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平鲁区有一个手工艺品合作社,这里的成员原来都是围着灶台转的家庭妇女;她们的领路人李春霞,就是因为爱好刺绣,从家庭主妇变身为朔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在长期的刺绣创作中,她从多角度研究刺绣艺术表现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2012年,她被授予朔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12月15日,记者在合作社见到了正指导绣工的李春霞。她说,刺绣已不只是一项谋生技能,而是一项事业。说起办合作社的初衷,她说:“我以前也是一位家庭妇女,挺爱做这个的,做好了人们也挺喜欢。我就想能不能把妇女们带动起来。现在喜欢刺绣、剪纸、编织的女孩很多,我就是想让没有基础的人也学一学传统手艺。”6月1日,她的合作社挂牌了,“我们从忻州、太原等地请来老师,从培训到生产都手把手地教。我要把这里打造成妇女集工艺美术培训、制作、销售为一体的基地。”
李春霞的刺绣产品远近闻名、供不应求,合作社发展的速度出乎其预料,仅上个月刺绣收入就达到两万余元。今年,在首届山西省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她的刺绣作品获得了银奖。2012年她还被授予朔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如今在李春霞的手工艺合作社里,不仅有刺绣、编织、剪纸,还有根雕,雕刻、烫画等手工项目,还培训带动了200余名城镇留守妇女、下岗失业妇女和残疾妇女从事手工艺产品加工,月平均收入2000元左右。刺绣学员王尚艳说“通过学习编织、刺绣,我学到一技之长,用学到的技术挣到钱,让我们活得更幸福。”(本报记者 王晋飞 通讯员 崔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