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的组词:
再三、三峡、三昧、三军、三节、三焦、三副、三藏、三通、三七、三思、三夏、三星、三国、三伏、三废、三包、三冬、封三、三九、三牲、三染、三勤、三暮、三居、三藐、三常、三邻、三田、三木、三号、三微、三朝、三巴、三醉、三省、三唐、三仁、三式、三条
二、三的释义: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表示多数或多次:~思。~缄其口。
3、姓。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凡三之属皆从三。弎,古文三从弋。
白话版《说文解字》:三,代表天、地、人之道。由三画构成。所有与三相关的字,都采用“三”作边旁。“弎”,这是古文写法的“三”,采用“弋”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
1、再三 [ zài sān ]
一次又一次:~再四。言之~。考虑~。~挽留。~表示谢意。
2、三峡 [ sān xiá ]
长江三峡的简称。
3、三昧 [ sān mèi ]
佛教用语,意思是使心神平静,杂念止息,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借指事物的诀要:深得其中~
4、三军 [ sān jūn ]
春秋时,大国的军队分为中军、上军、下军(也有称中军、左军、右军的),后泛指军队。现指陆军、海军、空军。
5、三节 [ sān jié ]
端午、中秋、春节合称三节。
入木三分 三皇五帝 狡兔三窟 约法三章 三人成虎
入木三分:
读音:【rù mù sān fēn】
释义:意为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借以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亦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出处: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三皇五帝:
读音:【sān huáng wǔ dì】
释义:人物合称;历史时代。
出处:无
狡兔三窟:
读音:【jiǎo tù sān kū】
释义: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出处:语出《战国策》的名篇《冯谖客孟尝君》。
约法三章:
读音:【yuē fǎ sān zhāng】
释义:章,条目;三章,三个条目即比较简约的法律。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出处:汉·荀悦《汉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三人成虎:
读音:【sān rén chéng hǔ】
释义:意为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借以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出处:宋·黄庭坚《劝交代张和父酒》:“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铄金君自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