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二甲苯行业进口分析
1、对二甲苯下游需求庞大
对二甲苯(PX)是PTA的原料,全球85%的需求集中在亚洲。随着2011-2014年国内PTA产能的快速投放,我国对二甲苯需求大幅增长,2010年国内对二甲苯需求944万吨,仅占全球总需求的34%,到2016年对二甲苯需求达到220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15%以上,亚洲需求占比近7成,占全球总需求的56%。
全球超过一半的对二甲苯需求在中国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对二甲苯需求快速增长,高度依赖于进口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国内对二甲苯产能投放缓慢,供给严重不足
与国内对二甲苯快速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的是缓慢的产能投放进程。由于项目舆论压力和审批难度较大,大部分项目进展缓慢甚至不了了之。2010国内对二甲苯产能826万吨、产量612万吨,2016年产能1397万吨、产量977万吨,产能复合增长率仅9%,产量增速仅8%。供给增速远远跟不上需求扩张,造成巨大供给缺口且逐年扩大,2016年国内对二甲苯进口量达到1236万吨,再创历史新高,进口依存度高达56%。
国内对二甲苯产能投放缓慢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桶油占国内对二甲苯产能6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对二甲苯环节话语权被日、韩等国家垄断
在国内产能扩张受到限制的同时,韩、日等周边国家却加快对二甲苯项目建设,瞄准的就是我国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2014年,亚洲除中国外新增对二甲苯产能590万吨,仅韩国就有330万新增投产。目前亚洲对二甲苯产能4,000余万吨,占全球总产能83%,中日韩三国合计占亚洲产能的70%。亚洲需求量约3,200万吨,但由于诸多原因整体开工率仅七成出头,亚洲对二甲苯供应较紧。我国产能更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PTA工厂只能依赖于向周边国家进口,对外依存度逐年攀高,2015年进口1170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56%,其中70%的进口来自韩国和日本。可见,上游原料成为我国聚酯产业链最大的瓶颈,而这一环节的话语权一直被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掌控,产业链利润也集中在这一环节,下游企业苦不堪言。
全球对二甲苯产能主要集中在东北亚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日韩三国占亚洲对二甲苯产能近7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对二甲苯进口主要来自韩、日、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