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文婆婆由于还没有办理挂号所需的诊疗卡,对着自助机大呼“蒙查查”。最终,她选择了传统方式,填写个人信息表格,然后在柜台请工作人员办理挂号。“我平常看医生都是女儿陪着的。今天一个人,这个机器太复杂了我不敢用,怎么办卡我也不是很清楚。”文婆婆说。
为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多家医院预约挂号、候诊叫号、缴费、打印检查报告及取药叫号都通过数字系统完成。不少受访的老年人称,这些变化确实为他们带来了便利,“以往看病都是护士叫号,错过就麻烦了。现在,挂号单上显示看诊时间,医生门前也会显示病人排队情况。”74岁的罗伯伯说,预约挂号都是儿女在家里上网帮忙办理的,自己很少操作。“专家门诊病人特别多,挂号至少要提前一个星期。如果没有儿女帮忙,可能要跑三趟医院才看完一次病。我腿部做过手术,能少跑一趟是一趟。”
不过, 自助挂号 缴费机惠及老年人了吗?咨询台上的工作人员表示,尽管在早上高峰时段会有工作人员在自助机旁进行指引,但还是不建议老人家使用,特别是缴费功能。“需要用到银行卡,如果因为输入慢或输入错误发生吞卡,会给病人带来麻烦。”她表示,除了自助机,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现场和诊间挂号等方式,老年人可以选择最方便的方式。(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