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以内。
通常普通雷达的安装高度是4m以内,普通型1-3米感应所有移动物体快速门自动升降。
感应门是指平移式感应门和平开式感应门,感应是指自动门中的一种开门模式。
红外人体感应和微波雷达感应的真正区别是什么?
雷达结构设计要求
随着科学发展的不断进步,雷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雷达在国防上可以根据运动目标轨迹来预测目标未来的位置。雷达不仅仅应用在国防上,雷达可以用来对直线运动物体的测速,称为雷达测速仪。雷达测速仪根据多普勒频移原理可以测得运动物体的实时速度,雷达测速仪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中。除了目标定位和测速功能外,穿墙雷达还可以用在消防安全上,可以对火灾现场是否有生命的探测。本章我们主要说说地面国防上的应用雷达的结构设计原则。
雷达结构包括天馈、发射、接收、伺服跟踪、信号处理、终端、监控、供配电、软件等系统构成。根据系统设计原理,一个系统的功能不仅取决于该系统的构成要素,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要素的构成方式。即使在构成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仅仅通过系统集成也往往能实现整体功能的质的飞越。具体而言,雷达结构设计不仅是工艺加工的基本依据,而是整机性能指标和质量水平的重要保证。
雷达结构设计要求
1. 雷达性能指标要求
①. 雷达工作频率范围
②. 雷达作用范围及波速工作方式
③. 探测或跟踪性能(包括维数、探测或跟踪精度、跟踪速度、加速度、分辨率等)
④. 抗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能力
⑤. 反侦察能力(迷惑、隐蔽等)
⑥. 抗摧毁能力(包括抗ARM、抗电磁脉冲武器攻击等)
⑦. 快速反应能力(包括开机时间及工作方式转换时间等)
⑧. 机动性能(包括装载方式、兼容多种运输方式、运输单元数量、行驶及越野通过能力、参与人员及装拆速度等)
⑨. 可靠性与维修性(包括MTBF,MTTR等)
⑩. 设备构成(包括主题设备、配套设备等)、
2. 标准化要求
①. 执行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②. 贯彻《武器****研制的标准化工作规定》,将标准化工作纳入雷达产品研制的全过程,在立项论证、方案、工程研制及定型等各个阶段都要展开相应的标准化工作。
③. 充分利用已有的科技成果和“三化”(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资源,积极开展雷达“三化”论证和设计工作。例如,在结构设计中要吧“三化”特别是模块化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优先选用通用化、系列化产品和通用模块;优先选用标准杆、通用件、通用结构要素,最大限度地压缩零部件、元器件、原材料及其制品的品种规格;选好机型,便于形成产品信息。
3. 使用环境要求
一般情况下,地面雷达及其配套设备使用环境如下。
1).室外环境
①.工作温度:-45~55℃
②.存储温度:-55~70℃
④. 湿热:相对湿度(95±3%)(30℃)
⑤. 低气压:70KPa,0.5KPa(分别相当于海拔高度3000m和5500m)。凡雷达阵地海拔高度超过3000m以上,必须对其中的动力源、大功率传输器件、接插件及电源电缆等进行相应的处理之后方可交付使用。
2).市内环境
①.工作温度:0~40℃或者-20~45℃
②.湿热:相对湿度(95±3%)(30℃)
③.新鲜空气补充:≥15m3/(人/每小时)
④.照明:日常照明200Lx,值勤2~2-Lx,照度可调,门开关联动。
⑥. 漏能:≤25μW每平方厘米
3).噪声
①.有人值守电子设备机房内的噪声应低于65dB(A),无人值守机房内噪声低于75dB(A)
②.油机机房内的噪声应低于85dB(A)。
③.市内测点应选在人员正常操作位置或过道上,离地高度1.3~1.5米。
4).振动、冲击
采取必要的减振、缓冲措施并按照GJB150.16-86、GJB150.18-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试验,保证所有设备在经受陆运(公路、越野、铁路)、海运、空运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震动、冲击之后仍能满足外观质量、机械性能和电器性能要求。
5).防雷
应按照GB50057-94《建筑物防雷等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雷达设备、雷达场站的防雷设计,采取拦截、均压(等电位)、分流、屏蔽、接地等措施,防范直接雷、感应雷的袭扰,确保雷达全机和操作人员安全。选用先进避雷器,将雷电对地的强电流冲击转换成弱点流放电,并注重避雷针的选型、布局、安装和接地。电源电缆、信号电缆及其接头也要进行适当的防护处理。
4. 结构设计要求
1).外观要求
地面雷达产品的外观质量应符合GJB74A-98中3.3条的规定。
2).尺寸及质量要求
地面雷达各安装单元、运输单云的外廓尺寸、自身质量与质心应符合产品规范和运输限界的规定。
3).接口要求
①.机械连接的方式和节点构造应力要求简单、合理、方便、可靠,一般情况特别是室外设备,不允许采用胶接;优先选用法兰盘形式。
②.重要的或受力情况特别复杂、恶劣的构造必须通过计算分析和试验验证后方可使用。
③.机动式雷达的可拆部位,应优先选用快速链接、预紧连接、紧固体系留等成熟、可靠、方便、有效的先进链接方式。
4).材料选用要求
①.材料及其制品应满足性能、价格、尺寸、质量、使用条件、安装接口等要求,并符合技术标准和承制单位选优手册规定。
②.优先选用国内产品,积极而又稳妥地使用新材料。
③.一般选用阻燃的非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耐磨性能、工艺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和其他材料,金属材料混用时必须相互兼容,防止直接接触形成电化学腐蚀。
5).机动性要求
大力提高机动性已经成为现代地面雷达结构设计中一项举足轻重的任务,装载于运输设计首当其冲,面临巨大挑战。如何用最少的人员、最短的时间完成雷达工作状态(运输状态)的相互转换而又避免越野运输的超限、超载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6).可靠性与维修性要求
机械零部件、机械系统的故障或失效不仅会诱发电子元器件的故障和失效,而且会降低雷达整机的可靠性。因此必须按照合同规定开展可靠性、维修性论证、设计工作,制定并贯彻可靠性、维修性设计准则。
7).环境适应性
采取优化结构、优选材料、表面处理和密封干燥等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延缓腐蚀、老化进程,延长设备使用性命,大力增强雷达产品的环境适应能力。
8).电磁兼容性
电磁兼容性就是通过屏蔽、接地、滤波等技术的应用,增强电子设备或系统的电磁环境适应能力,不仅能抗拒外源干扰,而且又不会对其他电子设备产生过量的电磁干扰。
雷达感应与和红外感应有啥区别吗?
