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福步贸易网!
关注我们
service@fobmy.com
全部产品分类
镇江南山招隐寺简介
   https://www.fobmy.com 2022-06-30 20:54:58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招隐寺招隐寺位于招隐山。始建于南朝宋景平元年(432),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原为戴顒私宅,戴公仙逝后,其女矢志不嫁,舍宅为寺,遂名招隐寺。唐宋以来,寺庙几经兴废。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清同治、光绪年间重建,抗战期间复遭日军毁坏。现在经

招隐寺

招隐寺位于招隐山。始建于南朝宋景平元年(432),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原为戴顒私宅,戴公仙逝后,其女矢志不嫁,舍宅为寺,遂名招隐寺。唐宋以来,寺庙几经兴废。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清同治、光绪年间重建,抗战期间复遭日军毁坏。现在经过近20年的整修复建,已经基本恢复了原貌。

中文名

招隐寺

位置

招隐山

始建于

南朝宋景平元年(432)

特点

1500多年历史

快速

导航

景点介绍主要诗词游客须知

地理环境

招隐寺在江苏省镇江市南郊招隐山腰,最初由南北朝著名艺术家戴顒的私宅改建而成,原在山上,五代时移至现址。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毁于火,以后重建。寺内有大殿、读书台、增华阁、虎泉亭、珍珠泉等名胜。附近花木繁茂,尤以秋天红叶最为美丽。招隐山远隔尘嚣,清幽断俗,历代文士名流留下了珍贵的古迹和名篇,其中有梁代昭明太子博邀在此编纂了中国第一部文学选集《昭明文选》,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居住此地四十余年,自创“米氏云山”。东晋南朝刘宋两代间著名雕塑家音乐家戴顒隐居在招隐山中,谱就了《游弦》、《广陵》、《止息》三部千古绝唱,宋武帝刘裕屡加诏聘,戴顒均拒诏不出,故称为招隐寺。招隐山展示了古城镇江特有的隐士文化风采,成为中国隐士文化的圣殿。

景点介绍

镇江南山风景区最大的一个景区就是招隐寺。招隐寺雄踞于一片葱茏之中。从南朝到北宋,这里曾经隐居过三位名人:南朝时宋朝的大音乐家戴顒、南朝时梁朝的太子萧统、北宋大书画家米芾。招隐寺的山门是一座牌楼,上书“城市山林”四个大字,它便是北宋四大书画家(另三人为苏轼、蔡襄和黄庭坚)之一的米芾的真迹。米芾,也称米南宫,他曾对石头下拜,故人称“米癫”,取癫狂之意。他与他的儿子米友仁从襄阳来到镇江,深深地被南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南山整整生活了四十年,南山的美景给了米芾创作的灵感,他在此独创了“米氏云山流派”。

招隐寺

在进山的山道上,有一座石牌坊,牌坊上有上额、下额,外联、内联。上额是“宋戴颙高隐处”几个字,讲的是戴颙第一个隐居在此;下额“招隐”的来历是这样:戴颙才华横溢,在音乐和雕塑上有十分深厚的造诣,宋武帝刘裕对他极为赏识,屡次招他出山做官,但戴颙拒诏不出。一招一隐,便有了“招隐”二字。

内联“读书人去留萧寺,招隐山空忆戴公”。读书人指的是南朝时梁武帝的长子昭明太子萧统,他不恋宫中锦衣玉食,在此寒窗苦读十年,召集文士在此编撰了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下联就是指的戴颙。

外联“烟雨鹤林开画本,春咏鹂唱忆高踪”。上联指米家父子在此开创了“米家山水”、“米氏云山流派”,特别是米芾把南山的烟雾比喻成烟雨,他认为南山本身就是一幅秀丽的山水画,无需宣纸的点绘;下联则指春天的清晨,当人们听到黄鹂悦耳动听的鸣唱时,不由得就会想起这里是以戴颙隐居而得名。

