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10月9日17时45分,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因为其在“行为经济学”方面的贡献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授予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理查德·塞勒是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1945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1995年起任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与经济学教授至今。现为美国经济学会会员。通俗的来讲,塞勒的研究就是帮助个人、机构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克服有限的理性而做出较好的,或者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这就是行为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塞勒的主要代表作品有《赢者的诅咒》(1991)《准理性经济学》(1991)和《助推》(2008)等。同时,他还是论文集《行为金融学新进展》(Advances in Behavioral Finance)的编者。 专家观点 塞勒之所以能够成功斩获今年诺奖桂冠是因为其经济学理论与当前市场现象紧密结合,极具现实意义和前瞻性。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这跟市场有一定关系,市场已经变成了投机的市场,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的泡沫越来越大,人性驱使人们去投机而不是去投资。现在很多市场行为是不理性的,比如虚拟经济的膨胀、实体经济的萎缩都不是理性发展。他的研究说心理作用在促使我们做可能非理性的投资,这种研究是跟我们当下的现实结合起来的,它是前沿理论,心理研究,又决定了市场导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