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持续回升,莎车县百万亩棉花陆续开播,田野间,一台台现代化农机设备来回穿梭,奏响了一曲激昂的春耕序曲。
在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团结村的棉田里,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大马力拖拉机正进行精准作业,铺膜、铺设滴灌带、播种等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近年来“干播湿出”的种植技术在莎车县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一技术不仅节省了春灌用水,缓解了季节性用水紧张问题,还减少了犁地、耙地等环节,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该技术使棉花出苗率比传统抢墒播种提高了10%—15%,目前出苗率普遍达到95%以上,为棉花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巴格阿瓦提乡团结村种植大户秦树才说:“今年计划4月17日完成全部10504亩播种任务。全程机械化作业大幅减少人工投入,仅需少量人员对播种区域进行覆土压边,新型播种机日作业能力达1200亩。”
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农机上的应用,不但为农机主创造了收益,更给广大村民带来了切实的益处。精准的导航让农机作业更为高效,缩短了作业时间,提升了作业质量,从而使得土地的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进一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村民努尔艾力•吐尔孙说:“我们主要负责棉花播种,一亩地75块钱,现在我学会了北斗导航系统,播种都是智能化,也不用人工,省时省力,每天能播种150多亩地。”
为确保棉花播种工作顺利进行,乡里组织了专业的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棉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他们现场讲解播种技术要点,解答棉农遇到的问题,帮助棉农解决实际困难,确保每一块棉田都能实现科学播种。
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人大主席帕哈丁•帕尔哈提说:“今年我乡计划播种棉花5.1万亩,通过早检修、早指导、早谋划从农机检修到技术指导等方面入手,确保棉花丰产丰收。同时,依托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共建的国家级优质棉产业基地,正加快建设现代化育种中心、良种繁育基地和科技示范园,通过‘科研+企业+农户’模式实现棉田增效、农民增收。”
近年来,莎车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推广北斗导航无人驾驶、干播湿出以及一膜多行种植技术等,大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今年,莎车县计划种植棉花100万亩左右,预计在4月中旬完成全部播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