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大棒的肆意挥舞,全球范围内的纺织服装、鞋帽箱包、家居家纺、羽绒皮革等缝制设备的主要下游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局和挑战,对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将带来直接且深远的影响。
美国加征关税,缝机下游产业链承受巨压
自4月份开始,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出炉,中国首当其冲承受其多轮贸易制裁,截止目前,纺织服装、鞋帽箱包、家居家纺、羽绒皮革等缝制设备的主要下游产业对美出口关税已达145%。中国主营对美出口的相关行业企业,正在遭受排单停滞、订单取消、供应链重构等多重影响,部分企业现已停工停产。
“对等关税”大棒之下,作为世界加工制造重要基地的东南亚诸国,同样也承受巨压,具体到每个国家的情况来看:
越南作为美国服装鞋帽最大供应国(2024年对美出口额440亿美元)。关税发布后,部分核心代工生产订单遭遇重创,越南平阳省鞋厂堆积如山的耐克订单从盈利20%转为亏损30%,部分工厂被迫暂停生产,部分华资、韩资服装厂已经排产的订单被取消后直接停工,越南宝元鞋厂计划裁员6000人。更为严重的是,自2024年开始,大量一线工人被电子制造等产业分流,如因故裁员,后续招工将雪上加霜。
柬埔寨自去年开始,吸引了大量企业落地投资建厂。关税加增后,少数服装厂陆续收到美国客户取消订单的通知,要求工厂自行承担关税成本。由于代工利润率普遍不足10%,部分工厂开工率骤降至不足50%,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倒闭。此外,当地已经出现一定的劳工荒,人工成本快速上涨趋势已箭在弦上。
纺织服装业是巴基斯坦的支柱产业,占出口总额的57%至60.8%,美国是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国。受美国新关税影响,个别企业后续订单出现明显下降,不少企业明确将暂停计划内投资,企业扩张和技术升级计划被迫搁置。
孟加拉国服装对美出口额达70亿美元,占孟加拉出口总额的80%。关税大幅提高后,工厂不同幅度的进行了减产、裁员;据估算,泰国服装出口年内预计将下降25%;缅甸相关产品主要出口欧洲、日本,没有直接受到关税影响,当地主要企业生产排单相对正常;印度受限于产业链配套不完善,尽管关税税率(26%)低于东南亚各国,但相关产业发展也遭受连锁影响。
与上述国家形成对比的是,印度尼西亚中爪哇地区替代柬埔寨成为相关产业关注的投资热点:即使美国对印尼加征32%关税落地,但已经确认的信息是加征目录中不包含纺织服装类产品;此外,当地人工资源密集且低廉,目前人均月工资水平为两千元人民币以下。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关税加剧了全球贸易规则的重构的不确定性,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对全球经济复苏、各国消费需求的回暖产生直接影响。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认为,美国加征关税或将导致今年全球商品贸易量总体萎缩约1%。而后续订单的延续性和货物交付的正常化,成为各国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广泛担忧。同时,关税审查、延迟发货、物流成本波动,都将进一步影响相关企业后续发展。
层层加码之下,中美缝机贸易趋于停顿
从缝制机械行业来看,美国为中国缝制机械出口的第七大市场。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对美出口金额1.21亿美元。其中,年进口多功能、手动及其他家用机1113070台,金额3082万美元;年进口工业缝纫机62627台,金额1913万美元;刺绣机17718台,金额3180万美元;缝前缝后设备461847台(套),金额2546万美元;零部件170万公斤,金额1496万美元。
综合协会对行业整机、刺绣机、零部件、外贸等关联企业调研的反馈信息,受关税影响,目前各类缝制机械产品对美直接出口几乎全线暂停,企业保持观望状态,等待中美政府的后续政策;部分企业表示准备尝试寻求南美洲转口等渠道,优先保障正常市场需求。“现行税率下,正常出口已经行不通了;现在先保持观望,因为新的关税框架通过对原产地规则升级和供应链穿透审查,使得标签式产业转移合规成本大幅增加,转口是否可行,还是需要进一步观察”。
据有着多年对美贸易经验的金宣公司介绍,美国缝制机械市场份额主要由几家较大的经销商(公司)把控,其余为小散企业。关税后,美国客户通知暂缓发货、暂缓进口,部分客户直接取消了订单,“目前能做到只有观望和等待,尚未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
上工申贝对美直接出口销售额不高,关税影响不明显。此外,得益于全球化布局,欧洲关税加征比例较低,杜克普、百福等企业仍可以直接进行贸易。杰克直接对美出口产品以特种设备为主,年均销售额在几十万美元左右。本轮关税冲突,对杰克销售并未造成影响,反倒会加速在中美洲市场的开拓进度。从其他企业看,中捷、乐江、宝宇、龙泰等企业对美直接贸易量比极小,机针、旋梭、压脚、针板、工具类等主要生产企业未直接参与对美出口,因此均未受到关税影响。
“今年一季度,已经向美国发了50万美元左右的货,四月份原定是集中发货期,赶七月份的一波销售旺季,但是关税出来后,所有发货都暂停了”。为应对关税影响,飞跃正式调高在美国亚马逊平台自营店的产品售价,并鼓励其他代理商加大亚马逊平台的销售,“自营店作为官方旗舰,价格调整将对欧洲、墨西哥、阿根廷等其他国家代理在线上平台的销售产生直接利好,有助于他们的销量提升”。据悉,飞跃现在全球订单充足,欧洲、南美订单稳定,接下来将重点加大东南亚和中亚市场的开拓力度。
“已经做好的设备,跟客户沟通后,只能全部暂停,发不出去了。”镨美科单绣类等小型刺绣设备主要针对欧美市场,受关税影响更为直接。据了解,企业未来将以海外参展为主要手段,寻求新市场的开拓;另外,会转变销售方向,在国内市场进行更大力度的推广。
大族粤铭2024年对美直接出口激光裁床类设备近1000万美元,截止关税变动前,一季度仍在保持正常的生产和发货。目前,企业相关订单的生产已经暂停,准备发货的设备在与客户沟通后暂时搁置,后续订单也处于暂停状态。为消除不利影响,企业正在通过多种渠道,拓展南美洲及其他区域市场。
主动出击积极应对,中国企业寻求破局
美国4月2日宣布加征“普适性”关税和“对等关税”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第一时间发布声明,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抵制贸易霸凌,坚决维护平等互利国际贸易体系。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市场,2024年累计进口纺织品、服装、家纺、鞋类等总金额达到1499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5%-18%。其中,2024年1-12月,我国对美国服装出口金额361.9亿美元、对美国家纺类产品出口112亿美元左右。
