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广西象州县又传来喜讯,首次全程机械化饲料养蚕取得成功。这一成果不仅显著提高了蚕茧质量与产量,还极大节约了人力成本,为传统的饲料养蚕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3月23日,记者走进广西迎春丝绸有限公司象州县工厂智能化饲料养蚕示范基地,被眼前先进的生产场景所震撼。从饲料的制作、投喂,到蚕宝宝生长环境的调控,均由智能化机械精准完成,处处彰显着科技的力量。
“这是我们智能化工厂里养出来的饲料蚕茧,你看它粒粒饱满,茧色洁白,茧子很厚实,质量非常好。”基地技术员陈德忠拿起一粒蚕茧,自豪地说。“我们现在采用机械化喂蚕,相比原来人工喂蚕,效率提高了6倍。”
在温室标准化蚕房内,先进的钉钉蔟发挥着神奇作用,蚕宝宝能够自动上蔟结茧,成果茧率高达98%。放眼望去,蔟上布满了白皑皑的蚕茧,丰收景象喜人,预示着收获季的到来。
收获环节更是凸显了智能化设备的显著优势。以往传统人工摘茧耗时费力,而现在,自动摘茧机的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陈德忠说:“我们这个自动摘茧机摘茧比人工快得多,一次下去5秒钟就完成了,要是人工来摘茧,摘一板得花2分钟。”
据悉,机械化饲料养蚕自2021年开展以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和来宾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支持与技术指导下,经过不断试验和蚕茧试样,今年象州首次全程机械化饲料养蚕终获成功。该饲料养蚕智能化工厂面积达780平方米,配备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设备,以及饲料搅拌机、切片投料机、蒸煮箱投喂饲料等一系列机械化、智能化多层循环饲料养蚕生产设备。过去人工饲料养蚕每次仅能养一张蚕,如今借助机械之力,一次可饲养15张蚕,且仅需3人即可完成操作,不仅大幅削减了人工成本,还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养殖周期也得以有效缩短。
谈到未来的规划和发展,陈德忠表示:“下一步,我们打算把饲料养蚕这个成果推广到农村去。先在农村做试点,然后全面在农村铺开,让更多人受益于饲料养蚕。”
近年来,象州县始终将农业作为富民稳县的基石,全力推动农业“由大到强”转型。积极引导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不断加大桑蚕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借助智能环境监测、病虫害识别技术养蚕,并运用先进设备加工蚕茧。这种智能化、高效化的模式,有力提升了桑蚕产业效益,为乡村经济发展赋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