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我国房产的持续压力,一部分企业无法承受“冷冬”之冷,必然会退出竞争;第二,地板作为资源性产业,资源将会向品牌企业日益集中化。“洗牌”一词于几年前就已经频频现于报端,但几年过后,地板企业不仅没有出现专家预言的状况,反倒越来越多。今天我们不妨好好探讨一下洗牌论,希看引发业内人士对行业现状的再次思考,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共同推动2013地板行业的再发展。
地板界洗牌现象真的会出现吗
笔者以为,完全有可能。目前,所有地板企业都已经重视自己面临的困境。不管中心、地方如何进行财政支持,但是截止到现在,房地产并没有出现强势反弹的迹象,作为滞后房地产的家装行业,必然会经历比房地产更长的阵疼,即使房地产下半年反弹,也不意味着家装会随着立即兴盛。
目前地板经销商手中的单子一部分是往年预订的,2011年的压力还没有真正品尝,一旦压力过重,从经销商到企业,可能会出现连锁反应,而那时,也就是洗牌的开始。
但是,完全有可能并意味着一定会出现,即使出现,也不意味着会洗牌60%,这是由于:1、二年内洗牌到60%的行业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在国际上似乎也没有先例,没有见过哪个国家由于一次危机就洗牌过半;2、地板企业作为门槛进进较低的行业之一,存在着大量杂牌企业,金字塔的外形明显,而那些杂牌,由于其规模小、固定资产少、活动资金少,完全有可能暂时停产避让冷冻,一旦经济复苏,可能会再次开工。这对于洗牌完全没有意义,充其量只能说是暂时停业。3、所谓的资源性行业性的题目的确存在,品牌企业也的确会受到资源供给商的青睐,但是,市场决定一切,既然杂牌存在,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而且这个市场在中国还算强大,所以,杂牌完全有可能利用品牌企业所抛弃的资源,如双色板、贴皮等进行生产和生存。另外,对于强化地板,资源约束并不明显,所以,短期内用资源来断定洗牌60%也不能够成为成立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