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国企改革政策的密集发布,将国企改革的框架体系基本搭建完毕,加快了国企改革的推进速度,为2017 年国企改革的落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化工国企盈利能力较弱,改革迫在眉睫 2016 年其三季度,化工板块国有企业在营业收入上和民营企业持平,但净利润却仅仅只有民营企业的三分之一,整体盈利能力堪忧。从近几年的ROE 和净利润率来看,国有企业都远远落后于民营企业。化工行业尤其是传统化工行业,产品成熟度高,下游市场单一,市场竞争激烈。国有企业在转型升级、资本运作上较民营企业而言缺乏灵活度,导致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落入下风。但另一方面,国企尤其是央企往往还处于小公司大集团的模式,资产证券化率较低,上市公司背后的集团公司拥有大量优质资产和核心技术,一旦完成资产注入,公司的业绩将会大大改善,所以化工国企的改革迫在眉睫。 几大化工央企平台改革提速,动作频频 目前整个化工板块拥有央企27 家,其中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油集团、中国化工集团、中化集团四大央企平台旗下企业占据绝大多数,另外还包括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盐业总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等央企集团公司。截止到目前,化工行业几乎所有相关央企集团均出台了国企改革的深化改革方向和纲领性文件,整个化工行业的国企改革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从化工行业的改革案列来看,主要存在三种途径:1、股权改革,以混改引入战略投资者为主;2、资产证券化,以资产注入和重组整合为主;3、管理体制改革,以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