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轧蚕花”是江南水乡蚕农祈求蚕桑丰收的一项重要民间民俗活动。4月4日清明节当天,湖州德清县新市镇、南浔区善琏镇分别举行“轧蚕花”民俗活动。这一延续近千年的民间民俗,正在通过现代美学、青年创业与非遗技艺的多元碰撞,为蚕桑文化注入新时代的表达。
在第27届新市蚕花庙会开幕式上,歌手周洁琼化身“蚕花娘子”,向观众展示“羽冠珍珠妆”。据悉,“羽冠珍珠妆”来源于宋代,额间的水滴形珍珠取自新市蚕农传说中的“露水育蚕”典故,花片由蚕丝制成,四周还装饰了羽毛,象征着蚕蛾化茧成羽。
“可以用传承、创新、生命力这三个词语来形容今天的妆造,它用现代美学重新诠释了传统民俗。祝愿每一位戴上‘羽冠珍珠妆’的姑娘,都能成为传播蚕桑文化的最美使者。”周洁琼说。
在南浔区善琏镇含山未来合创谷,“蚕花娘娘”头上的绢丝蚕花格外亮眼。该“蚕花”妆造以古法技艺织造的丝绸为材,纯手工精心打造。24片绢丝花瓣薄如蝉翼,象征“蚕花廿四分”的丰收寓意。蚕花周边春花环绕,传递“蚕花娘娘”庇佑下“蚕事顺利”的美好祝愿。
千年蚕乡,正在因一朵花的蜕变焕发新生。前段时间,改良“蚕花”妆造登上微博热搜,“轧蚕花”短视频在抖音播放量破百万。含山未来合创谷负责人吴孟君说:“蚕花从来不是博物馆的展品,而是群众眼里的风景和手里的生计。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年轻人的创意,构建起‘人文体验—艺术创作—产业孵化’的全链条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