招隐寺

招隐山中也有一与杭州同名的 “虎跑泉”,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泉水清澈,从水面到泉底将近3米深,水是活水,其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虎跑泉为东晋时云游至此修炼的法安禅师所开。在泉池的后壁之上,有歇山顶矩形亭一座,名为“万古常清亭”,“常清”形容了虎跑泉的泉水之清。在虎跑泉左前方,有一片空地,是招隐寺大殿遗址。招隐寺相传是戴颙去世前,嘱咐他女儿“舍宅为寺”而成为寺庙的。小时候,我们常去招隐寺游玩,亲眼看到过大殿,那时里面的佛像已不齐全了,但有一座千手观音给我的印象极深。原先的楠木大殿毁于“文化大革命”后期。今天我们只要看一下空地周围的古树名木如银杏、桧柏、檀树等,就会知道这里曾经是一座古寺。

拾级而上,便看到济祖殿,济祖,也就是济公,他是浙江天台人,在杭州净慈寺出家,他与弟子也曾在此居住过。 在济祖殿右侧,便是昭明太子的读书台。读书台内有昭明太子坐读像。在他面前的书案上,刻有“普通元年岁在庚子”字样,“普通元年”是他父亲执政的年号,即公元520年,“岁在庚子”指昭明太子来此读书是正值二十岁。萧统年少聪慧,“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熟通讽颂,十岁便能博览群书”,当时,人们称他是梁朝神童,青年文学家。作为长子,他居于宫中,每日忙于宫中事务;但他志不在此,他希望能好好读几年书给后人留点有价值的东西,于是,他便向他的父亲提出要求,找一处清静之所。梁武帝同意后,便带着老师(庚信、徐陵)与一批文人亲信沿着扬子江寻找读书静地。根据史料记载:他曾到过江阴的顾山、浙江的天目山、常熟的虞山,最终还是选中了招隐山。因为招隐寺四周环山,在半山腰中建起,远离尘嚣,他决定在此建两座楼,一座读书台,另一座便是增华阁,楼与楼之间用天桥相连接。当时,他还移来藏书三万卷,这些书上起周秦,下至萧梁,相距七八百年的历史。萧统上午在读书台读书,下午在增华阁与召集而来的梁朝各地的文人雅士论文选文,从三万卷书中吸取精华,编纂了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由于脑力劳累过度,萧统三十岁双目失明,他父亲便把他接回建康(今南京),三十一岁病逝。因为此处是他读书之地,所以称读书台。沿读书台往上走,便看到了增华阁。昭明太子与一批文人在增华阁从三万册藏书中选出129位文学家的文学作品。他在编纂时,十分谦虚,请来《诗品》的作者、当时的评论家钟嵘及《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共同商讨、一起编纂。《文选》共三十卷,三十八类,写成七百余篇,古代竹卷写了三万卷。《文选》的完成,体现了昭明太子思想深远和他独特的见解,对发展我国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增华阁左侧是“退居寮”,“寮”,小屋之意。是民国时期原招隐寺方丈辉山法师退居养性之所,故称退居寮。

招隐寺

招隐寺

招隐寺

昭明太子读书招隐寺

镇江南郊的招隐山,原叫兽窟山,因南朗名士戴颙隐居于此,故又称其为招隐山,招隐山中有昭明太子读书处。

招隐寺

昭明太子是梁武帝之于,他叫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他自幼聪慧,悟性颇高,仁厚善良,生性恬淡,勤奋好学。他过目成诵,少时即读遍经书,擅长诗赋。昭明太子为广览博采诸子百家的典籍,漫游江浙一带,到过常熟、江阴、天目山等处。

镇江招隐山算是历史古迹么?

