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的6月新增用户数为1584.4万,居行业第一;摩拜单车新增用户数为1312.0万,排名第二;酷骑单车新增用户数为171.8万,排第三。另外在2017年6月,ofo月度活跃用户的环比增长率为19.35%;摩拜月度活跃用户的环比增长率为11.91%。对比之下,ofo活跃用户数的环比增长率领先摩拜超62%、是摩拜的1.6倍之多。
易观6月数据显示,ofo、摩拜单车、永安行分别以57.2%、46.1%、36.4%分别占据中国共享单车APP活跃用户次月留存率的前三名,ofo用户留存率已连续10个月领先摩拜。此外,摩拜用户留存率,较5月下跌近10%。
在用户使用频次方面,ofo6月的用户总使用次数为70764.3万次,排名第一,较5月上涨20.45%;摩拜的用户总使用次数为60269.8万次,排名第二,较5月下跌34.3%;小蓝单车以4481.3万次,排名第三。相比之下,ofo6月的用户总使用次数领先摩拜达17%。
易观6月最新数据还显示,ofo用户总使用时长为4554.9万小时,相比5月增长达49.62%;摩拜单车用户总使用时长为3795.6万小时,较5月下跌27.64%;小蓝单车以303.0万小时,排名第三。相比之下,ofo用户总使用时长领先摩拜超20%。
易观分析认为,在ofo、摩拜接连宣布获得巨额E轮融资,悟空单车、3Vbike相继退出的行业激烈竞争背景下,共享单车市场洗牌效应已初见端倪,ofo、摩拜两强格局也已显现,后入者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从ofo活跃用户规模、新用户、使用频次和时长的稳定增长,以及摩拜多项核心数据出现负增长,可看出ofo第一品牌效应正日益凸显。再加上,ofo持续的更快增长,也逐渐拉大着领先于竞争者的差距,其行业领先地位或难被撼动。
ofo在市场渗透率、日活跃用户、新增用户等核心数据方面能远甩摩拜稳居第一,主要得益于其低成本控制以及供应链产能优势明显,可更快速的在更多城市大规模投放车辆,能满足行业高速增长用户的更多出行需求。再加上,ofo更轻便的骑行体验和更大的市场品牌知名度,也让更多新用户会首选小黄车。这也与最新数据表现出来的趋势相一致:在远超摩拜市场渗透率的优势下,ofo也正加速拉大领先差距、稳固第一位置。
近期ofo更是动作不断,在获得7亿美元E轮融资,又推出0元抢骑行月卡活动,通过大力度优惠举措不断提升用户拉新能力。随着原滴滴高级副总裁付强正式加盟ofo出任执行总裁,ofo团队领导实力更是空前提升。
相对于ofo的捷报频传,摩拜近期却表现不尽如人意。摩拜车重难骑等极差的骑行体验,限制了口碑与用户量的增长,尽管新推“风轻扬”在车辆轻便度方面有所改进,但数量严重不足,短期难以弥补缺口。在ofo强劲增速对比之下,摩拜或只能甘居第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