【红外感应】感应距离一般,角度比较小,受环境、温度、灰尘等影响比较大,在37度情况下,感应距离会缩短和不稳定。检测红外感应头需要露出,不方便安装。
行业趋势:人体红外感应由于反应灵敏度不大,应用在停车场不是很合适,可以用在过道照明。
特别提醒:地下车库反映不过来,经常在车辆经过后才亮灯。
总结:体温和环境温差实现感应,安装必须外露PIR探头、,寿命短冷热风也会误触发,受户外温度致命影响(夏天气温高会不感应)。
【雷达感应】综合特性:感应距离更远,角度广,无死区,能穿透玻璃和薄木板,不受环境、温度、灰尘等影响。反映速度快,隐蔽性好,是目前领先的感应技术。
行业趋势:雷达感应LED日光灯应用在地下停车场方面将成为主.流,将取代人体红外感应和声控感应LED日光灯。
总结:对环境要求低寿命长、性能稳定感应精准无多余耗电。
微波雷达感应 人体感应 声光控感应的区
传感器一般用在哪个行业?有那几个分类?
感应方式不一样,感应灵敏度也会有差别,
雷达感应感应的明显移动物体,无需外露感应探头可以穿透非金属物体感应,常规感应距离在5-8米左右,比较稳定
红外感应人体温度,需要外露感应探头,通过菲涅透镜收集环境温度变化,感应距离1-8米内不定,环境温度高,灵敏度会缩减,因此会在夏天时出现感应距离短只有2-3米左右,甚至没有感应,冬天感应距离长一些5-6米左右,
雷达感应示意图
图片来源于百度
雷达感应产品示意图来源于百度
人体感应产品示意图来源于百度
传感器的应用领域主要是涉及到机械制造,汽车电子产业,通信技术,消费电子等领域。传感器的主要分类: 一、按用途 压力敏和力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能耗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射线辐射传感器、热敏传感器。 二、按原理 振动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真空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 三、按输出信号 模拟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模拟电信号。 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数字输出信号(包括直接和间接转换)。 膺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信号量转换成频率信号或短周期信号的输出(包括直接或间接转换)。 开关传感器:当一个被测量的信号达到某个特定的阈值时,传感器相应地输出一个设定的低电平或高电平信号。 四、按其制造工艺 集成传感器是用标准的生产硅基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工艺技术制造的。通常还将用于初步处理被测信号的部分电路也集成在同一芯片上。 薄膜传感器则是通过沉积在介质衬底(基板)上的,相应敏感材料的薄膜形成的。使用混合工艺时,同样可将部分电路制造在此基板上。 厚膜传感器是利用相应材料的浆料,涂覆在陶瓷基片上制成的,基片通常是Al2O3制成的,然后进行热处理,使厚膜成形。 陶瓷传感器采用标准的陶瓷工艺或其某种变种工艺(溶胶、凝胶等)生产。 完成适当的预备性操作之后,已成形的元件在高温中进行烧结。厚膜和陶瓷传感器这二种工艺之间有许多共同特性,在某些方面,可以认为厚膜工艺是陶瓷工艺的一种变型。 每种工艺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由于研究、开发和生产所需的资本投入较低,以及传感器参数的高稳定性等原因,采用陶瓷和厚膜传感器比较合理。 五、按测量目 物理型传感器是利用被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发生明显变化的特性制成的。 化学型传感器是利用能把化学物质的成分、浓度等化学量转化成电学量的敏感元件制成的。 生物型传感器是利用各种生物或生物物质的特性做成的,用以检测与识别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的传感器。 六、按其构成 基本型传感器:是一种最基本的单个变换装置。 组合型传感器:是由不同单个变换装置组合而构成的传感器。 应用型传感器:是基本型传感器或组合型传感器与其他机构组合而构成的传感器。 七、按作用形式 按作用形式可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传感器。 主动型传感器又有作用型和反作用型,此种传感器对被测对象能发出一定探测信号,能检测探测信号在被测对象中所产生的变化,或者由探测信号在被测对象中产生某种效应而形成信号。检测探测信号变化方式的称为作用型,检测产生响应而形成信号方式的称为反作用型。雷达与无线电频率范围探测器是作用型实例,而光声效应分析装置与激光分析器是反作用型实例。
以上就是关于感应门雷达安装高度标准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