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能快速增长的同时,PTA上下游产业链形势也快速变化——受各种因素影响,上游PX(对二甲苯)产能增长受阻,长期供不足需,PX价格坚挺,原料在PTA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下游聚酯行业增速放缓,对PTA需求的支撑减弱,PTA需求不振。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是在《中国PTA行业发展研究与展望》一文中做出如上判断的。规划院在该文中建议,政府和监管机构应严格准入条件,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并从节能减排、环保和安全的角度加强行业监管。 PTA是我国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有机化学品,该产业是联系石油化工和化纤纺织两大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枢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绝大部分PX用于生产PTA.我国PTA的主要用途是与乙二醇反应生产PET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进而生产涤纶长丝、涤纶短丝(纺织原料)及瓶级聚酯切片等产品。我国约99%的PTA用于聚合生产PET聚酯。 PTA生产工艺技术也有了较大进步,单套装置规模、物耗、能耗等技术水平不断上升,新建装置竞争力明显提高。加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和民营企业的投资限制逐渐放开,大量资本进入PTA生产领域。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PTA产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由于竞争激烈,2014年以来,我国PTA产业出现了一边大量产能关停限产,另一边新装置不断上马投产的奇怪现象。《中国PTA行业发展研究与展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6月中国PTA行业处于关停状态的PTA装置产能超过1400万吨/年,接近PTA总产能的1/3。 与亚洲其他国家的PTA装置相比,中国PTA装置平均生命周期过短,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收益,而且容易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率高企,社会资源严重浪费。 “由于产能过剩日趋突出,在激烈市场竞争过程中,部分市场竞争力较差PTA装置不堪重负,处于长期关停状态,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处于关停状态的PTA装置‘死而不僵’,无法实现产能升级。”专家认为。 与此同时,PTA产业参与者出于产业整合、提高竞争力、挤占市场等目的,在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下,不断上马大型PTA项目,造成PTA行业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通过对PTA装置竞争力的综合评估,认为未来5年内中国PTA市场还将有530万吨/年的PTA产能有较大可能被关停。 “与炼油、乙烯、芳烃等石油化工产业不同,我国PTA产业没有全国性的产业发展规划。参与者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观察和认识产业,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等各方面缺乏对PTA行业形势的整体认识。”上述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