梦溪园(沈括故居)

梦溪园位于市区梦溪园巷21号,是北宋大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晚年在镇江的住宅。对有关这座名园的史实,志书中有翔实的记载,最权威的当属沈括的《自志》一文,这是他专为梦溪园写的纪念文章。

沈括(1031年-1095年)在梦溪园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八年,于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去世,距现在920年时间。今年正好是梦溪园开园30周年纪念,在这样一个富有纪念意义的时间节点,真正的“梦溪”展露在世人的面前。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梦溪园巷21号

门票: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全天

北固山景区(国家5A级)

北固山位于江苏镇江,由于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高约58米,长约200米。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甘露寺,雄居山巅,建于东吴甘露年间,有许多有关三国时代吴国的传说和遗迹。

游人至此,不由要以刘备招亲的故事为线索去寻找有关胜迹和传说。北固山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三山鼎立,在控楚负吴方面北固山更显出雄壮险要。明代郡守为了抗倭守城,将前峰与中峰凿断。

北固山由前峰 、中峰和后峰三部分组成,主峰即后峰,是风景最佳处。前峰原为东吴古宫殿遗址,现已辟为镇江烈士陵园;中峰上原有气象楼,现改为国画馆;后峰为北固山主峰,北临扬子江(长江),三面悬崖,地势险峻,山上到处都是树木,名胜古迹多在其上。素以“天下第一江山”闻名于世。

后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临长江,枕于水上,峭壁如削,是风景最佳的地方。登上山顶,东看焦山,西望金山,隔江相望,扬州平山堂清晰可见,确使人感到“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过去曾有一名人作打油诗一首:“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当墨磨,铁塔一支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以此赞美北固山的壮丽景色。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东吴路3号

门票:40元

开放时间:7:30-17:30

焦山景区(国家5A级)

焦山屹立于大江之中,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唐代润州刺史和镇江节度史韩混,曾造楼船和战舰30余艘,配备海军官兵5000多人在大江上操练。南宋德柘元年二月,元军攻占镇江后,宋代杭元将领张世杰在同年七月,率领大批军舰与元朝水师决战于焦山,呈现出“焦圃险要屯包港,宋代兴亡战夹滩”的壮烈搏斗。

南宋抗金英雄韩世忠曾率领官兵数千人,驻扎焦山反击金兵之事,已成为历史佳话,英风干载,流传后世。明正德四年(1519年)七月十六日,直隶右都御史史丛兰因江西宁王反叛,亲自率领江淮一带水兵,在焦山江面进行操演。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英帝发动了扬子江侵略战役,英军舰侵入长江时,曾遭到副都统海龄率领镇守焦山的青州兵和旗兵数千人,英勇抵抗和沉重打击英军,在近代反帝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焦山著名景点碑林在书法艺术类石刻中,除《瘗鹤铭》外,尚有宋黄庭坚书,米芾临王羲之兰亭序禊帖,明嘉靖四十年(1561)翻刻元赵孟画苏东坡像及《前赤壁赋》小楷等。

其他有:魏法师碑、乾隆御碑、兰亭集序、米芾临《兰亭序帖》、“椒山”横额与《三游焦山》七绝诗、宋代《禹迹图》石刻、澄鉴堂石刻、黄庭坚《蓄狸说》、秦碣石门刻石等等。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东吴路

门票:旺季65元(3月1日-11月30日),淡季:50元(12月1日-2月28日),门票包含渡船费(身高1.2米(含)以下儿童,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60-69周岁老人凭身份证7折;在校学生(凭学生证)以及18周岁以下青少年5折)登万佛塔:15元,单程缆车:20元

开放时间:8:00-17:00

镇江醋文化博物馆

镇江醋文化博物馆是国内首个专业性主题醋文化博物馆,也是镇江市第一个集文化遗产保护、科普教育、工业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展馆。博物馆分醋史馆、老作坊、陈列馆三大主体展馆,以及一个体验馆。全馆采用声、光、电等现代表现形式,全面展示醋文化、解读醋文化、品味醋文化。

