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却水池变身风景秀丽的湖、凉水塔上两束投影光束从地面投射过去变换着不同的画面……17日晚,首钢石景山主厂区以“首钢灯光节”为标志,正式开始接待游人,拉开工业旅游的序幕。
据悉,这是首钢按照《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规划》实施的第一个项目。从机器轰鸣、钢花四溅的重工业基地到流光溢彩的文化创意园,北京的产业结构转型处于正在进行时……此次灯光节对普通市民开放,将一直持续到10月7日。
美国大片3d技术
展示冷水塔瞬间“破碎”
刚步入首钢工业区,就被一座巨大的凉水塔吸引。两束投影光束从地面投射过去。塔上出现倒计时效果,塔砖块瞬间突起变换数字,晶莹剔透的珍珠从塔顶坠落,塔底开始焦化、板结,一群彩色的蝴蝶飞出塔外,塔中充盈了海水,鱼在水中游,塔身瞬间“破裂”,凤凰涅高飞冲向塔外……
“实际上,圆形的凉水塔相当于是一个圆形的屏幕,焦化、板结、破裂都是投影的内容,但由于视觉逼真,观众会误以为这个塔真的破裂了。这就是现在最为时尚的建筑3d展示。”“首钢灯光节”的设计总监李大伟说。“3d技术对中国老百姓来说并不陌生,在美国大片中为人们熟知。现在将它投影到建筑上,就需要根据建筑物进行一定的设计,并实现与建筑本身的融合。”他们根据其造型,设计出不同画面,再通过投影,打在冷水塔上。这种处理方式在国外已经司空见惯,但在国内尚不多见。“我们引入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理念。”
冷却水池上放映水幕电影
工业遗迹演绎光与影
在靠近群明湖南侧的主会场,设置了22排3000余座的观众席、600平方米的舞台。“这些都是临时建筑,根据需要可以随时拆建。”首钢灯光节总策划人吴刚对记者介绍说。舞台下就是群明湖。这个昔日炼铁用的冷却水池,在仿古长廊和牌楼的装饰下,变身风景秀丽的湖泊。湖泊的北侧有四座高炉,远处是京西第一仙山——石景山。有山有水有高炉,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不可多得的工业景观,这些首钢独有的资源禀赋,使这个舞台成为北京市最大的水榭歌台。
音乐喷泉启动了,随着音乐的节奏及曲目的变化,喷泉的造型也在变化着。“这些全部由电脑控制,根据曲目编排成一定的程序。”据介绍,伴随着喷泉形成的水面,一组歌舞水幕电影开始播放。一组少数民族歌舞者,在水面上楚楚地扭动。“画面来自其正面的投影。”
“我们将群明湖打造为主要的观赏点,设计制作大型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他对记者介绍说,利用静态、动态照明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营造近景、中景、远景多层次的工业遗迹景观。近景静态照明晕染水边植物;中景静态照明勾勒廊、桥、亭、阁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突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简洁素雅;远景则利用制氧车间、高炉、冷却塔等元素作为主要的视觉载体,利用动态照明手段呈现人与光影的互动,对比于中前景的静态照明,营造视觉张力。
记者看到,湖面西侧制氧厂的5个银色球罐、高耸的空分塔和古色古香的水泵房也披上七彩羽衣,被大量炫彩的灯光照明和投影覆盖。“它是水上舞台左右的陪衬。”借助投射的一系列动画以及灯光雕塑技术,传统的工业遗迹立面也变成一片光与影。
明年开建二、三期
形成四层光艺术景观
“首钢灯光节”展示的灯光效果仅是首钢工业旅游的开始,现在实现灯光效果的工业建筑也仅是第一期工程。第二、三期工程将在明年“五一”前后开工,届时能借助灯光载体,赋予深刻蕴意的工业建筑将会更多,灯光的表现形式也将会更加多样。
李大伟说,“首钢灯光节”主要是依托首钢园区内独一无二的工业遗存,以新兴高科技支撑的光媒体艺术为主线,以传统建筑照明为辅助,自下而上营造水、传统建筑群、工业构筑物、山、焰火合一的整体夜景观氛围,形成水面表演层、仿古建筑层、首钢工业遗存层、石景山景观层以及以巨尺度焰火、云投影构成的高空景观层五层光艺术景观。
群明湖将再添音乐喷泉
记者:为何在首钢构想灯光节
吴刚:受国际各地灯光节的启发,在里昂时决定选择首钢。首钢有山、有水,既有工业遗存,又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拥有敦厚的历史积淀,见证了北京西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承载了新中国制造业的辉煌。同时恰逢首钢转型,是灯光节很好的“人文载体”。它既可以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又能挖掘出内涵。因此,借今年首钢“北京国际旅游节”,与清华大学的《照明设计》杂志、司煊照明设计公司合作,创新策划“首钢群明湖国际灯光艺术广场”项目。
记者:灯光节运用了哪些新技术
吴刚:目前我们使用的投光灯、投影仪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应该说这些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成熟,在国内还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我们此次使用了大量的led节能灯,在取得一定的灯光效果的同时,还能够节能环保。
记者:二、三期还将有哪些计划
吴刚:首钢共有四台冷水塔,现在只照明了一个,剩下三个将在二、三期继续以3d投影的方式照明。此外,几十座烟筒也将被打上影灯。另外,群明湖沿岸还将进行大规模改造,扩大水榭台和观众台,在其北岸的湖面,再建造一座音乐喷泉。
记者:二、三期与现在相比有哪些不同
吴刚:肯定要在现有的水准基础上提高。目前,正在联络国际上着名专家,整合业内资源,组织设计师、艺术家、建筑师、灯光师等跨专业团队,完善设计。要将炫目的灯光创意和各色表演结合,将独有的工业遗存与园区优美的山水景观呼应,展现首钢工业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独特风貌。
