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基环丙烷 methylcyclopropane
2,3-二甲基丁烷 2,3 dime methyl butane
四甲基戊烷tetramethylpentane
戊烷 pentane
甲基环戊烷 methylcyclopentane
3-甲基己烷 3 - methyl hexane
己烷 hexane
苯 benzene
甲苯 toluene
氯辛烷 chlorooctane
辛烷 octane
乙苯ethylbenzene
二甲苯 dimethylbenzene
壬烯nonylene
壬烷nonane
1,2,4-三甲基苯 1,2,4-trimethylbenzene
癸烷decane
二甲基十一烷dimethylundecane
危险化学品八大行业有哪些
含醚废物:含苯甲醚、乙二醇单丁醚、甲乙醚、丙烯醚、二氯乙醚、苯乙基醚、二苯醚、二氧基乙醇乙醚、乙二醇甲基醚、乙二醇醚、异丙醚、二氯二甲苯、甲基氯甲醚、丙醚、四氯丙醚、三硝基苯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亚乙基二醇丁基醚、二甲醚、丙烯基苯基醚、甲基丙基醚、乙二醇异丙基醚、乙二醇苯醚、乙二醇戊基醚、氯甲基乙醚、丁醚、乙醚、二甘醇二乙基醚、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单乙醚的废物。废卤化有机溶剂:含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二氯乙烯、氯苯、二氯二氟甲烷、溴仿、二氯丁烷、三氯苯、二氯丙烷、二溴乙烷、四氯乙烷、三氯乙烷、三氯乙烯、三氯三氟乙烷、四氯乙烯、五氯乙烷、溴乙烷、溴苯、三氯氟甲烷的废物。废有机溶剂:含糠醛、环己烷苯、二甲苯、四氢呋喃、乙酸丁酯、乙酸甲酯、硝基苯、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二乙基酮、乙酸异丁酯、丙烯醛二聚物、异丁醇、乙二醇、甲醇、苯乙酮、环戊酮、环戊醇、丙醛、二丙基酮、苯甲酸乙酯、丁酸、丁酸丁酯、丁酸乙酯、丁酸甲酯、异丙醇、N,N-二甲基乙酰胺、甲醛、二乙基酮、丙烯醛、乙醛、乙酸乙酯、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乙烯酮、甲基丁铜、甲基丁醇、苯甲醇的废物。含多氯苯并呋喃类废物:多氯苯并呋喃同系物废物。含多氯苯并二恶英废物:多氯苯并呋喃同系物废物。含有机卤化物废物:含苄基氯、苯甲酰氯、三氯乙醛、1-氯辛烷、氯代二硝基苯、氯乙酸、氯硝基苯、2-氯丙酸、3-氯丙烯酸、氯甲苯胺、乙酰溴、乙酰氯、二溴甲烷、苄基溴、1-溴-2-氯乙烷、二氯乙酰甲酯、氟乙酰胺、二氯萘醌、二氯醋酸、二溴氯丙烷、溴萘酚、碘代甲烷、2,4,5-三氯苯酚、三氯酚、1,4-二氯丁烷、2,4,6-三溴苯酚、二氯丁胺、1-氨基-4溴蒽醌-2-磺酸的废物。含镍废物:含溴化镍、硝酸镍等。
碱能让氯辛烷由酸变为碱吗?
按我国目前已公布的法规、标准,有三个国标: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行业,每一类又分为若干项。即
第一类行业: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爆炸品在国家标准中分5项,其中有3项包含危险化学品,另外2项专指弹药等。
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
第3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
第4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第二类行业: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它分3项。
第1项:易燃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甲烷等。
第2项: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等。
第3项:有毒气体,如氯(液化的)、氨(液化的)等。
第三类行业: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它分3项。
第1项: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如乙醛、丙酮等。
第2项: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23℃的液体,如苯、甲醇等。
第3项,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以上的液体,如环辛烷、氯苯、苯甲醚等。
第四类行业: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按它的燃烧特性分为3项。
第1项: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硫磺等。
第2项: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第3项: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就能燃烧或爆炸。如金属钠、氢化钾等
第五类行业: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按其组成分为2项。
第1项:氧化剂,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第2项: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是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第六类行业:毒害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等。
第七类行业:放射性物品,它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条例”来管理。
第八类行业: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这类物质按化学性质分3项。
第1项: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
第2项: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硫氢化钙等。
第3项:其它腐蚀品,如二氯乙醛、苯酚钠等。
有机化学命名问题
氯辛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H17Cl。碱和酸的作用机理是相反的,因此一般来说,碱不能使氯辛烷从酸变为碱。
通常情况下,酸和碱是通过质子(即氢离子)的转移来作用的。酸会释放出一个或多个氢离子,而碱会接受这些氢离子。这样,酸和碱之间就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水。
氯辛烷不是酸,也不是碱,因此它不会通过酸碱反应来转化为酸或碱。不过,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氯辛烷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类。例如,当氯辛烷与氢氧化钠(一种碱)反应时,可以生成辛酸钠和氯化钠两种盐类:
C8H17Cl + NaOH → C8H16O2Na + NaCl + H2O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氯辛烷从酸变为碱的过程,而是一种化学反应。
次序规则简单的说,就是比较取代基的原子序数的大小。比如说,Br大于Cl。所以说,尽可能使次序规则较小的基团的编号小一点。那么编号的时候就尽量使Cl小一点。如果n=1的话,应该叫做:1-氯-3-溴丙烷。写的时候应该是次序规则小的基团写在前面。就像烷烃,你应该叫做:2-甲基-3-乙基戊烷。不应该叫:3-乙基-2-甲基戊烷。因为根据次序规则,乙基比甲基大。所以甲基放在前面写。总之,有机物的命名非常复杂,需要系统学习的。
以上就是关于化工产品物质名词急需翻译啊 翻译成汉语或者是英语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