馆区内有一组从恒顺中山西路老厂区搬迁过来的食醋主题雕塑。在老作坊,游人既可领略到民国时期镇江醋厂的造醋场景。陈列馆里布展了包括恒顺、山西、山东等地,以及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等10多个国家的数百个醋产品。在体验馆内,游客可以动手制作一款有自己肖像的商标,张贴在香醋瓶上带回家。

地址:镇江市丹徒新城恒顺大道60号(312国道镇江-丹阳段)

门票:40元

开放时间:9:00-16:00

宝华山森林公园(国家4A级)

宝华山位于江苏句容西北与南京接壤,在312国道南侧、沪宁高速公路以北,距南京、镇江、句容各30公里。因春天黄花漫山而得名,后因南北朝梁代高僧宝志来此结庵讲经,遂易名宝华山。宝华山素有“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四大奇景。1981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宝华山静卧于长江之滨,西与南京钟山、栖霞山绵延相连,是宁镇山脉的第二高峰,“东临铁瓮,西控金陵,南负句曲,北俯大江”,气势雄伟,挺拔而壮丽。宝华山原名花山,盛夏季节黄色野花漫山遍野。

开山之祖南朝梁代高僧宝志登山结庵讲经传教,此山遂名声大震。宝志圆寂后,遂改花山为宝华山。宝华山历史悠久。山脚下的“丁沙地遗址”距今近7000年,曾出土过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等实物,是一处“宁镇地区早期的新文化遗存”。

宝华山的“雾海”比之黄山云海毫不逊色。那乳白色的岚气时浓时淡,变幻莫测;浓时如絮,淡时如烟,峰峦寺庙,时隐时现;如青春少女神秘的面纱,似九天仙女飘临凡间;溪水潺潺,松涛和鸣,莺声燕语,一切尽沉醉在浓淡相宜的晓岚霭气之中。乾隆皇帝曾六上宝华山,发出了由衷的慨叹:“宝华深处秀,问路语吾曾。”康熙也数度来游,赐银赐物、不吝墨宝。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2%。古木参天,叶稠荫翠,根株蟠结,绿草茸茸,落英缤纷。山上珍稀树木繁多,椴树、银杏、紫兰等树种成长良好。其中,“宝华玉兰”更是宝华山所独有。其花大如莲、白如雪,每至传戒期则竞相争艳,那浓郁的花香和婀娜的姿态给教徒们送来了一片温馨、几多亲切。

宝华山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山中隆昌寺已历尽1500余年沧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传戒道场。是故,宝华山被称为“律宗第一名山”。

站在宝华山顶峰的拜经台极目北眺,但见长江如带,苏北平原烟树苍茫;西望栖霞山、汤山,山青如洗,枫叶如画;东顾镇江,金、焦二山如浮现在扬子江中的两块碧玉,山光水色美不胜收。“万山堆里看云松,曲庵幽溪复几重;为爱泉声过林去,不知烟寺耳闻钟。”这是对宝华山的真实写照。

地址:句容市宝华镇杨柳泉路

门票:50元;缆车20元

开放时间:09:00-22:30

茅山景区(国家5A级)

茅山景区位于江苏省句容市与金坛交界处,南北约长10公里,东西约宽5公里,面积50多平方公里。茅山是指中国江苏省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

茅山是中国江苏省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也是中国六大山区抗日根据地之一。位于江苏句容市。山上景点多,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气候宜人,山上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回,灵泉圣池星罗棋布,曲涧溪流纵横交织,绿树蔽山,青竹繁茂,物华天宝。

茅山主峰大茅峰似绿色苍龙之首,也是茅山的最高峰海拔372.5米。茅山风景区1986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森林公园批准为省甲级风景名胜区。同时,这里既是道教圣地,又是抗日根据地,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景观、革命历史观融为一体,胜似仙境。总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九霄万福宫雄居其上,二茅峰、三茅峰蜿蜒而下,与主峰高低起伏,相映成辉。