据悉,这是首钢按照《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规划》实施的第一个项目。从机器轰鸣、钢花四溅的重工业基地到流光溢彩的文化创意园,北京的产业结构转型处于正在进行时……此次灯光节对普通市民开放,将一直持续到10月7日。
美国大片3d技术
展示冷水塔瞬间“破碎”
刚步入首钢工业区,就被一座巨大的凉水塔吸引。两束投影光束从地面投射过去。塔上出现倒计时效果,塔砖块瞬间突起变换数字,晶莹剔透的珍珠从塔顶坠落,塔底开始焦化、板结,一群彩色的蝴蝶飞出塔外,塔中充盈了海水,鱼在水中游,塔身瞬间“破裂”,凤凰涅高飞冲向塔外……
“实际上,圆形的凉水塔相当于是一个圆形的屏幕,焦化、板结、破裂都是投影的内容,但由于视觉逼真,观众会误以为这个塔真的破裂了。这就是现在最为时尚的建筑3d展示。”“首钢灯光节”的设计总监李大伟说。“3d技术对中国老百姓来说并不陌生,在美国大片中为人们熟知。现在将它投影到建筑上,就需要根据建筑物进行一定的设计,并实现与建筑本身的融合。”他们根据其造型,设计出不同画面,再通过投影,打在冷水塔上。这种处理方式在国外已经司空见惯,但在国内尚不多见。“我们引入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理念。”
冷却水池上放映水幕电影
工业遗迹演绎光与影
在靠近群明湖南侧的主会场,设置了22排3000余座的观众席、600平方米的舞台。“这些都是临时建筑,根据需要可以随时拆建。”首钢灯光节总策划人吴刚对记者介绍说。舞台下就是群明湖。这个昔日炼铁用的冷却水池,在仿古长廊和牌楼的装饰下,变身风景秀丽的湖泊。湖泊的北侧有四座高炉,远处是京西第一仙山——石景山。有山有水有高炉,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不可多得的工业景观,这些首钢独有的资源禀赋,使这个舞台成为北京市最大的水榭歌台。
音乐喷泉启动了,随着音乐的节奏及曲目的变化,喷泉的造型也在变化着。“这些全部由电脑控制,根据曲目编排成一定的程序。”据介绍,伴随着喷泉形成的水面,一组歌舞水幕电影开始播放。一组少数民族歌舞者,在水面上楚楚地扭动。“画面来自其正面的投影。”
“我们将群明湖打造为主要的观赏点,设计制作大型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他对记者介绍说,利用静态、动态照明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营造近景、中景、远景多层次的工业遗迹景观。近景静态照明晕染水边植物;中景静态照明勾勒廊、桥、亭、阁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突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简洁素雅;远景则利用制氧车间、高炉、冷却塔等元素作为主要的视觉载体,利用动态照明手段呈现人与光影的互动,对比于中前景的静态照明,营造视觉张力。
记者看到,湖面西侧制氧厂的5个银色球罐、高耸的空分塔和古色古香的水泵房也披上七彩羽衣,被大量炫彩的灯光照明和投影覆盖。“它是水上舞台左右的陪衬。”借助投射的一系列动画以及灯光雕塑技术,传统的工业遗迹立面也变成一片光与影。
明年开建二、三期
形成四层光艺术景观
“首钢灯光节”展示的灯光效果仅是首钢工业旅游的开始,现在实现灯光效果的工业建筑也仅是第一期工程。第二、三期工程将在明年“五一”前后开工,届时能借助灯光载体,赋予深刻蕴意的工业建筑将会更多,灯光的表现形式也将会更加多样。
李大伟说,“首钢灯光节”主要是依托首钢园区内独一无二的工业遗存,以新兴高科技支撑的光媒体艺术为主线,以传统建筑照明为辅助,自下而上营造水、传统建筑群、工业构筑物、山、焰火合一的整体夜景观氛围,形成水面表演层、仿古建筑层、首钢工业遗存层、石景山景观层以及以巨尺度焰火、云投影构成的高空景观层五层光艺术景观。
群明湖将再添音乐喷泉
记者:为何在首钢构想灯光节
吴刚:受国际各地灯光节的启发,在里昂时决定选择首钢。首钢有山、有水,既有工业遗存,又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拥有敦厚的历史积淀,见证了北京西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承载了新中国制造业的辉煌。同时恰逢首钢转型,是灯光节很好的“人文载体”。它既可以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又能挖掘出内涵。因此,借今年首钢“北京国际旅游节”,与清华大学的《照明设计》杂志、司煊照明设计公司合作,创新策划“首钢群明湖国际灯光艺术广场”项目。
记者:灯光节运用了哪些新技术
吴刚:目前我们使用的投光灯、投影仪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应该说这些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成熟,在国内还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我们此次使用了大量的led节能灯,在取得一定的灯光效果的同时,还能够节能环保。
记者:二、三期还将有哪些计划
吴刚:首钢共有四台冷水塔,现在只照明了一个,剩下三个将在二、三期继续以3d投影的方式照明。此外,几十座烟筒也将被打上影灯。另外,群明湖沿岸还将进行大规模改造,扩大水榭台和观众台,在其北岸的湖面,再建造一座音乐喷泉。
记者:二、三期与现在相比有哪些不同
吴刚:肯定要在现有的水准基础上提高。目前,正在联络国际上着名专家,整合业内资源,组织设计师、艺术家、建筑师、灯光师等跨专业团队,完善设计。要将炫目的灯光创意和各色表演结合,将独有的工业遗存与园区优美的山水景观呼应,展现首钢工业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独特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