、产业报国”为核心的《丰田纲领》,被丰田集团各公司承制至今。1992年,丰田公司制定了新的“丰田基本纲领”。1997年,修订并提出了新的管理理念——“丰田七条”。2001年,发布了丰田之路(Toyota way)的两个支柱及五项原则,成为丰田精髓、丰田智慧、丰田奇迹的DNA。历经百年发展,以丰田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方法为标志的丰田公司管理体系,对“生产方式”“组织能力”“管理方法”进行了创新,产生了丰田生产体系(TPS)。丰田生产体系(TPS)改变了21世纪全球制造业的存在形式和秩序,被誉为“精益生产方式”“精益哲学”和“改变世界的机器”。


  案例3:恒力集团——永葆家国情怀,建世界一流企业


      恒力集团始建于1994年,是以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纺织全产业链发展的国际型企业。集团现拥有全球产能最大的PTA工厂之一、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和织造企业之一,拥三家上市公司,员工达17万,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竞争力和产品品牌价值均列国际行业前列。


      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认为,“没有党的政策引领,恒力也不可能走上今天的发展道路。我们这代创业者始终抱有浓烈的家国情怀。”恒力集团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不断增强爱国情怀,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树立了“建世界一流企业,创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愿景。


      恒力集团在全产业链发展中的每一次“力争上游”都面临“卡脖子”的行业瓶颈。做织布,买不到好的丝;做化纤,买不到PTA;做PTA,买不到PX。在恒力集团企业文化和强大发展信念的引导下,恒力集团打破了国际垄断,淘汰了落后产能,扭转了行业格局,在全球树立了标杆,践行了恒力集团的家国情怀。


      30年来,恒力集团始终与时代同步,与国家战略同行,坚守实业、扎根主业,沿着“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产业链,在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中真抓实干、担当作为。恒力集团不仅把三亩三分地的小纺织厂建成了九大生产基地,更创造了“恒力速度”“恒力效率”,形成了“恒力模式”和“恒力方法论”,实现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全产业链发展。


      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恒力集团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恒力集团致力做好公益慈善事业,长期开展“安老、扶幼、助学、济困”,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在5·12汶川大地震、台湾水灾、西南旱灾和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关头,恒力集团第一时间扶危济困。2020年1月,恒力集团向武汉市慈善总会一次性捐赠1亿元人民币,专门用于武汉疫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工作。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恒力集团捐资3个亿,建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建华楼”,彰显了世界一流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案例4:爱马仕——匠心精神和文化传承的执着追求者


      爱马仕(Hermes)创立于1837年,从法国一家专业马具工坊,逐步发展涉猎到皮具、服装、服饰、珠宝等品类,成为当今全球顶尖奢侈品牌。在近200年的发展史中,爱马仕对匠心精神和文化传承的执着追求,对卓越工艺的不懈追求和对产品品质的严苛要求,成为其永葆品牌价值的不二法门。


      爱马仕至今已经传承到第六代,是一家集独立性、工匠精神、创造力、创新精神、责任感于一身的法国家族企业。爱马仕传承发扬“马鞍匠”精神,按照手工制作延续至今,由于整个制作过程均由人工完成,制作一个Kelly包平均需要25个小时,一个Birkin包大概需要18小时、一个制造厂每月仅能生产15只爱马仕包。同时,爱马仕还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内部管理之中,通过启动创新实验室,开展工匠技艺培训等举措,这也从侧面诠释了爱马仕的高价值。


      “我们没有形象政策,我们有产品政策”。首席执行官让-路易·杜马斯(Jean Louis Dumas)一语道出了爱马仕的文化理念和品牌理念。


      为传承马文化,爱马仕自2010起,连续承办“跳跃,爱马仕”马术障碍赛,每年邀请全球顶尖骑手,参与马术界年度盛会。活动中,还展示爱马仕商品,提供亲子主题活动专区,从而拓展了品牌文化内涵和外延,提升了品牌文化价值。


      通过在全球重要城市设立爱马仕报刊亭展示其企业文化成果。2024年9月,爱马仕报刊亭出现在上海外滩博物院广场。报刊亭对公众开放,每位读者从文字、图片以及“爱马仕全球足迹”企业社会责任系列宣传片,可以深入了解爱马仕的悠久历史及品牌精神,取得了良好效果。


      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发布的“2024全球高档和奢侈品牌价值50强”排行榜企业文化价值力助推爱马仕永葆品牌价值力。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2024全球高档和奢侈品牌价值50强”排行榜(Luxury & Premium 50 2024)。爱马仕以品牌价值166.76亿美元,年增长率7.7%位列全球奢侈品榜单第四名。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

 
福步贸易网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 |  m.fob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