本轮中美关税战,对直接对美出口的产业链下游企业,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为应对困境,企业选择主动出击。综合来看,调整全球市场占比,加快对非美市场的针对性开拓;调整内外销比例,加快构建双循环新格局;强化技术升级和数智转型,实现降本增效;舍弃传统代加工模式,布局高附加值产品等等举措,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可行路径和选择。
更为重要的是,为有效帮扶企业渡过难关,国家正加快打通“出口转内销”政策堵点、卡点,扩内需各项政策也在加力扩围,国内市场缓冲空间广阔,成为重要的大后方。通过各项政策陆续出台落地,内需市场容纳效应将日益显现,有助于拓宽对美外贸企业的周转时间和空间。
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各大线上平台和零售巨头也正式宣布,将搭建内外贸一体化的线下线上联动平台,助力我国外贸企业开拓市场。
打铁还需自身硬,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杨晓京指出:在3月底结束的行业“两会”上,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精准定位了“优化全球布局,筑牢竞争优势”的会议主题,旨在引领企业顺势而为,完善市场理念,调整市场战略,丰富市场手段,大力开拓两个市场,推动行业发展由“大而全”向“强而韧”跃升。本次中美关税冲突,对行业及全产业链造成深远影响,面对事态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全行业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做好各项工作:
第一,提高站位体现责任。国务院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政策层面,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财政政策已明确要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将以超常规力度提振国内消费,加快落实既定政策,并适时出台一批储备政策;以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坚决稳住资本市场,稳定市场信心,相关预案政策将陆续出台。广大行业企业应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坚决拥护国家决策,响应国家号召,体现行业责任。
第二,坚定信心做好应对。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核心CPI明显回升,表明提振消费等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随着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稳经济稳外贸政策接续发力,加上有充足的储备政策工具,中国完全能够对冲外部不利影响,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中国缝制机械行业来看,2024年对美出口1.22亿美元,占全行业比重仅为3.57%,中美关税数次摩擦,对行业造成的影响有限且可控,我们经得起风浪,扛得住波动。作为对美出口依赖性稍高的家用缝纫机、单头刺绣机等相关生产企业,则应早做应对、抓紧布局,通过转口、贴牌、合资合作、产品多元化等多种方式分散风险,减少对美依赖。
第三,创新驱动新质新力。国内转型新质生产力拉动的新增产能与海外贸易摩擦带来的出口压力形成矛盾,政策将通过推动新一轮产能格局优化等措施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缝制机械广大企业应当进一步提升创新驱动新动能:一方面,坚持产品研发和自动化升级,加快落地转化,提升科技附加值,助力下游产业数智转型,塑造并强化“中国缝机”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全行业群策群力,加快自身数字化改造升级,加快行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第四,加快布局全球市场。中国缝企不断加快海内外市场一体化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与20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固的贸易和服务体系。2024年,全行业出口34.24亿美元,同比增长18.39%。尤其是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长近27%,已经占到行业的70%,展现出了强劲的需求潜力和空间。此外,协会近年来想行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积极引导、推动行业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先后组织赴南美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和重点市场国家的专项走访、调研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协会仍将继续做好相关工作,助力企业出海,构建全球市场新格局。
延伸链接——2025年中美关税变更时间线
2月1日,美国政府签署行政令,于2月4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
2月4日,中国宣布将于2月10日起正式对美国部分产品加征10~15%的关税。
3月3日,美国将对中国大陆商品的额外关税从10%提高至20%。
3月4日,中国宣布将于3月10日起对美国部分产品加征10~15%的关税。
3月12日,美国关税措施正式生效,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
4月2日,美国宣布将于4月5日起对全球185个国家征收“普适性”关税10%;将于4月9日起对180余个国家和地区征收20%~49%的额外关税,中国对等关税税率为34%。
4月4日,中国宣布将于4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4月8日,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84%的关税。
4月9日,中国对美国商品加征84%关税。
4月10日,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对等关税提高至125%(实际总关税税率为145%);对未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的国家暂停“互惠关税”90天,税率降至10%。
4月11日,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提高至125%。
4月16日,美国宣称对中国部分商品加征245%关税。
4月18日,美国海关宣布于5月2日起,原产于中国大陆及中国香港的商品,包括通过国际邮政网络寄往美国的国际邮政包裹,即取消小额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