地址:镇江句容市茅山镇

开放时间:3月-11月:7:00-17:30;12月-次年2月:8:00-17:00

门票:旺季(2月-6月,10月)120元;淡季(7月-9月,11月-次年1月)90元。

南山风景区(国家4A级)

南山是招隐山、黄鹤山、夹山、九华山等诸山的统称,面积约18平方公里(约18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3%。南山风景名胜区距镇江市中心2.5公里,新规划由黄鹤景区、竹林招隐景区、八公景区、莲花景区、回龙景区五个景区组成。

景区内拥有始建于东晋时期的三大古寺——招隐寺、竹林寺、鹤林寺;三口名泉——虎跑泉、鹿跑泉、珍珠泉。 她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是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丰富的著名省级风景名胜区。

南山风景名胜区在南北朝至明代为鼎盛时期,六朝后历代文士名流曾在此居住、游览,留下了珍贵的古迹和名篇,其中有梁代昭明太子博邀《文心雕龙》著作刘勰等天下贤才,在招隐增华阁编纂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选集《昭明文选》。

南北朝著名雕塑家、音乐家戴颙隐居在招隐山中,谱就了“广陵”、“游弦”、“止息”三首古曲。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居此四十年,创“米氏云山”,“城市山林”就是米芾的高度评价。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鹤林寺留下“苏公竹院”,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的“茂叔莲池”等。在竹林景区东侧有纪念辛亥革命先烈赵伯先将军的陵墓,还有曾出土史前骨化石的莲花洞等等。

地址:镇江市润州区竹林路98号

门票:6-8月12-2月执行淡季票价30元/位;3-5月9-11月执行旺季票价40元/张

开放时间:7:30-17:30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市区西北,面积0.5平方公里。史载西津渡形成于三国时代,唐代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一直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漕运 枢纽,发生过众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重大历史事件,同事也见证了镇江城市发展史。

街区中有2个文物保护单位,14个省、市级文保单位,保存着自唐朝以来大量西津渡历史文化街的历史遗存和成片的传统民居。罗哲文先生称之为“中国古渡博物馆”。

全长虽仅一千米左右,但有自唐宋以来的青石街道、元明的石塔、晚清时期的楼阁,都是别具风格的建筑,沿坡而建的几道门古色古香,门楣上历代名人的题字清晰可见,西边的小码头街依旧保持着唐宋风韵,漫步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似乎是 在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内散步,可以领略当年古城地处要塞,商旅繁荣的风貌。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西津渡街25号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金山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为1985年重建,1990年落成。“大雄宝殿”四字为赵朴初题写,高悬殿额,大雄宝殿歇山重檐,雕梁画栋,黄墙红柱,金色琉璃屋面,白石柱础栏杆,气势雄伟庄严。 大殿为正方形,高25米,深24.6米,内36根子柱擎立。由于大殿在原址向后移八米,殿前更为开阔。

大殿设计兼有北方宫廷雄浑富丽气势与南方园林精美雅致的风格。大殿外墙书"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八字。殿内正噗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分立两侧,两旁六十八罗汉,背面为海岛观音像,两旁站立善财童子、龙女,中有金山寺德云比丘,金山寺海岛图也在其中,特别引人。大殿上方四周圈棚列56尊罗汉。

大殿外墙镶六扇檀香木雕圆窗,每一扇画面都是与佛教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有三扇讲的是与金山寺有关的三则故事。毁于1948年春大火的原大雄宝殿为明代建筑。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路62号

门票:旺季(3月1日-11月30日)65元,淡季(12月1日-2月28日)50元;老年票45元,学生票32元;“三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实行联票制,凭此票可游览金山、焦山、北固山3个景区,联票价格(成人票价旺季150元/人次,淡季120元/人次)

开放时间:旺季:6:00-18:00;淡季:8:00-17:00

金山风景区(国家5A级)

