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银行理财收益仅有4%-6%,而很多P2P却能达到10%以上?这导致很多奔着银行安全去的理财人都想转投P2P,但又觉得收益比银行高这么多有点难以理解,进而有点担心:同样是理财,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P2P收益比银行高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玩法”不一样
银行理财是这么玩的:
投资人购买理财产品本质上就是放贷,但是简单的借贷关系中由于加入了银行及影子银行(非标资产的通道),借款人实际付出的高利息,被中间的金融机构以手续费的形式层层剥夺,到投资者一端就所剩无几了。
而P2P是这么玩的:
P2P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金融,投资人和借款人可以直接实现资金的对接,借款人愿意支付的高利息可以直接转化为投资人的高收益,而P2P在其中只是担当了信息传递者的角色,收取少量的居间费用。
所谓雁过拔毛,中间经手的环节越多,收益当然就会越少。其实,买银行理财就相当于去商场购物,而投资P2P就相当于逛某猫、某品,少了许多中间环节,自然能获得更多实惠。
二、“门槛”不一样
银行的借贷门槛高是出了名的,撇开理财端不说,单提借款端。首先,银行不是慈善家,一部分急需用钱的个人和小微企业会直接被拒之门外;其次因为银行贷款需要经过诸多的抵押以及验证程序,流程冗长,这期间又有一部分主动选择了放弃;再次即使通过了条条关卡,最终贷款的金额也非常有限,也许只是杯水车薪。
而P2P门槛低,可以为更多的个人或小微企业“雪中送炭”;操作流程简洁,从而节省了时间成本,这点对于某些小微企业或个人来说,有时候就是“跳楼”与“不跳楼”的差别。为了融资,为了有更好的效率,从而让小微企业或个人愿意支付更高的利息成本来获得贷款。
三、“成本”不一样
在传统银行里,要完成“借贷”这个流程,必须面临高额的“运行”成本。这点从流程繁琐和时间漫长就可以看出来,不是他们不想快,而是快不了!就好像一个奔跑的胖子想要改变方向,肯定要耗费更多的体力一样。另外,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类型、资产投向、币种、发行期限、银行考核、市场利率等因素都会影响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而P2P平台是借款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交易,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这不仅提高了运营效率,也必然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近来,随着运营成本的降低,明智的P2P平台,一方面可以讨借款方的欢心,降低利息以获取优质项目;同时,也可以提高理财收益,让利投资人,从而为平台发展获取更持久的动力。
P2P理财高收益是怎么来的
P2P理财的高收益、低门槛、方便快捷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对于高收益这个方面,我们大致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一个是贷款方,P2P面对的贷款客户一般都是中小微企业业主,或者是短期需要资金周转的个人。这一类贷款人由于贷款额度小跟信用审核方面的成本高,往往会被银行贷款业务排除在外,让他们很难贷款。因此,他们只能以高息转而向P2P平台贷款,这是入口方面的高息原因。
另一方面就是平台与投资者,由于P2P理财基本是在线上完成,所以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的运营成本,使得其综合成本相比银行这种传统金融机构要低一些,这成为出口方面的高息原因。
不过,个人觉得要注意的就是那些超高收益的平台,国家现在有明确规定,对于小贷公司的要求是利率不能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的四倍(现在1年到5年的贷款年利率为5%左右),所以在法定范围内平台的最高收益不能超过20%。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平台收益率超过18%甚至15%,就已经很可以了,投资前一定要想清楚。
p2p理财的相对高收益,事实上是源自借款人。借款人需要支付投资人约12-14%的平均收益,外加平台服务费、第三方担保费等费用,借款年化利率约18-24%不等。
借款人之所以愿意支付这样的利率与收费,主要因为p2p平台以外,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借贷渠道。银行的借款门槛相对较高,而小额借贷公司借款利率同样不低(也有相当的p2p平台的借款项目正是通过小额借贷公司筛选放到平台上的),p2p的相对低门槛和便捷性为借款人提供了方便。
相对高收益的另一个原因,是p2p平台希望培育市场,吸引普通民众进入。
对于选择投资平台来说,要了解平台的资质、背景及是否有银行存管等;然后看看是做哪方面的业务的;都得了解下,选择两家左右平台进行理财投资,这样风险降到最小,安全有所保障;然后根据自己现有资金情况和个人的理财习惯进行分篮子投入,长期的短期的都投资一些,我现在在陆金所,鱼猫金服分别投放了一些钱,陆金所的利率相对要小一些,鱼猫金服的利率相对高一些;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P2P理财收益那么高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