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木叶烂成堆,
只因小郎不会吹,
几时吹得木叶叫哎,
只用木叶不用媒。
高坡上种荞哪用灰,
哥妹相爱哪用媒,
要得灰来荞要倒,
要得媒来惹是非
大山的木叶烂成堆,
只因小郎不会吹,
几时吹得木叶叫哎,
只用木叶不用媒。
高坡上种荞哪用灰,
哥妹相爱哪用媒,
要得灰来荞要倒,
要得媒来惹是非...
摆手舞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1、首先,向左挥手,同时身体向左扭动胯部。
2、其次,往前走,右手起,身体向右扭动。
3、最后,左脚退,右脚跟。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主要流传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乌江流域。摆手舞以摆动双手跳舞而得名,是土家族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祭祀祖先的活动。
摆手舞是怎么来的
土家族。
土家族摆手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它是土家族原始的祭祀舞蹈,集歌、舞、乐、剧于一体,表现土家人生产、生活和征战场面。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是具有土家族民族特色、较能反映土家族古老风俗的民间舞蹈,现主要流传于湖南湘西龙山、保靖、永顺等地。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夜间表演。
注意:
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十万群众伴着优美的土家民歌同跳摆手舞,成功入选大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
十万人同跳摆手舞是酉阳·中国土家摆手舞欢乐文化节的活动之一,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重庆市旅游局联合主办,在未来3天时间里该节还将举行土苗美食节、旅游商品展销、摆手舞队文艺汇演等活动。
来自当地的100180名中小学师生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伴着木叶情歌等优美的土家民歌同跳土家摆手舞,活动以当地桃花源广场为核心,分布于桃花源大道城北段和39个乡镇。经大世界吉尼斯纪录总部专家现场鉴定,酉阳十万人同跳摆手舞成功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土家族摆手舞的详细解释
来源:天气加2018-11-1306:42:00
video_01()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传统舞蹈,在重庆酉阳、秀山、黔江,湖南永顺、龙山,湖北来凤、恩施,贵州沿河、印江等地均有摆手舞活动。其中,在有“摆手舞之乡”的酉阳县和湘西自治州,摆手舞活动最为盛行。
摆手舞主要反映了土家人的生活方式,跳摆手舞的地方叫做摆手堂,摆手堂正中间栽有一棵桂花树或松柏树,春节过后,土家人都会身穿节日盛装,聚集在摆手堂前跳起摆手舞,唱起摆手歌。
古代的摆手舞主要服务于祭祀、祈祷,在湖南龙山一带把摆手舞叫做“社巴日”,保靖称为“调年”,永顺又叫“社巴巴”,但其民俗意义都是为了祈禳。
近年来,外来文化逐步渗透到土家地区,年轻人对本土文化缺乏熟悉,传承的人群逐渐减少,古老的摆手舞正面临着失传的尴尬局面。
摆手舞是土家族原始的祭祀舞蹈,在土家人聚居的地方,有专门跳摆手舞的“廊场”,土家人叫“摆手堂”。位于酉水河畔的来凤县舍米湖是摆手舞的故乡。
“摆手堂”的地坪用条石镶嵌,平坦光滑。正中间栽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树或松柏树。“摆手堂”又叫“神堂”,是供奉祖先神位的地方。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之间,人们都要到这里举行祭祀活动,摆手舞是祭礼活动中的主要内容。
每逢新春佳节,土家人吃罢晚饭就扶老携细幼,举着灯笼、火把,撑着五彩锦旗,身上披着各种色彩的花被面涌进“摆手堂”。土家人为了创造热闹后气氛,还要鸣铳放炮,在中间的桂树或松柏树上悬挂红灯,树下悬一面大锣,放一面大鼓,由一人敲锣击鼓,大家按照锣鼓的节奏,围绕大树跳起摆手舞。 摆手舞分“单摆”、“双摆”,舞蹈者随领舞人的示意变换队形和动作,在摆动规律上,绝大部分是顺摆,即摆右手时就出右脚,摆左手是就出左脚,俗称“甩同边手”。
摆手舞的舞蹈动作多是土家生产、生活、征战场面的再现:有表现打猎生活的“赶野猪”,“拖野鸡尾巴”,“岩鹰展翅”等;有表现农活的“挖土”,“撤种”“种苞谷”等;有表现日常生活的“打蚊子”,“打粑粑”,“擦背”等;有表现出征打仗的“开弓射箭”,“骑马挥刀”等。摆手舞的舞姿粗犷大方,刚劲有力,节奏鲜明。土家人用牛头、猪头、粑粑、米酒、腊肉等供品祭祀过祖宗之后就开始起舞,从天黑一直跳到天亮,有时甚至一连跳几个通宵。 还有一种在野外举行的大摆手舞,它是一种军功战舞,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少则几人,多则上万人,历时七八天不息。大摆手舞每三年举行一次,是军事战争场面的重演。跳大摆手舞集会也是一次盛况空前的商贸交易会。
以上就是关于酉阳土家族摆手舞的歌词,一共只有八句,知道的朋友请分享一下,谢谢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