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镇江市西北,海拔43.7米,占地面积41.6公顷。金山风景幽绝,形胜天然,自古为我国游览胜地之一。古代金山原是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有“江心一朵美芙蓉”之称誉。

唐代张祜描述为“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北宋沈括赞颂曰“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至清朝同治初年(公元1861—1874年),这个“千载江心寺”才开始与南岸陆地相连,水上风光变为陆上胜境。

金山自古名称很多,古人把扬子江比作香水海,把这座山比作《华严经》里的七金山,所以叫作金山。此外,金山还曾叫过泽心山、浮玉山、获茯山、龙游山、紫金山等。而金山的名则与金山寺有关,金山寺巧妙地依山而建,富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殿宇后堂幢幢相衔,亭台楼阁层层相接,山体与寺庙浑然一体,构成一组橼摩栋接,丹辉碧映的古建筑群,景色壮观,气势雄伟,形成“寺裹山”的独特风貌。宋休以来,京流传着“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的评语。

金山又有“神话山”之称,山上每一个古迹都有迷人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中国有名的古典神话故事《白蛇传》中“水漫金山寺”,就源出于此,民间流传甚广,为这座名山增添了十分迷人的色彩。小说《说岳全传》中的岳飞到过的金山古迹“七峰亭”,景色宜人。

金山这座青螺般的小山,包孕着许多风流往事,具有无限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中外骚客和游人。有人说“到了镇江不去金山,等于没到过镇江”,此话自有一番道理,当你游览金山之后,便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路62号

门票:旺季(3月1日-11月30日)65元,淡季(12月1日-2月28日)50元;老年票45元,学生票32元;“三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实行联票制,凭此票可游览金山、焦山、北固山3个景区,联票价格(成人票价旺季150元/人次,淡季120元/人次)

开放时间:旺季:6:00-18:00;淡季:8:00-17:00

镇江哪个旅游景点最大

招隐山位于镇江南郊,原叫兽窟山,因南朗名士戴颙隐居于此,故又称其为招隐山,招隐山中有昭明太子读书处。南郊名胜在南郊诸山,首推招隐山。满山苍松翠柏、参天拔地。春夏之际,但闻鸟鸣千啭,蝉吟不穷,清泉淙淙,一片清凉世界;晚秋时分,红叶经霜,灿然若火,浓荫藏寺,五色纷披,更是一幅图画。是古城镇江隐士文化的一个缩影,展示了古城镇江特有的隐士文化点点风采。

 为什么叫招隐山呢?山前那座高大的石坊上,留有“宋戴顒高隐处”六醒目的大字石刻,石柱上有联早曰“读书人去留萧寺;招隐山空忆戴公”。联中以“人去”和“山空”寄托了对音乐家戴顒和昭明太子萧统等隐者的不尽思念。

南朝名士戴顒,因钟情此山林木幽深,更有低沉淳厚的林涛;景观四季,更有余音绕林的黄鹂啼呜。有景可观,有泉可饮,有洞可探,有鸟呜可闻的世外桃源般的确美景佳境,触动了戴顒的归隐之心,他从原居浙江桐庐迁居苏州不久,毅然再迁镇江若,隐于兽窟山,潜心音乐创作,他常携美酒佳柑,来到林深之处,把酒听鹂,终日不倦,在半生的山隐中,他的创作才华进入了高峰,他“听鹂整弦,新声变曲”成果丰硕,佳作叠出,相继创作和整理了十五部曲谱、一部长曲,其中的《游弦》、《广陵》、《止息》三部乐坛惊世之作,成为千古绝唱。当时,南朝的宋武帝刘裕爱慕其才,招其入朝为官,他以隐铭志,矢志不移,婉言相拒。帝之招,顒之隐,这一招一隐的招隐佳话,世代传颂,后人为念其隐,把兽窟山改名为招隐山。戴顒膝下无子,所生一女名磨笄,因母早逝,磨笄对戴顒十分孝敬,誓不嫁,守护父亲身边。戴顒死后,磨笄将其故室舍为佛寺,取名招隐寺,自己则隐于招隐山乐边的一座小山之中,一生守贞。后来,这座小山便以磨笄山为名。唐骆宾王游寺曾留诗曰:“共寻招隐寺,初识戴顒家。还依旧泉壑,应改昔云霞。”每逢秋季招隐山红叶极其优美,对招隐寺的风光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吸引了无数的游人前来观赏。

