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g线径与国标对照表如下:
AWG美国线规,是一种区分导线直径的标准,又被称为 Brown &Sharpe线规。这种标准化线规系统于1857年起在美国开始使用。AWG前面的数值(如24AWG、26AWG)表示导线形成最后直径前所要经过的孔的数量,数值越大,导线经过孔的等级越高,导线的直径也就越小。
粗导线具有更好的物理强度和更低的电阻,但是导线越粗,制作电缆需要的铜就越多,这会导致电缆更沉、更难以安装、价格也更贵。电缆设计的挑战在于使用尽可能小直径的导线(减小成本和安装复杂性),而同时保证在必要电压和频率之下实现导线的最大容量。
300年前,轧制和挤压尚未诞生,还是用锻造制备线坯,当年的测量工具也很粗糙,在这情况下以拉制的次数作为线材粗细的标志。每拉一次增加一号,线坯则为0号。因为有众多作坊,其工艺又各不相同,于是出现了众多的线号标准。这在贸易和交流中当然是很不方便的,但又没有“秦始皇”给他们统一度量。
awg,fa区别
AWG(American Wire Gauge)是美制电线标准的简称。而上面印着的18AWG代表线材规格,相当于截面积:0.8107mm2的线。
AWG(American wire gauge)美国线规,是一种区分导线直径的标准,又被称为 Brown &Sharpe线规。这种标准化线规系统于1857年起在美国开始使用。AWG前面的数值(如24AWG、26AWG)表示导线形成最后直径前所要经过的孔的数量,数值越大,导线经过的孔就越多,导线的直径也就越小。
扩展资料:
一般,单线导体是根据直径来决定线号的,而绞线是根据横截面积来决定线号。另外,线号越大说明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
绞线中绞合节距大小一般根据绞合导体线规选取(主要针对UL电子线系列, 电源,UL444系列,CSA TR-4系列对导体的节距有要求,需根据标准设计),有时为了改善某种性能可选其它的节距。如通信线材为了降衰减选用小节距,为了提供好的弯曲性能选用较小的节距。
包在线材中主要起屏蔽作用,有时作为同轴电缆的外导体。屏蔽目的是将外界干扰消除,对于同轴电缆,由于有屏蔽层而使阻抗得以匹配,降低信号或传输能量之损失。 从屏蔽效果来讲,斜包不如编织,其屏蔽效果具有方向性,弯曲时屏蔽特性发生变化但其具有完成外径小、线材柔软。
参考资料:
什么是23AWG标准
1、AWG被称为BrownSharpe线规。这种标准化线规系统于1857年起在美国开始使用。FA缩写通常代表ForceAnalyzer,意思是力分析器。
2、AWG(Americanwiregauge)美国线规,是一种区分导线直径的标准。FA主要原理是利用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作为被探测的物理量。
有朋友知道AWG标准的电线电缆和中国标准的区别吗?谢谢了
AWG前面的数值(如24AWG、26AWG)表示导线形成最后直径前所要经过的孔的数量,数值越大,导线经过的孔就越多,导线的直径也就越小。
粗导线具有更好的物理强度和更低的电阻,但是导线越粗,制作电缆需要的铜就越多,这会导致电缆更沉、更难以安装、价格也更贵。
铜芯线径往往有24AWG(标准0.511mm)和23AWG(标准0.573mm)两种指标,如果以一箱线的实际含铜量来比较,由于线径的粗细不同,24AWG的六类线含铜量与23AWG六类线含铜量的比值达到1 : 1.25,在市场售价上,两种线缆价格有不小的差距。很多用户和集成商对此区别没有注意,只是从价格上感觉某某品牌的六类线便宜.
扩展资料:
以太网和xDSL接入网设计中,经常会碰到诸如24AWG、26AWG等等表示电缆直径的方法。其实AWG(American Wire Gauge)是美制电线标准的简称,AWG值是导线厚度(以英寸计)的函数。
国际六类布线标准中对于六类铜线的粗细规格定义了一个范围,如在TIA的六类标准中,就要求铜芯线径在22AWG-24AWG之间,故24AWG规格是六类铜芯最低的标准。从这些线缆组合而成的链路及信道性能看,23AWG的六类线所有的电气指标明显比24AWG的六类线要高很多,带宽余量丰富,应用适应性更广。
参考资料:
AWG不是标准,只是代表截面而已,在这个符号前面应该还有数字,比如18、20之类的。这是美国UL标准里采用的导体截面符号,UL截面表示和中国的不一样,比如中国用0.5平方、0.75平方表示,UL会用20AWG、18AWG来表示,如软结构导体20AWG 0.519平方 导体结构7/0.32 18AWG 0.823平方导体结构 7/0.40
并且UL对每种号码的电线导体都有明确的规定。还有就是中国的CCC标准其实就是花钱办的,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UL除了美国本土之外,其他很多国家也认可。
以上就是关于awg线径与国标对照表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