招隐山内有招隐寺、招隐坊、鸟外亭、石刻、虎跑泉、鹿跑泉等。

招隐寺最初创于南朝宋景平元年(423),距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当时殿宇宏丽,甚负盛名。唐宋以来,几经兴废。清咸丰间,寺毁于战火,同治、光绪间,慧传和尚重建大殿、读书台等,规模已不如前。抗战时,又遭日军毁坏,正全面修复,大部分胜迹已焕然一新。 在江苏省镇江市南山风景区招隐山(亦称兽窟山)上,最初由南北朝著名艺术家戴顒的私宅改建而成,寺内现存读书台、增华阁、虎跑泉、万古常清亭、鹿跑泉、如斯亭、玉蕊亭、鸟外亭等名胜。在“招隐寺探幽寻雅”附近环境清幽,树木繁茂,鸟类众多,历代文士名流在此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古迹和名篇,其中有梁代昭明太子博邀群贤在此编纂了中国第一部文学选集《文选》;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居住此地四十余年,自创“米氏云山”画派;东晋、南朝刘宋两代间著名雕塑家、音乐家戴顒隐居在招隐山中,谱就了《游弦》、《广陵》、《止息》三部千古绝唱。清人鲍之钟诗曰:“灿烂霜机浅深红,楼台如在万花丛”。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人们心中的一座隐士文化圣殿。

招隐寺山前有一牌坊,石柱上有一幅对联“读书人去留萧寺,招隐山空忆戴公”。说道两个人,一是戴颙,另一是萧统。

 在入山途中,有一高大石牌坊,横额为“宋戴颙高隐处”,下刻“招隐”二字,石柱上有联:读书人去留萧寺,招隐山空忆戴公。这就是招隐坊。 由于南朝著名艺术家戴颙隐居于此,梁朝昭明太子萧统亦在此编撰了名著《昭明文选》,使历史人物与名山共存,更招引着历代名人:唐朝诗人刘禹锡、骆宾王、宋大学士苏东坡、著名书画家米芾、清朝乾隆皇帝都曾登游此山,并且留有许多诗画。

在这山中还有读书台、增华阁。这就与昭明太子有关。萧统,昭明太子,字德施,南朝兰陵(今常州)人,梁武帝长子,他性爱山水,聪慧好学。被立为太子后,在招隐寺读书,于读书间招集文学名流在增华阁编辑《文选》三十卷,即著名的《昭明文选》,是中国第一部韵文、散文合集,对后代文学有重大影响。太子未及即位而卒,年三址一岁,谥昭明。

读书台建于山腰,为小巧平房三间,门旁柱上有楹联曰:妙境快登临,抵许多福地洞天,相对自知招隐乐;伊人不可见,有无数松风竹籁,我来悦听读书声。房屋四周有回廊,窗明几净,环境清幽。内有石案一块,长约一点三米,宽约半米,厚约十厘米,为太子伏案处。  

 读书台北还有济祖殿,藏有出土文物,如元氏五蝠(福)捧寿大型碑刻和明代重修招隐寺碑记。读书台右边为增华阁,是当年昭明太子编辑文选的地方。萧统云集天下才学贤士,包括《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在“山水有清音的”增华阁,编纂了中国第一部文学总集——《昭明文选》,成为南朝文坛的中心。《文选》入选之作,上起周代,下迄萧梁,文体各异,大都文质并重,词藻华丽,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阁内正中墙有《增华选文图》,左墙角有一博古架,陈列昭明文选样本。门旁楹联为:景仰古贤风,此地得江山之助;熟精文选理,斯人与翰墨为缘。增华阁、读书台面临群山环抱林木幽深之境,气魄宏大,别有洞天,使人有“四周有山疑无路”之感。

总之招隐寺有着很浓厚的文化韵味与历史古韵,是许多爱好旅游者与放松心情的人们的好兴趣。

ps:只是这样写写,请你好好的删减增加的吧。

1·金山

金山位于镇江市西北,海拔43.7米,距离镇江市中心仅3公里。原先是长江中心的一个岛屿,后来长江北移,清光绪末年金山与南边的陆地相连。景区分东边的金山寺和西边的中冷泉两大块,中间由一泉路隔开,金山寺是主要景点。白娘子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2.焦山

焦山海拔不高,约七十多米,与金山、北固山合称为“京口三山”。位于镇江东北面的长江江心,与对岸象山夹江对峙。焦山上古木参天,掩藏着许多石刻、古碑以及寺庙等众多景点。

3.北固山

北固山是长江边的“京口三山”之一,位于另两座山金山和焦山中间,海拔55.2米。山上的景点多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有关,以甘露寺最为出名,是故事里刘备招亲结识孙尚香的地方。古往今来,游客到北固山都为寻访三国英雄的足迹,辛弃疾游北固山曾留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名句。

4.茅山

茅山位于句容市东南20公里处,大茅峰、二茅峰、三茅峰由南到北依次排列,最高峰(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茅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原名句曲山,因西汉陕西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在此修炼而得名茅山,东晋葛洪、南朝陶弘景都在茅山修炼过。山上道观遍布,虽然历史悠久但履经战火,现在看到的多为现代重修的,其中以九霄万福宫和元符万宁宫最为著名,合称“茅山道院”。

5.西津渡

西津渡也称为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镇江市区西北,从金山公园往东步行十五分钟就能到。这里有一片历史气息浓郁的老房子,著名的西津渡古街就坐落于此。西津渡自三国时期便是渡口码头,后因江岸逐渐北移,渡口早已不在,只留下了西津渡古街搁在云台山的山腰上。

6.南山风景区

南山风景区是招隐山、黄鹤山、夹山、九华山等诸山的统称,由招隐景区、竹林景区、鹤林景区和文苑组成。景区内山峦起伏,竹林掩映,花鸟相谐,堪称美景。

7.宝华山

宝华山距南边的句容市、东边的镇江市、西边的南京市都约30公里,海拔437.2米,因济公的原型宝志和尚是山上隆昌寺的开山祖师而得名。隆昌寺是景区最主要的景点,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它的三坛大戒非常出名,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传戒道场,僧人取得隆昌寺的戒牒相当于获得北大、清华的毕业证书,宝华山也因此有“律宗第一名山”的美誉。

8.圌山

圌山壑深谷幽,怪石嶙峋,古木参天,竹林摇曳。山上36处悬崖,72道险坡,一步一景,素为佛家修行的绝佳去处。极盛时期这里仅尼姑庵便有数十座。现有西林寺、东霞寺、绍隆寺、楞俨禅寺,长年香客信众络绎不绝。万里长江第一塔-报恩塔直冲云霄。令人心醉,令人流连。

9.圌山天沐温泉

镇江圌山天沐温泉坐拥圌山脚下,一面临河,山林环抱,环境幽静。温泉水质优良,泉水采自地下1239米处,出水温度45℃,日涌水量超过2880立方米/日,水质优良,偏硅酸含量达到国家医疗热矿水浓度,有美肤、保建、纤体等功效。

以上就是关于镇江南山招隐寺简介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

 
福步贸易网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 |  m.fob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